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B端思維: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作者名: 張晨靜本章字數: 1688字更新時間: 2021-01-22 19:48:21
推薦序三
不知不覺,我國互聯網行業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與之相應,互聯網產品、互聯網產品經理也有了20多年的歷史。
市面上已經出版了幾十本關于互聯網產品、產品經理的書,這些書對于外行初窺產品門道、產品新人入門、產品經理提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些書伴隨并有力支撐了互聯網產品、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伴隨并指導了產品經理的成長。
很高興,越來越多的資深產品人對自己的實戰經驗和感悟做了系統整理,以圖書的形式分享給大家,幫助他人更快成長,更快地變得更值錢;很高興,我本人也出版了3本這方面的書,幫助了很多人成長。
互聯網行業日新月異。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持續發展、變化,企業對產品、產品經理的要求也在動態變化。
最初,一個人如果會管理需求,會“抄”競品,會畫原型,會寫文檔,會和技術人員合作讓產品上線,就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產品經理,就可以拿到讓同齡人羨慕的高薪,還能不斷收到獵頭推薦的新機會。
漸漸的,企業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細,產品不僅要滿足用戶需求,更要承載企業戰略,還要具備內生增長力。企業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細,從C端產品擴展到B端產品,從功能產品擴展到策略產品,從用戶產品擴展到商業產品……這些越來越高、越來越細的要求都需要產品經理來承接,逼著產品經理要持續、快速地成長。因此,產品經理們對更高、更細的產品書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
隨著互聯網向深處滲透,以企業為目標用戶的B端產品實現了快速增長,從以前的配角一躍成為和C端產品并肩的主角;不僅涌現出數十家B端獨角獸,而且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廠都在發力B端產品,其中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尤其突出。與之相應,市場對B端產品經理的需求有了明顯的增長。
B端產品具備產品的共性,但又具備自己鮮明的個性。與典型的C端產品相比,B端產品往往角色多、流程長、功能復雜、領域更加細分,有非常強烈的投入產出比要求。這就對B端產品經理提出了很多不同于C端產品經理的要求。一個產品經理如果僅僅依靠C端產品的能力和經驗,很難直接上手B端產品,更不要說做好B端產品。因此,市場上對有關B端產品、B端產品經理的圖書的需求很強烈。現實卻是這個需求很長時間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市面上的產品書大多數內容、案例都是針對C端產品的,針對B端產品、B端產品經理的只有寥寥幾本。
我和廣大讀者一樣,都在盼望B端產品、B端產品經理領域能多出幾本書,尤其是好書。還好我沒放棄,終于等到你——晨靜的這本《B端思維: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
本書的作者張晨靜有6年多的產品經驗,曾從零開始負責多款企業級產品、中臺產品,現帶領團隊負責部門B端產品設計與企業級B端產品設計規范構建。很高興,她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將自己的B端產品經驗提煉匯集成一本書,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全書不僅針對性強,而且系統性也強,涉及B端產品的認知、B端產品構建的方法論和流程、B端產品的數據分析、B端產品的實戰案例等豐富的內容。本書還有專門一章講解B端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和職業發展路徑。認真閱讀,我相信讀者會有收獲。
本書的實戰性也較強。第5章系統講解了構建B端產品體系的方法和流程,占據了大量的篇幅。為了更好地指導實戰,作者還在最后一章安排了兩個實戰案例。考慮到B端產品經理的實際工作場景,作者選擇了兩個類型的案例——重構型產品、從0到1型產品。這是B端產品經理非常典型的兩個任務場景,這個安排確實貼心。
我認為,這本書可以為所有想系統了解B端產品、B端產品經理的人士提供參考價值。尤其對以下兩類人有價值。
(1)針對資歷尚淺的在職B端產品經理,本書可以作為職業成長指導書。他們通常有1~3年的經驗,能上手基本的工作,但自己能感覺到認知不清、能力不全、提升緩慢、前途不明,正好可以借助本書實現較全面的提升。
(2)針對想系統了解B端產品的人士,本書適合作為B端產品的普及、通識讀物。他們可能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管理人員,可能是互聯網行業的技術人員、運營人員、管理人員,也可能是想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大學生。對于他們而言,一本行家撰寫的書,其價值顯然比碎片化的信息要高得多。
我希望晨靜的這本書能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獲益!
車馬
首席產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