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在一旁聽了會,撇撇嘴說:
“如同嚼蠟。”肖一茗剛想爭辯幾句,劉可可在一邊笑得“花枝亂顫”,那范增說:
“劉兄弟,不如你來演繹一番,聽說你的小說寫得很棒呀。”劉可可爽快地說:
“那我就來一個評書版的,保管你聽得過癮。縱觀我們泱泱幾千年的史海,少不得會為某些人的不得志感到無比遺憾。譬如遺憾諸葛亮的北伐大計未成身先死,譬如遺憾岳飛沒有直搗黃龍卻命喪奸臣之手。而有的人卻是對自己遺憾,而且是一生的遺憾,這個人就是辛棄疾!
而我們總會對‘詩人’這個群體會抱有遺憾,總覺得他們弱不經風,手無縛雞之力。而辛棄疾雖然是個詩人,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猛人!我們先從他小時候說起,據說其身高不過書桌之時就過目不忘,是遠近有名的神童。在重文輕武的宋朝,家人想他去考官。可他都夢想著去做一個大將軍,馳騁疆場,偏偏一生都未能如愿,最后卻戲劇地成了一位文人。
辛棄疾的故鄉S省,經過‘靖康之難’已是金人的地盤。但這些‘異族人’還是容不得皇帝趙構仍在南方當權,于是1161年,他們再次南下,企圖把趙構干掉。這樣由于金人的重心不在北方,北方豪杰趁此時機,紛紛起事。辛棄疾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帶著他招來的2000多平民子弟投奔了起義大軍。而和他一起投奔義軍的,還有一個名叫義端的花和尚。這是一個沒有底線的‘墻頭草’,貪圖榮華富貴,于深夜里偷走義軍老大的帥印,準備逃出軍營獻給金軍。可他只逃到半路,就被抄近道攔截的辛棄疾逮住了。那義端想通過夸贊辛棄疾來撿條命,說:
‘我當然知道您就是身負大將之命的人,就是一頭青兕呀,神力殺人如捏死螞蟻,,但殺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實在是沒必要啊,您還是放了我吧。”可他面對的是辛棄疾呀,才不管什么值不值得,手起,刀落,鮮血,人頭。這一刀,砍出了一個‘辛青兕’的外號。嗯,這青兕呢,是古代一種犀牛類獸的名字。一角﹐青色﹐重千斤。據說太上老君的坐騎就是這種神獸,呵呵。辛棄疾從此成為了猛獸一般勇猛的人: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那一年辛棄疾剛二十二歲,剛過弱冠之年,手中的長刀滴血不止。這還沒完,到了第二年,義軍決定歸順宋軍,辛棄疾前往建康找皇帝商談歸順后的事宜,不想身后的義軍大本營里又出現了一個叛徒,他的名字叫張安國。殺了義軍首領,拼著老命逃入金國大營后,自以為萬事大吉,辛棄疾總不敢追進金國大營來殺他。誰知人恨話少,向來反應冷淡的辛棄疾,行動卻是非常風馳電掣的,轉眼他就在軍營里招集了五十名敢死成員,抄起家伙,直奔金軍萬人大營。就當大家以為辛棄疾已經光榮就義的時候,金營那邊傳來了吵雜的聲音,定睛一看,原來是辛棄疾連拖帶拽把張國安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