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與天為敵,勝天半子——和投機者聊聊天
- 投機者的江湖
- 王良龍
- 1326字
- 2021-01-19 15:21:13
在周梅森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談到他自己的成長和追求時,引用了矯健的小說《天局》中的一句話,“與天為敵,勝天半子”,金融交易的投機者何嘗不是這樣呢?多少次的翻倍成功,也不能保證最后100%的失敗不出現,青澤先生把自己寫的第一本書的書名定為《獨自徘徊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其中之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有深刻的體會。
大部分人都是偶然的機會才進入了金融交易市場,大部分人也都是黯然退場,只是極少數人成了耀眼的明星。這個行業是個成功率很低而且對人要求極高的行業,“一入侯門深似海”。
選擇投機是幸運的,投機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人生。一個投機的人生,可能生命長度不會變長,但生命的深度要遠比普通人要深得多。一個投機的人生,一生可能會經過多個生死輪回。佛教說人有三世輪回,投機人生就可能有n次輪回,因為金融市場會極速地縮短成功和失敗來臨的時間。
選擇投機也是不幸的,因為你選擇了這個世界上最難成功的行業,對你的智力和精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甚至你的家人和朋友也會被你拖累。如果你不成功,那你的一生都有可能活在愧疚之中。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北大畢業的兩位證券公司副總也不得不到街頭去練攤,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與天為敵,勝天半子”注定是你一生的教條,也是投機者的宿命,世上有三個敵人:事、人、天。以事為敵,必然會每天被各種雜事所纏繞,反映在市場上就是跟著市場的波動在不停地操作。以人為敵,必然注重人的整體性屬性,反映在市場上就是我們需要用規則去參加交易。交易過程就是遵守規則交易,把建立和測試規則作為交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天為敵,是以超脫的眼光來看市場走勢,化有敵為無敵;最強大的人不是要打敗所有人,而是沒有敵人;消除對立面,避免對抗和較勁;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貪、嗔、癡這些毒素都要去除,行于理所當然之境。與一切境遇溫良恭儉、為所當為而沒有絲毫違逆情緒、悖理之舉,所以只要勝天半子即可,索羅斯對賭英格蘭銀行時,就是這樣的魄力和勇氣。
初入金融市場的人,通常都會被市場雜波牽引著,心管不住手,最后,就是心和手都亂了。所以,金融市場必須要放棄對“事”這個敵人的消滅,因為金融的杠桿作用會放大風險。投資界有這樣的說法,如果說股票是地獄,那期貨肯定是十八層地獄了,這個時候,如果你盯著“事”(即市場雜波),你必然會每天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所有決策都是變形的,從而無法把握真正帶來利潤的交易。就算你這樣盯著可能會賺一點兒小錢,但這些錢連支付身體垮掉后的醫藥費可能都不夠。
金融市場是一個賺大錢的地方,也是一個追求暴利的地方,而我們很多投機者卻是抱著民工的思參與市場,以為靠辛苦就可以實現財富的增長,這本身就是異想天開。
金融市場也是個能讓信仰變成財富的地方,金融市場交易的是金錢,但比拼的卻是信仰。沒有信仰的護航,交易小船根本就航行不了多久,到那時,你就體會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多么現實。
《北京人在紐約》里有一句經典臺詞:“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金融市場的交易更是如此,天堂和地獄的轉換也許會更快地進行,但既然我們選擇了遠方,那只能風雨兼程了!
最后,祝你好運。
王良龍
201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