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政策和市場結構
- (以)埃爾赫南·赫爾普曼
- 2250字
- 2021-01-22 15:48:30
1 緒論
很少有工業品市場和服務市場滿足完全競爭假定。除了非常有限的幾個標準化產品市場外,企業通常不把自己看作單純的價格接受者。實際上,在很多——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市場上,只有數量非常有限的重要競爭者,并且這些競爭者知道他們的行為之間是相互依賴的。
對一個經濟體在總體上正確的,對國際貿易也正確。世界貿易的一多半是制造品,這些產品的市場通常是寡頭而不是競爭。礦產品市場通常也是寡頭(或寡頭競爭,其生產階段是高度集中的)。甚至在農產品交易中,像銷售局(marketing boards)這樣的機構所起的普遍作用意味著,相關參與者通常不是價格接受者。換句話說,國際貿易研究應該有一部分是國際產業組織研究。
這一觀察一旦被提到,好像就非常明顯。然而,直到10年前,國際貿易理論還幾乎完全是由假定完全競爭存在于所有市場的模型所主導。這一點在國際貿易的實證理論——解釋貿易發生的原因和貿易所具有的效應——中是事實,在貿易政策的分析中也是事實。除了極少數例外,國際經濟學家的工具箱所包含的模型都假定所有的企業將價格看作給定的,并且它們的價格制定在等于邊際成本的點上。
最近,所有這一切都變了。國際貿易理論經歷了一場靜悄悄但非常重要的革命,一種新的方法補充——在某種程度上是代替——了傳統分析。這種變化開始于一個新的貿易理論,收益遞增與比較優勢在引發貿易方面起同等重要的作用。既然收益遞增與完全競爭不一致,這種方法必然將市場模型化為非完全競爭的。傳統上,貿易理論學者避免處理非完全競爭情形,因為他們預期這樣做難以處理,而且得不出有用的見解。然而,正如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表明的,這未必是個事實;利用產業組織理論的最新發展,可以證明在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存在的條件下發展國際貿易模型是可能的,而這與傳統模型在數學證明及啟示上完全不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清楚的是,最早作為與傳統方法不一致模型所提出來的模型應該包含在傳統框架中,它表現出了概念的基本一致性。現在,我們能夠談到,可以或多或少地證明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下的貿易理論是一個具有前后一致觀念的整體。實際上,這個理論現在已經得到廣泛接受,并成為了標準見解的一部分。
盡管不完全競爭下貿易的實證理論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成熟階段并被接受,然而還不能夠說不完全競爭下的貿易政策理論也如此。很明顯,轉變一個人關于貿易為什么發生、國際市場如何運行的觀念應該轉變這個人關于哪類貿易政策合適的觀念。稍稍過于單純的是,傳統的競爭貿易模型為自由貿易作為競爭性經濟中自由放任最優化普遍情形的一部分提供了支持。考慮到貿易品和服務的市場不是典型的完全競爭市場,這就為多種不同的政府干預觀點打開了大門。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但是,除了這一點,就很少是非常明顯的了。隨著不完全競爭下貿易政策模型的日益增多,這個領域逐漸采用了產業組織理論中不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些貢獻。不再是僅僅集中于基本的原則,好像還出現了大量的變種;已經聽到有些憤世嫉俗者評論道,現在有些聰明的研究生能夠構建模型,得出任何想要的政策結論。由此產生的部分結果是,新貿易理論的政策含義沒有得出像實證方面被普遍接受的那些內容。
在這本書中,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將至少某些秩序引入到不完全競爭市場國際貿易政策分析出現的各種模型中,以達到該領域研究的某些進步。在前一部著作(Helpman and Krugman,1985)中,我們對新的實證貿易理論進行了綜合。我們相信那本書在鞏固那個領域所出現的一致以及向更廣泛的聽眾經濟學者傳播那個領域的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這本書中所希望達到的是在政策方面起到同樣的作用。誠然,這個任務更艱巨。不完全競爭下貿易政策的分析不可能處理所有的含糊不清和不確定方面,因為不同模型相互沖突的結果中有許多是源于基礎經濟學基本的模糊不清。比如,對外國壟斷者征收的關稅或者對寡頭產業的出口補貼,所產生的福利效應確實是不確定的,因為它們非常敏感地依賴于市場結構和事前不能決定的行為方面。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分離出不完全競爭產業貿易政策的主要方面;在這些效應相互沖突的時候,我們至少要精確知道,不確定性的根源在哪里。
在提出這個分析時,我們選擇在分析源于不完全競爭普遍性的貿易政策時,集中分析那些問題。這本書不是貿易政策的總論。有大量相當有說服力的文獻分析了貿易政策對外部經濟、要素市場扭曲和國家(與個人相對)在貿易中的市場力量等等的含義。我們在第2章簡要綜述了這些文獻的基本含義,但只是作為背景。現實中,比如制造產業的貿易政策很可能涉及剛剛提到的每一個方面,無論是在傳統貿易理論中,還是在其新的變形中。這包括:外部性、工資差異、國家市場力量、非經濟目標、尋租、以牙還牙的國際競爭以及寡頭。我們并非盡力將所有方面包括在內,而只是集中于分析新的、不同的方面——即不完全競爭的作用。
另外,我們在這本書的幾乎所有部分都采用局部均衡。這是一個策略性決定。當然,有許多情形,一般均衡效應可能會完全改變結論;我們指出這些方面,并且在這樣做,有必要時會闡明。然而,在絕大多數情形中,對我們來說,盡可能精確地提出貿易政策在特定市場上如何運行的分析,比運用必需的所有額外機制將我們的分析套入一般均衡框架更重要。
那么,不完全競爭下貿易政策經濟學的主題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主題通過模型比通過文字能夠得到更好的表達,但是指出在大多數新貿易文獻中重新關注的三個基本問題也許是有用的。這些基本問題在本書中也如此,其中包括:貿易政策對市場力量的影響、貿易政策對競爭的戰略性影響、貿易政策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