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迷你書記
書名: 生于未時作者名: 刀魚兒本章字數: 1519字更新時間: 2021-02-03 23:04:05
那年夏天,酷熱。
李未照例跟一幫小孩去河灘玩打仗。玩到興起臨時加了個下河洗澡的科目。通水河在這一段水緩灘長,小孩們通常也就在靠近岸邊的淺灘撲騰。
但俗話說“久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一幫小孩撲來鬧去,沒留神越走越深,腳下被滑膩的鵝卵石一絆,小旱鴨子李未就跟條大泥鰍一樣的哧溜了下去,翻起一點水花,卻怎么也溜不上來。他本能的喊出一句很沒出息的詞“救命!”。可惜,涼涼的河水立刻灌進了嘴里、鼻子里。他四肢亂舞,然后就被灌了個人事不省。
李書記接到報告,滿頭大汗的趕過來時,只看到他媳婦跟嚎喪似的抱著光溜溜的孫子哭得個上氣不接下氣。而那個倒霉催的大孫子福星順崽,就像只漏氣的青蛙濕噠噠的耷拉著腦袋,任由奶奶一通鼻涕眼淚的搖晃。
李書記當時就腿一軟,差點沒跪下去。這山里的糙漢子忽然發現:遠在山外的兒子、近在眼前的孫子,其實都脆弱得仿佛一根指頭一戳,就能斷了念想。那可是老李家的香火啊。
說起來,老李家這香火也著實不易。
李大力這輩原本有兄弟三個,李大力是老幺。上頭還有兩個哥哥。早年永安建革命根據地時,大哥才十幾歲,就天天跟著隊伍蹦跶。后來隊伍撤退,大哥堅決要跟著去,老娘留不住,想著留下也怕被清算,于是連夜納了雙布鞋,就抹著淚送走了。這一走,就再沒有音訊。二哥解放后原本在擂鼓城當小組長。結果有一回攀山道摔下來,折了一條腿,娶媳婦的事也就耽擱了。再后來碰到饑荒年份,終究沒能熬過去。于是,老李家就全仰仗著李大力這柱香了。
于是,自打順崽在通水河灌了個水飽,李大力就徹底改變了對孫子的喂養方式,從散養直接變成了圈養,確切的說,是拔苗助長似的牽養。除了吃飯睡覺,李書記上哪兒都拎著這顆福星崽子。下地帶著、開會帶著、走村串戶帶著,就連晚上找兄弟伙抽個旱煙嘮個嗑也帶著。
李未開始還蠻不情愿,但自己有錯在先,河水灌了個惡心,所以也不敢太抗拒,只能老實跟著。大概魏家祖上的基因發揮了作用,他很快發現,這樣一天到晚地跟著爺爺到處轉,見多識廣,大人世界可比一般小孩那點天地有趣實用多了。再加上李書記面子在前,小屁孩總能獲得一兩句文不對題的夸贊,什么“這孩子一看就聰明啊!“”將來準能干大事啊!“等等。于是他也就天天甘之如飴的跟著去了。
李大力很快發現:順崽這個小猴子,還很有點可塑之才的意思。
小家伙腦瓜子轉得快、記性好,學東西快,聽大人講過的事或規矩,他幾乎一遍就能記住,跟個活的錄音機似的。開始的時候,他就在旁邊看著、聽著,努力想跟上節奏、弄明白點啥。后來,有些事他也能學著幫個忙了。比如開會時搬個板凳、擦個桌子、里里外外喊人傳個話啥的,倒有點像書記多了個打雜的小跟班。碰到個稍微正式點的場合還會主動去跟人握個手,常搞出點意外的喜劇效果。當然,也常有腦子跟不上趟,直接困得栽倒睡著的時候。好在,小孩不打呼嚕。
這樣天天被李書記耳提面命似的熏陶著,李未的心智居然長得比身子快了些,宛如上了個鄉村書記版的學前班。跟別的同年齡小孩在一起,他開始像個迷你版小大人,有些早熟老道的意思了。
魏永敏假期再回來,驚訝的發現兒子居然變干凈和“早熟”了,講個話來有板有眼,仿佛去上學的不是自己,而是這個屁大點的小大人。
魏永敏苦學了四年,終于以全優的成績從財政學校畢業了。那時外面的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永安陸續也有一些城市青年通過各種途徑回城去了。然而她的故鄉依舊模糊而遙不可及。
她先是被分配回到縣里財政局干了一陣。沒過多久,江川市開始組建商業銀行的當地分行,急需用人。她便順理成章的被抽調過去,成了xx銀行江川市分行的創始元老。
萬事開頭難,籌建工作千頭萬緒又沒有什么參照,魏永敏一頭扎進去就忙了個昏天黑地。等到人員到位、工作逐步走上正軌開展起來時,大半年已經過去了。她這才想起來,兒子該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