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胸有野火 必可燎原

  • 大上醫
  • 如蓮如玉
  • 2632字
  • 2021-02-08 09:13:00

長安東十里,有水名為灞水。水上有橋,名為灞橋。此處地處灞陵,唐詩之中,此地多有出現,為著名的送別之地。

李風一行人,在天將近午的時候,終于趕到了灞橋。只見灞水兩岸,多植柳樹。此刻,柳樹發出新芽,放眼望去,一片鵝黃。

只是叫李風奇怪的是,這些柳樹垂下的絲絳,大多是垂在半空。再低的地方,就像被修剪過一樣,齊刷刷被折斷,以至于沒有出現那種垂柳拂地的場面。

“來了來了,薛先生來了!”前面呼呼啦啦的,出現好大一群人。

期間還夾雜著幾聲:“風公子來啦——”

薛道衡似乎早有準備,早早就下了車,來到隊伍前面,向人群拱手:“多謝諸公相送。”

原來是送別的,薛道衡文名極盛,平時又多和那些文人詩文唱和,今日遠赴洛陽,要是一個送行的人都沒有,那就白活六十多歲了。

其中有些青年才俊,是專程來為李風送別的,有楊玄感,李建成,裴宣機等人,甚至,李風還見到了李密。甚至還有美女相送,自是京師第一歌姬秋十二娘。

李風一一拱手致謝,他現在也終于明白了,灞橋旁邊的柳樹,為何都剩下半截枝條。因為另外的半截,都拿在送行之人手中。

因為“柳”和“留”諧音,所以送別友人之際,多會折柳相贈。以至于,此處的垂柳,少有柳枝垂地者,也算是灞橋一景吧。

橋邊就有驛站,還專門建有一個亭子,名為“灞亭”,亭中可以擺放一些水酒,飲酒作別,乃是當時的習俗。正所謂“行與不行各盡觴”。

眾人移步灞亭,李風叫車隊先通過灞橋,然后也去了亭子里,先拜過虞師,再拜謝為薛師送行的長輩。

虞世南一身寬袍大袖的儒衣,他本是江南人,所以那邊仍舊以漢服為主。就連他最小的兒子虞昶,也被帶來,正跟著奴奴拉著手,在那嘰嘰咕咕地說著什么,瞧得李風有點膩歪。

由虞世南領酒,眾人紛紛送上祝福,共飲一杯。然后就有人開始起哄,或者說是行風雅之事:“薛公乃是當代大詩家,今日濟濟一堂,薛公何不賦詩一首,以慰吾等日后相思之苦?”

送別留詩,這才唐詩之中,俯仰皆是,最是常見不過,這個風俗,現在已經開始興起了。

薛道衡四下拱手:“吾今垂垂老矣,又遠赴洛陽,心中惴惴,詩無所出——”

眾人一聽,不覺有些遺憾。就聽薛道衡繼續說道:“然則,吾弟子在此,可令其代吾成詩,以謝諸公!”

原來,薛老頭是想捧自己的學生呢。不過,在場的都是至交好友,自當捧場,便紛紛口稱“大善”。

還有我的事兒啊?李風也明白薛師的用意,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說不得,還得抄一首啊。

站在灞亭之中,舉目四望,但見兩岸芳草萋萋,李風略一沉吟,正要抄詩。就聽身邊傳來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大兄,你慢慢想,奴奴先唱歌一首!”

看著躍躍欲試的小丫頭,眾人鼓掌大笑。

那秋十二娘也叫侍女送來一支玉簫,彎腰捏捏奴奴的小臉蛋:“小娘子,我來給你伴奏可好?”

奴奴很認真地點點頭,然后,看著周圍一雙雙笑吟吟的眼睛,小家伙也有點羞怯,拉著李風的衣襟:“大兄,還是你作詩吧。”

旁邊的虞昶這時候說話了:“奴奴,放心,我和你一起唱!”

哎呦,瞧得李風這心里怎么這么酸呢,倒是虞世南,在一旁捻須微笑,狀甚得意。

兩個小家伙和秋十二娘先湊在一起商量起來,起初,秋十二娘還有些逗小孩子玩兒的意味,可是,聽著聽著,面色也古怪起來,還向李風那邊瞟了幾眼。

到底是當代大家,很快就掌握了曲調,于是,灞亭中央的位置,就讓給了兩個粉雕玉琢的兩個小娃娃。

忽然間,一縷悠長的簫聲響起,悠揚婉轉,叫人頓生離愁別緒。

奴奴和虞昶的小臉兒都有些漲紅,緊張地拉著彼此的小手,然后,清脆純凈的童聲便隨著簫聲響起,歌曰: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歌聲略略有些古怪,曲調和時下流行的有些不同。可是,卻聲聲入耳,然后直入人心,在場的人,都漸漸融入到歌聲之中,不能自拔。

這首歌曲調并不復雜,所以,當奴奴和虞昶唱到第二遍的時候,不少人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最后,竟然演變成一場大合唱。

一曲三疊,這才裊裊而盡,簫聲也隨之遠去,眾人心頭,只覺悵然若失。

再看薛道衡,已經有兩橫濁淚,泣下沾襟。

而奴奴和虞昶唱完了,卻不知道接下來該干嘛,兩個小家伙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秋十二娘則俯身抱起他們:“不愧是名士的幼子和小妹,小小年紀,就有這般才情。小娘子,這首送別曲,我以后可以吟唱嗎?”

奴奴還在這位香香的姐姐臉上親了一口:“當然可以啦!”

小家伙不知道,可是周圍的大人們清楚啊:憑借此曲,秋十二娘只怕又要火上一段時日。而這首看似語句淺顯卻回味深長的送別曲,只怕很快就要風靡灞橋了。

于是,都在心里默默記誦,以后再送別友人,先來上這么一首,肯定大有顏面。

等到奴奴被秋十二娘放到地上,這才噔噔噔的跑到李風跟前:“大兄,該到你啦!”

大伙這才想起來:好像還有吟詩這碼事。

可是,有兩個小家伙珠玉在前,這個難度可不小啊,要是所作一般,被兩個小娃子給比下去,那就不是揚名,而是陪太子讀書了。

誰叫,這兩個小家伙表現太亮眼了呢——直教人“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奴奴似乎也感覺到什么,于是抱著李風的胳膊,小臉上寫滿了自豪:“剛才的送別曲,是大兄教我的呢!”

然后又一指身旁的小虞昶:“我又教給他了。”

虞昶年幼,心思尚且單純,還跟著呵呵傻笑呢。

李風的心情突然又好了起來,他憑欄遠望,口中輕輕吟誦起來——

詩曰: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故人去,萋萋滿別情。

詩成,滿場無言,只有春風在臉頰輕輕吹拂。

“大兄,是不是你的詩不好啊?”小奴奴拉拉大兄的衣袖,小臉上寫滿了擔憂。

她哪里知道,此刻在場的人,心中也都燃燒著熊熊的野火!

良久,才有人嘆息一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詩,好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薛兄,虞兄,恭喜你們收了一個好弟子啊!”

其他人胸中的野火這才爆發,紛紛道喜,望向李風的目光,滿是羨慕。

薛道衡心中,同樣激蕩,聯系李風的身世,豈不正是這原上的野草,經歷野火焚燒,才愈發茁壯,弟子不必不如師也!

“丹心兄,他日必有建樹!”李密也向李風拱手,詩言志也,從這一句野火燒不盡之中,他感受到那種強烈的生機和活力,那是一種永遠戰斗永不服輸的意志,擁有這種意志的人,豈能不成大事?

楊玄感也深有同感,就連本來打算走走過長的裴宣機,心中也徹底服氣:難怪爹爹看重此人呢。

此時,風十二娘也上前盈盈一拜:“風公子,此詩可否容妾傳唱?”

“可。”李風點點頭,然后四下拱手,這才領著奴奴,攙著薛道衡,一起出了灞亭,緩步登上灞橋,穩步向前。略顯單薄的背影,此刻卻顯得無比高大。

“此子胸有野火,所到之處,必可燎原!”楊玄感口中一聲輕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青神县| 宜丰县| 桂林市| 高安市| 阳曲县| 荥经县| 潜山县| 石渠县| 宁德市| 广灵县| 合江县| 东宁县| 牟定县| 略阳县| 香港| 始兴县| 神木县| 永靖县| 美姑县| 岱山县| 仁布县| 久治县| 孝昌县| 平和县| 仪征市| 庆城县| 丹阳市| 渝北区| 海宁市| 临高县| 石台县| 皋兰县| 哈尔滨市| 岗巴县| 平和县| 兴安盟| 北安市| 肥城市| 囊谦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