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范增的反應(yīng),劉可可同情地點點頭:
“武則天這個女皇確實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任一個不知道身后千年事的人來想象,又怎么可能相信,在這男權(quán)林立的世界里,能有一個女性沖破重圍建立了政權(quán),而且一干就是15年,你想,她即位時就已經(jīng)67歲了,還成了我國史上年級最大的皇帝。”肖一茗也充滿敬意地說:
“實際上,公元655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時,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此時她便已參預(yù)朝政。在唐中宗和唐睿宗時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直到公元690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后周’。再到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趁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fù)位,尊武氏為‘則天大圣皇帝’,如此算來,武則天實際掌控朝政是從當(dāng)皇后就開始了,一共是50年。”范增越發(fā)驚奇:
“這是什么樣的一個女子,竟然能成就這樣一番大業(yè),世上能有幾個男子敢跟她相媲美啊。不過二位,我還是有些疑惑,這個和項王靈魂合體的名叫武珝的女子真的是那武則天皇帝嗎?”肖一茗皺著眉頭說:
“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從來沒有人以這三個字來稱呼她,甚至在她死后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內(nèi),也沒有人這樣稱呼她。她生前加號甚多,除去武才人、武昭儀、皇后、天后、太后、皇太后這一類表示身份的名稱之外,在登上帝位之后,又給自己加了一連串富于神秘色彩的吉祥尊號: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輪圣神皇帝、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天冊金輪大圣皇帝等等。
武則天死后,中宗去掉她的帝號,恢復(fù)其皇后身份,并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后’,至此,始有‘則天’出現(xiàn)。后又有著作郎編撰《則天實錄》時,特用‘則天’二字,來稱呼這位既做過皇后,又當(dāng)過皇帝的非凡女性。
而在民間,武則天為人所知的名字還有兩個,‘武媚娘’、‘武曌’。武則天第一次入宮時,被太宗賜名為‘媚娘’,傳到民間,大家都稱呼她‘武媚娘’。太宗李世民死后,武則天入感業(yè)寺做尼姑,曾有個法名叫‘明空’,后她當(dāng)政以后,新創(chuàng)了19個漢字,其中有一個就是她為自己創(chuàng)立的新名字‘曌’,取‘日月懸空、普照大地’之義。而武則天出生后的閨名肯定不會是這些名字中的一個,史上是有三種說法的,其中一個就是‘武珝’。”劉可可笑:
“這個‘武珝’卻是這三個名字中最不靠譜的一個。”范增本來已經(jīng)相信了肖一茗這個“權(quán)威”了,不想這個時候劉可可又冒出了這么一句,令他又陷入了疑惑:
“莫非,這個名字另有其人?”劉可可見自己的一句玩笑弄出這樣一個情形,趕緊解釋:
“不是這個名字另有其人,而是肖主編說的這三種說法都很有爭議,畢竟已是千年之前的事,官史上又沒有明確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