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明分叉

12萬年前,非洲大地人滿為患,食物短缺。有些四肢纖細但頭腦充滿想象力的人,決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9萬年前,他們到達了中東地區,在這里,他們又分道揚鑣。

一支留在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里是人類走出非洲的第一站,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里有尼羅河,有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有廣闊的適宜植物生長的平原和氣候。于是,他們以一種富于創新的行為,徹底地從采集、狩獵轉到了耕種生活,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和古蘇美爾文明,從諸多原始部落中脫穎而出。

一支往東,通過云南、廣西進入中國。那些向東行駛的人類,到達一個土壤纖細的遼闊大地。那里雖然沒有唾手可得的食物,但黃土細碎,可使用原始的工具耕耘,比如木制的犁和原始的石鋤。這里還有一條攜帶大量泥沙的黃河自西向東,可供農田灌溉。于是,圍繞黃河周圍,誕生了延續至今的華夏文明。一支往北,成為歐洲人的祖先。那些告別故土,緊跟北上低壓帶而躲避干旱,試圖保持原有生活方式的人,無意中遇到了北方的季節性嚴寒。起初,這些人過得并不好,他們在堅硬的巖石間隙種植農作物,一年辛勞卻仍難以填飽肚子。但那些艱難存活下來的人身上都產生了一種新的適應能力。

抵達東亞地區的人類中,又有一支往南,跨過山和大海,一直走到今天的澳大利亞、新西蘭。

那些南下進入信風帶的族群,選擇了一條困難最少的道路,他們遇到的是熱帶單一氣候,這種長年溫暖濕熱的環境令人昏昏欲睡。最重要的是,這里光、熱、水資源充足,物產豐富,隨便摘個熱帶果子都能過上好日子,才不稀罕去太陽底下臉朝黃土背朝天,更不愿意開動腦筋思考什么發明!所以,長期以來,在這里的人類后裔,他們與遠古祖先的生產方式并沒有太大差異。

1萬年前,人類已經走遍千山萬水,分布到了地球幾乎每個角落。

在中東地區,尼羅河的洪水每年都按部就班,在八月時期溢出河床,淹沒兩岸土地,而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卻并不循規蹈矩,經常“情緒失控,亂發脾氣”。在中國,黃河綿延約5500公里,流域面積超過75萬平方公里,從大禹開始,幾千年來,治理黃河一直是國家頭等大事。

洪水治理需要上下游協調,風險規避需要做好統籌計劃,這都要求一個強有力的統治機構。埃及平原、兩河流域、黃河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正是一代代強人逐鹿的最好對象。于是,與大河、平原相伴相生的,是尼羅河畔不可一世的埃及法老,是兩河流域此起彼伏的城邦霸權,是古代中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中央專制王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河曲县| 南江县| 鹤峰县| 天峨县| 巴塘县| 小金县| 临湘市| 万荣县| 封丘县| 夏邑县| 巩义市| 玉溪市| 偃师市| 红河县| 岳阳县| 德惠市| 蒙城县| 中超| 贵州省| 玉环县| 宁乡县| 甘德县| 桓仁| 抚州市| 土默特左旗| 博客| 延长县| 永吉县| 三江| 阜城县| 赤峰市| 阜平县| 隆林| 吴川市| 金湖县| 恭城| 镇远县| 绥化市| 酉阳|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