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素質拓展

凈出口貢獻率只有統計意義,沒有經濟意義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1.93萬億元,比2011年增加4.78萬億元。其中,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8%,投資貢獻率為50.4%,凈出口貢獻率為-2.2%。

一些人認為,凈出口貢獻率為負意味著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的,外貿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這種看法對嗎?

根據經濟學理論,一國國內GDP可分解為總投資、總消費和凈出口(包括貨物出口及服務出口)三部分。凈出口是指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差,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指凈出口增量與GDP增量之比,即

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凈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余淼杰認為,凈出口貢獻率為負,只是說明當年的凈出口增量(貿易順差)少于上年。這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十分微弱。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2012年,我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高為9%,最低為-44.8%,而GDP增速均超過7%。凈出口貢獻率的大幅波動并未造成我國經濟增速的大幅波動。

1.凈出口貢獻率的波動,只與我國對外貿易的走勢密切相關

2008年,我國出口居歷史高位,進口增速相對較慢,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外需疲軟,當年貿易順差大大小于2008年,凈出口貢獻率降為-44.8%。2010年,全球經濟開始好轉,我國出口回暖。由于2009年凈出口處于歷史低位,當年凈出口貢獻率達到7.9%。2011年雖然出口形勢總體平穩,但因進口回升很快,當年凈出口貢獻率為-5.8%。2012年凈出口貢獻率為-2.2%。

“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一概念只有統計意義,沒有經濟意義。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負并不表明對外貿易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這位負責人認為,發展開放型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引擎,我國對外貿易已經發展到出口和進口并重的新階段。今后,隨著進出口更加平衡,外貿順差將進一步減小,凈出口貢獻率降低或為負將在未來幾年成為常態。

2.外貿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凈出口貢獻率反映了消費、投資、凈出口之間的數字變化關系,并不是指某類經濟增長含義上的實際貢獻。實際上,消費、投資與出口、進口有密切的聯系,出口固然直接增加國外對本國貨物和服務的需求,進口也往往不是替代國內生產,而是提供國內生產不了的商品和服務,與國內生產形成互補,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事實上,用凈出口貢獻率來衡量,會低估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如果進口、出口貿易量很大,而實際順差不大,大量的貿易活動帶來的就業、服務等附加值,雖然對經濟增長發揮了很大作用,但無法通過凈出口貢獻率這個指標來體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隆國強表示,各國通過對外貿易參與國際分工,能夠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并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從發達國家看,2000—2011年,美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11%。外貿拖累了美國經濟嗎?當然不是。恰恰相反,美國利用國際貿易,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產品,每年為美國消費者降低了上千億美元的消費成本,降低了本國的通貨膨脹率,并推動國內其他產業發展。20世紀中后期,亞洲“四小龍”的成功崛起,也印證了發展外貿的巨大作用。

我國人口多、資源少、就業壓力大、科技相對落后。發展對外貿易、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出口使我國充分利用勞動力較為豐富的優勢,參與國際競爭,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進口緩解了我國面臨的資源、技術約束,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資源、能源,滿足了國內生產需要。

據測算,我國石油、鐵礦石、銅的年進口量均已占國內年消費總量的50%以上,每年大宗農產品進口相當于節約了5億畝(1畝≈666.7平方米)耕地。由此可見,即便外貿順差減少甚至出現逆差,考慮到進口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外貿對經濟增長也是有利的。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外貿領域吸納就業超過8 000萬人,其中60%以上來自農村。出口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增加轉移勞動力20萬人。專門以出口為導向的加工貿易也能帶動國內配套產業發展,推動國內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3.努力調整對外貿易結構

當然,中國制造產業仍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低端位置,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大而不強,是我國外貿結構中最突出的問題。

有外媒報道稱,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2年美國貨物貿易總額為38 628.59億美元,而中國2012年的貿易總額為38 667.6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這是由于中美兩國統計口徑不一致造成的。”按照世貿組織的統計口徑,我國比美國進出口總額仍少156.4億美元。我國仍居全球出口第一和進口第二貿易國地位。

沈丹陽說,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提高對外貿易質量和水平才是未來發展的著力點。

時下,為適應國內、國際市場變化,各地正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外貿結構,努力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可以預見,隨著外貿“轉方式、調結構”戰略的深入實施,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將跑得更穩健、更協調。

(資料來源:2013年3月18日 人民日報)

◆思考與分析:

1.一些人認為,凈出口貢獻率為負,意味著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的,外貿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這種看法對嗎?

2.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統計,2012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首次超過美國,達到38 667.6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這個統計結果準確嗎?為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巴彦淖尔市| 海安县| 梁平县| 信丰县| 上杭县| 行唐县| 泸定县| 镶黄旗| 泸西县| 蒙阴县| 微博| 通许县| 阿尔山市| 思茅市| 兰溪市| 松潘县| 德化县| 织金县| 新疆| 乌拉特后旗| 清涧县| 永安市| 醴陵市| 榆中县| 云林县| 湟源县| 栾城县| 清河县| 邢台市| 环江| 元朗区| 卓资县| 沽源县| 三台县| 万盛区| 江西省| 齐河县| 容城县| 绿春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