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對外貿易法律體系

【規則要點】

對外貿易法律體系是指國家對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進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它包括憲法、對外貿易法、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等。

【理解與適用】

對外貿易法調整的是一國對外貿易及投資法律關系。在當今世界,各國外貿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外貿法地位也日趨重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經濟大國的經濟發展,世界各國對國際貿易的依存度越來越高。

改革開放以來,在廣泛開展對外貿易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在外貿體制與時俱進改革完善的深遠影響下,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國民經濟總量實現了快速增長。外貿特殊政策在局部地區不斷試驗完善發展。20多年前,中國第一個保稅區在上海外高橋成立。當時,它的英文譯名就叫“Free Trade Zone”(自由貿易園區),而不是“Bonded Area”(保稅區)。時至今日,包括外高橋保稅區在內,中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已有約110個,對促進中國外貿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與外國和地區的自由貿易協議取得飛速發展。目前,中國在建自貿區數十個,中國還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蘭、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冰島和瑞士等國家和國家組織簽訂了自貿協定,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臺灣地區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與這一外貿形勢相適應的是中國對外貿易法制建設完善發展。從法律淵源講,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相關的國際條約等。這些法律淵源以對外貿易法為核心,其他法律法規相配合,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對外貿易法律制度體系。

一、法律

1994年,為配合加入WTO談判,中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該法共分為總則、對外貿易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以及附則等八章。為了順應加入WTO的要求,2004年對對外貿易法進行了修訂,這次修訂具有濃厚的WTO色彩。2016年對對外貿易法進行了修正。該法立法宗旨是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維護對外貿易秩序,保護對外貿易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并確立以下基本原則:第一,國家實行統一的對外貿易制度原則;第二,貨物與技術自由進出口原則;第三,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原則;第四,保護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的原則;第五,維護對外貿易秩序的原則;第六,實行公平貿易的原則;第七,對外貿易促進原則。

中國與對外貿易有關的法律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

二、行政法規

2001年11月26日,在中國成為WTO正式成員前夕,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該條例參照了反傾銷協議的相關原則和精神。2004年3月,在總結加入WTO兩年經驗的基礎上,對反傾銷條例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修訂后條例于2004年6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明確了采取反傾銷的基本條件:進口產品以傾銷方式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并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采取反傾銷措施。對反傾銷申訴也作了具體明確規定。

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2004年3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決定》。2004年反補貼條例的最大特點在于將反補貼事項單列出來,從而擺脫了依附于反傾銷措施的狀況。反補貼條例明確規定,進口產品存在補貼,并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采取反補貼措施。該條例明確規定了進口產品適用反補貼措施的條件和程序。

2001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2002年2月10日,原外經貿部又發布了《保障措施調查立案暫行規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保障措施調查聽證會暫行規則》。保障措施條例的頒布是典型的履行世貿承諾而進行的立法,同時也是我國基于市場的逐步全面放開,主動采取保護措施的立法。2004年3月底,對保障措施條例作了修改,修改后的保障措施條例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2004年保障措施條例的主要修改內容有:(1)將“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修改為“商務部”并調整了相關職權分配;(2)完善了“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定義;(3)增設了“公共利益”條款;(4)突出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應享有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延長了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同年4月,我國修改的對外貿易法在其第八章貿易救濟措施第44條、第45條和第46條建立了保障措施條款。這3個條款不僅完善了原外貿法第29條的規定,還擴展了保障措施的適用范圍,即可在服務貿易領域以及發生重大貿易轉移時實施保障措施。這些條款與2004年保障措施條例以及有關部門規章一起,構成了我國實施保障措施的國內法法律框架。

2004年保障措施條例的修改以及對外貿易法的全面完善,不僅充分改進了保障措施立法,而且為我國未來保障措施立法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該法將保障措施統一至服務貿易領域;二是貿易轉移適用保障措施;三是隨著我國對外經貿的發展,逐步整合地區優勢,積極發展區域貿易安排。尤其是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第9條所訂立的保障措施條款,將會成為我國保障措施的研究重點。

除了上述三部行政法規外,國務院還制定了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進出口關稅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外匯管理條例、核出口管制條例等行政法規。

三、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門規章制度是由國務院各部委、各部門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在其行政管轄范圍內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中國現行的與對外貿易有關的規章有:《貨物進口許可證管理辦法》《貨物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紡織品出口自動許可暫行辦法》等。

【風險提示】

中國對外貿易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今后還會不斷完善發展。需要重視的是中國對外貿易管理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及一些通知類文件,這些法律效力較低的規范性文件在對外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法條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節錄)

第一條 為了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維護對外貿易秩序,保護對外貿易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節錄)

第一條 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進口產品存在補貼,并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采取反補貼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節錄)

第一條 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進口產品以傾銷方式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并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采取反傾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節錄)

第一條 為了促進對貿易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損害威脅(以下除特別指明外,統稱損害)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采取保障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惠东县| 临沧市| 宝清县| 东海县| 青田县| 大港区| 扶绥县| 威海市| 中阳县| 彰化县| 枝江市| 长治市| 宣城市| 贵德县| 郴州市| 南汇区| 灌云县| 青神县| 垣曲县| 凤阳县| 小金县| 阿城市| 武陟县| 岑巩县| 台南市| 锡林浩特市| 鹤峰县| 屯昌县| 镇原县| 辛集市| 客服| 陈巴尔虎旗| 珲春市| 林芝县| 德庆县| 新化县| 田林县| 德格县| 绥宁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