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人性的弱點(讀后總結)
- 世間還是好人多
- 自贖之路
- 3304字
- 2021-09-29 00:01:43
一。人際關系的基本技巧
原則1 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不要抱怨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不管犯下多嚴重的錯誤,人們都不會責備自己。
批評是無用的,它激起抵觸,讓人急于辯白;批評是危險的,它傷害自尊,甚至讓人萌生恨意。
責備所引發的怨恨不僅于事無益,更會打擊家人、朋友和員工的積極性。
若想激怒對方,你只需以激烈的批評作為武器;即使那批評合情合理,對方都可能會記恨終生。
和人打交道時,請牢記這一點——人并非理性生物。他們由情感驅使,被偏見支配,傲慢與虛榮是他們的動力之源。
批評、指責和抱怨是蠢材與生俱來的“才能”;理解和寬容卻是對人品和自律的極大考驗。
原則2 真心實意地感謝他人、贊美他人
人類究竟需要什么呢?人類真正的需求并不多,但都源自最原始最堅定的渴望。下述即是人人都渴求得到的:
1.健康長久的生命
2.食物
3.睡眠
4.金錢,以及金錢能換來的東西
5.來世靈魂不滅
6.性生活的滿足
7.子女幸福安康
8.被重視的感受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稱,對性和成功的欲望是人類的永恒動機。
與人打交道時請不要忘記,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渴求認同的平凡人。普天之下的每一顆心,都會因他人的贊許而歡愉。
原則3 激發他人的需求
用以警醒自己:
此生之路,我將走過;走過這一次,便再也無法重來。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所有充盈于心的善意,我將毫不吝惜,即刻傾予。我將再不拖延,再不淡漠,只因此生之路,再也無法重來。
愛默生曾經說過:“我遇見的每個人都必定在某一方面勝于我。正因如此,我向每個人學習?!?
二.贏得他人喜愛的六個方式
原則1 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
原則2 微笑
哪怕你不習慣微笑,也請努力試試看。獨自一人的時候,試著吹個口哨,或是哼個小曲,假裝很開心——這些舉動會令你真的開心起來。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是這樣解釋這一現象的:人們往往認為感覺先于行為,但實際上,感覺與行為是同步的。相較于情緒,個人意志對行為的影響更為直接,只要調整行為,我們就能夠間接地調整情緒。
“想要找回丟失的快樂,就請愉快地坐直身體,愉快地談天或是做事,感覺快樂已經回到了你的身邊。這是通向快樂的最佳途徑……”
世人都在尋找幸福,幸福之路也的確存在。學會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能夠得到幸福。幸福并非取決于外在條件,而是取決于心理狀態。
原則3 無論對于何人,無論以何種語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詞匯
原則4 專注地傾聽,鼓勵他人談論自己
假如你立志要能言善辯,請先學會專注聆聽。做一個有趣的人,并對他人感興趣。問對方樂于回答的問題,鼓勵他們談論自己的經歷。
請記住,你的談話對象并不關心你和你的問題,而對他們自己、他們的欲望和煩惱要感興趣得多。
原則5 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談論對方最在乎的事情,是直抵對方內心深處的捷徑。
原則6 真心實意地讓對方感覺他很重要。
每個人心里都認為他在某一方面比你強。走進他們內心的方式,是不動聲色地讓對方知道,你真心覺得他們很重要。
三.如何讓他人想你之所想
原則1 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不要與客戶、愛人或是敵人爭辯。不要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或激怒他們。請圓融處事。
原則2 尊重他人的觀點,絕不要說“你錯了”
不可直接反駁他人,也不可妄下斷言。
原則3 如果你錯了,請堅決果斷地承認錯誤
責罵在所難免時,與其從對方口中聽到攻擊的言辭,不如搶先認錯——比起被他人的指責,自我批評要好受多了,不是嗎?
在對方開口之前搶得先機,自己檢討,把對方想說的話說出來,不給他留任何余地。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等待你的將會是寬容和原諒。
勇于承認錯誤能夠令人產生自豪感。認錯不僅能夠減輕自己的內疚和對方的防備,還能夠彌補錯誤引發的后果。
原則4 溝通始于友善
原則5 讓對方點頭稱“是”
“我浪費了這么多年時間,錯失了這么多生意,才最終懂得爭辯毫無意義。站在對方角度看待問題并爭取對方稱‘是’,令我受益良多,也更有樂趣。”
原則6 讓對方主導談話
聽到相悖的意見時,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打斷對方。請不要這樣。這種做法有百害而無一利。當對方急于傾訴的時候,無論你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所以請耐心地聽他們說完,鼓勵對方將他的想法和盤托出。再知心的朋友也更愿意在我們面前談論他們的成就,而不是聽我們自吹自擂。
原則7 循循善誘,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原則8 拋開成見,將心比心
沒有人喜歡強買強賣,也沒有人愿意被迫完成任務。我們更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感覺。我們喜歡被問及我們的心愿、我們的需求、我們的想法。
原則9 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請記住,即使對方錯了,他也不會承認這一點。智者以理解代替指責。愿意這樣做的人鳳毛麟角,也因此出類拔萃。
萬事皆有因。任何想法和行為背后都有其緣由。一旦找出動機,對方的脾氣秉性就盡在掌握之中。
因此,請放下架子,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同理心是為人處世的制勝之道
若想讓交流變得順暢,請像重視自己的感受一樣重視對方。請在商談之初就表明議題,并在開口之前先斟酌一下,如果你是對方,你愿不愿意聽這些話。如果你希望對方認可你的觀點,請先接受他的觀點。面談之前,我寧愿花兩個小時站在門口,想清楚我要說什么,對方的興趣如何、動機如何、會怎樣回答,而不是貿然地沖進對方辦公室。
原則10 激發對方內心深處的高尚情操
世間存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句式。它能夠平息爭執,消除猜忌,引發好感,并讓對方側耳傾聽。
想知道這句話嗎?請聽好——“我一點都不怪你這樣想。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通過介入式分析方法,皮爾龐特·摩根發現每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兩個原因——一個高尚的借口,和一個真正的動機。
人們當然知道自己真正的動機,不需要你幫他們指出來。但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把自己高尚化,因而也需要一個聽起來更高尚的動機。如果你想改變他人,請幫他們想出這個更高尚的理由。
原則11 戲劇化你的想法
原則12 激將法
四.如何改變他人,成為領導者
原則1 欲抑先揚
原則2 間接地引起對方的注意
原則3 批評對方之前,先談談你自己的過錯
假如別人在批評你之前先承認自己也有諸多缺點,批評的話語就沒有那么刺耳了。
原則4 以引導代替命令
原則5 給對方留足面子
留面子——這一點至關重要,卻往往被我們置于腦后。我們踐踏他人的感受,橫沖直撞,一意孤行;我們在他人面前訓斥孩子或是下屬,隨心所欲,毫不留情。我們從未顧及對他們自尊心造成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原本只需要幾分鐘的思考或是幾句貼心的話語就能夠輕易化解。
原則6 夸獎他人每一點微小的進步,“由衷地贊許,不吝嗇贊美之詞”
即使你手握真理,對方大錯特錯,也請給對方留個面子。讓對方丟臉除了會摧毀他的自尊心之外,別無益處。
原則7 用美譽激勵他人,他就會努力不辜負你的期望
原則8 鼓勵對方勇于改變,讓改正錯誤聽起來輕而易舉
如果你對孩子、愛人或是員工說他在某件事上笨手笨腳、沒有天賦、毫無可取之處,你會毀了他們進步的動力;如果你采用相反的方式,充分鼓勵他,指出這件事對他來說易如反掌,告訴他你充分相信他的能力或者說他一定有潛能做成這件事,那么他一定會為此竭盡全力。
原則9 讓對方樂于為你做事
實事求是。做不到的事情請不要承諾。忘記自己的私利,關注對方的利益;
2.目的明確。清楚知道你希望對方做什么;
3.有同理心。捫心自問什么是對方真正的需求;
4.換位思考。想一想對方幫你做事能得到哪些好處;
5.利益交換。找到上述好處與對方需求的結合點;6.表明態度。提出請求的時候,向對方說明他如何能從中受益。
五.請您幫個小忙~~
六.幸福家庭生活的七個法則
原則1 別嘮叨了
原則2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
原則3 請勿責難
原則4 真心誠意地欣賞對方
原則5 細微之處見真情
原則6 謙和有禮
原則7 讀一本解析婚姻中性事的好書
婚姻的第一課,是學會尊重對方獨有的生活之道?!碑斎唬桓缮鎸Ψ讲⒉坏韧诜艞壸晕?。”
波普諾博士的結論是,失敗的婚姻通常由四個原因導致,按重要性排序如下:
1.性生活失調;
2.對于閑暇時光該如何度過的想法不同;
3.經濟困難;
4.身體、精神或情感狀況異常。
用以警醒自己:
此生之路,我將走過;走過這一次,便再也無法重來。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所有充盈于心的善意,我將毫不吝惜,即刻傾予。我將再不拖延,再不淡漠,只因此生之路,再也無法重來。
愛默生曾經說過:“我遇見的每個人都必定在某一方面勝于我。正因如此,我向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