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余秋榮
- 蛤蟆余的修仙日常
- 碰鍵盤就犯困
- 2050字
- 2021-02-28 09:59:26
“喲喲喲,這誰啊這是。”
余秋榮扶著老花鏡,仔細上下打量著余溫,嘖嘖稱奇。
大了,真的長大了。
“爺爺,好久不見。”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語氣,讓余秋榮更加確定一分。
這不是余溫還能是誰啊。
得有四五年沒見了吧。
十六歲那年,余溫便離開孤兒院,一邊上學一邊做兼職,自力更生。
走的時候也沒留聯系方式,這幾年,兩人壓根就沒見過面。
“余溫啊,真的很長時間沒見咯,你說你,這幾年也不來看看我這個孤寡老頭,變化真大啊。”余秋榮感嘆道,原本還以為余溫都把他這個老頭子給忘了,沒想到這么久過去,余溫又回來了。
從孤兒院出去的孩子,回來探望不少見,倒也沒太多驚奇。
“這不是學業繁忙嘛。”對于余溫來說,已經十幾年沒見過余秋榮了,前世混成那樣,哪能拉下老臉過來。
這一世混的也算是風生水起,有了公司,有了媳婦,愛情事業實力三收。
“忙好,忙好,中午就留下來吃飯吧。”余秋榮點著頭,又想到了什么,繼續開口:“我去買點五花肉,記得你以前啊,就愛這口,你現在也成年了吧,中午喝兩盅。”
老爺子嘴中碎碎念,又要轉身出門。
“我送您。”
想不到這么多年過去了,老爺子還記得這點事呢。
記得小時候不愛吃肥肉,只吃紅燒肉里的瘦肉,老爺子就跟自己說,光吃瘦肉不吃肥肉就會變成瘦肉精,以后那是要被抬上桌的。
兩人沒有開車,兩步路就到了,買完菜回到孤兒院,余秋榮看著保時捷不由得再次稱贊一聲:“這車也不知道誰的,就停我家門口了”
“額滴。”余溫說了一句從于樂那里學來的方言。
“你的?”余秋榮眉頭微揚,感嘆開口:“出息了,挺好。”
他能認識什么車,也看不出這車和別的車有什么區別,無非就是扁了一點,估摸著還沒自己的小三輪好用。
說起自己那小三輪,那一趟能帶十來個娃子,不比這小矮子車方便?
剛一進門,那清歡樂三個孩子就圍了上來,屁顛屁顛跟著兩人來到廚房。
每逢家里來客人,那就有加伙了。
三個娃子看到余秋榮手中袋子里的菜后,依舊是熟悉的豆腐和帶魚,就多了袋五花肉,興趣缺缺走了。
沒勁。
帶魚在江城這種地方很便宜,十五塊就能拿兩條個頭不小的,至于豆腐,那更便宜了,幾塊錢就夠一中午的飯了。
“你做,讓我看看你的手藝增進了沒?”余秋榮拎出條帶魚,拍在案板上,示意道。
“不是吧,我好歹是客人...”余溫嘴上不情愿,身體卻是很勤快,抄起帶魚,就開始處理起來。
一共兩條,個頭雖然不小,但好像份量不太夠啊。
很快,余秋榮就給了他答案,直接兩顆大白菜被洗凈遞了過來。
“給我白菜干嘛?”
“燒帶魚啊。”余秋榮篤定道,神色不像是在開玩笑。
“白菜燒帶魚?”余溫還是第一次聽說帶魚還能搭配白菜,話說,真的能吃嗎?
“錯,是帶魚燒白菜。”
余溫:“。。。”
至少,他在大排檔做了那么久,沒聽過這種做法。
“愣著干啥,趕緊把魚腌一下啊,白菜切了,外面那層不能要,人不能說有錢了,就兩手不沾陽春水,做飯也是一門學問,古...算了,今天不跟你扯古人。”
改刀,腌制,油炸。
每一步,余秋榮都在旁邊絮絮叨叨。
“改的淺一點啊,你這樣下去一炸就裂開了。”
“姜呢?姜呢?”
“油還沒熱乎就炸什么?一放下去就成糊糊啦。”
“哎呀,不要亂攪,還沒定型呢。”
一番操作下來,余溫總算是把這道菜完工了,足足盛了兩個大盤子。
下一道,家常豆腐。
這個余溫還是會做的,旁邊的余秋榮總算是少了些教導,開始淘起了米。
廚房內用的都是那種火燒灶臺,要燒棒桿子,一共兩個灶臺,余溫在這邊做豆腐,余秋榮在旁邊煮起了米飯。
用這種灶臺做出的米飯,底下會有一層干脆的鍋巴,這可是小孩子的最愛。
王富麗聽到廚房的動靜,也從堂屋走來,她倒是不認識余溫,兩人也沒見過面,打了個招呼,見沒自己的事干就離開了,繼續照顧孩子去。
“這孤兒院就你們兩人嗎?”余溫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對啊,小王負責教孩子們識字,我就負責做做飯之類的。”
“不累嗎?”
“習慣了。”
余秋榮當了這個孤兒院幾十年的院長,若說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沒了他,那是更不可能的。
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社會上的募捐,還有從這里走出的孩子帶來的資助。
不多,僅能維持。
前些年還好,有一班學生愣是從全校整了個募捐,讓他緩了不少時間,這兩年少了,出去的沒回來過,也就余溫回來看看。
“余爺爺,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孤兒院養了我,我得做點什么。”
“好啊,你給孩子們買身新衣服咋樣?”余秋榮沒有拒絕,第一時間就想到,院里的孩子們今年還沒換過新衣裳。
余溫小轎車都開上了,也不差那幾百塊吧。
“中,我順便把這老院子修一下。”
“那不中,那得好幾萬,這不是瞎搞嘛這不是,哎哎,豆腐糊了。”
余溫深深看了一眼老爺子,慢悠悠翻動了下鍋。
“行了行了,聽我的,你說,就這破墻,萬一哪天人販子翻過墻來偷孩子,到時候您可就晚年不安了。”
“那...中吧,少花點,你現在還小,將來用錢的地方多。”
“好好,開飯了開飯了。”
“等等,還有個菜,這道菜讓我來。”
一行十二個,有大有小,有老有少,圍在一張乒乓球桌上,熱氣騰騰的飯菜撲鼻而來。
余溫摸著滑溜溜的筷子,這種熟悉的感覺,可惡,是回憶殺。
至于其他幾個沒上桌的,可能是還小,只能喝奶粉那種,或者是初中生,這種年紀的孩子,就喜歡在外面瘋,和自己那些所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