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實驗7 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

1.實驗目的

(1)研究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中電壓、電流相量之間的關系。

(2)掌握日光燈線路的接線。

(3)理解改善電路功率因數(shù)的意義并掌握改善方法。

2.原理說明

(1)在單相正弦交流電路中,用交流電流表測量各支路的電流值,用交流電壓表測量回路各元器件兩端的電壓值,它們之間的關系滿足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即img=0和Σimg=0。

(2)圖7-1為RC串聯(lián)電路。在正弦穩(wěn)態(tài)信號img的激勵下,imgimg保持90°的相位差,即當R的阻值改變時,img的相量軌跡是一個半圓。img形成一個直角的電壓三角形,如圖7-2所示。R改變時,可改變?的大小,從而達到移相的目的。

img

圖7-1

img

圖7-2

(3)日光燈線路如圖7-3所示。圖中,A是日光燈管;L 是鎮(zhèn)流器;S是啟輝器;C是補償電容器,用來改善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cosφ)。有關日光燈的工作原理請自行翻閱有關資料。

img

圖7-3

3.實驗設備與元器件

(1)自耦調壓器。

(2)交流電壓表(0~450V)。

(3)交流電流表(0~5A)。

(4)功率表。

(5)鎮(zhèn)流器、啟輝器(與40W日光燈管配用)。

(6)日光燈管(40W)。

(7)電容器(1μF/500V,2.2μF/500V,4.7μF/500V)。

(8)白熾燈(220V,15W)及燈座。

4.實驗內容

(1)按如圖7-1所示接線。R為220V、15W的白熾燈,電容器為4.7μF/450V。經(jīng)指導教師檢查后,接通實驗臺電源,將自耦調壓器的輸出(U)調至220V,將UURUC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7-1中,驗證電壓三角形關系。

表7-1

img

注:Rt△表示直角三角形。

(2)日光燈線路的接線與測量。

按如圖7-4所示接線。經(jīng)指導教師檢查后,接通實驗臺電源,調節(jié)自耦調壓器的輸出,使輸出電壓緩慢增大,直到日光燈剛啟輝點亮為止,記錄三表的指示值并填寫在表7-2中。調節(jié)自耦調壓器的輸出電壓至220V,測量功率P、電流I及電壓UULUA,驗證電壓、電流的相量關系,將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7-2中。

img

圖7-4

表7-2

img

(3)并聯(lián)電路,改善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按如圖7-5所示組成實驗線路。

img

圖7-5

經(jīng)指導老師檢查后,接通實驗臺電源,將自耦調壓器的輸出電壓調至220V,記錄功率表、電壓表的讀數(shù)。通過一塊電流表和三個電流插座分別測量三條支路的電流,改變電容量,重復測量三次,將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7-3中。

表7-3

img

5.實驗注意事項

(1)本實驗采用交流市電220V,務必注意人身安全。

(2)功率表要正確接入線路中。

(3)線路要接線正確,日光燈不能啟輝時,應檢查啟輝器及其接觸是否良好。

6.預習思考題

(1)在日常生活中,當缺少啟輝器時,常用一根導線將啟輝器的兩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斷開,使日光燈點亮(DG09實驗掛箱上有短接按鈕,可代替啟輝器進行實驗)或用一個啟輝器去點亮多根同類型的日光燈,這是為什么?

(2)為了改善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常在感性負載上并聯(lián)電容器,此時增加了一條電流支路,試問電路的總電流是增大還是減小?此時感性負載上的電流和功率是否改變?

(3)提高電路功率因數(shù)為什么只采用并聯(lián)電容器法而不采用串聯(lián)電容器法?所并聯(lián)的電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7.實驗報告

(1)完成數(shù)據(jù)表格中的計算,并進行必要的誤差分析。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繪出電壓、電流的相量圖,驗證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

(3)討論改善電路功率因數(shù)的意義和方法。

(4)在報告中要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誤差原因的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兴安县| 柳林县| 旌德县| 安西县| 衡南县| 江城| 临沂市| 邯郸县| 上饶市| 康乐县| 太保市| 高尔夫| 响水县| 日照市| 贵州省| 乌鲁木齐县| 延津县| 隆德县| 嘉峪关市| 大同市| 长治县| 二连浩特市| 洛扎县| 永昌县| 玉田县| 内丘县| 常熟市| 蓬莱市| 嵊州市| 开原市| 齐齐哈尔市| 桐城市| 阿图什市| 广元市| 新田县| 镇平县| 泾川县| 新民市| 德州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