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脾胃就是養命(2020版)
- 翟煦主編
- 8717字
- 2021-01-07 15:07:35
好的生活小習慣,輕松打造好脾胃
脾胃作為我們人體的能量加油站,時刻影響著我們對各種營養的吸收和運輸。擁有好的脾胃是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但卻良好的小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擁有一個運轉和諧的脾胃,就讓我們在這一個章節認識、學習更多的生活養生好習慣吧。
吃好優質早餐,樂活開啟每一天
我們常說:“脾胃失常,生命失靈”,想要有好脾胃,規律的飲食是第一要義。從吃好優質早餐開始,脫離健康陷阱,保養好我們的脾胃。
不吃早餐有很多危害:
首先,容易引發低血糖。經過漫長的夜晚,體內的血糖和營養物質都消耗殆盡了,早上不及時補充能量容易出現頭暈、四肢無力等癥狀。
其次,容易胃酸過多,引發惡心、反胃的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得胃潰瘍,還容易誘發胃炎、膽結石等消化系統疾病。
再次,容易便秘。不吃早餐,會影響到一整天的新陳代謝,打亂代謝規律,很多便秘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吃早飯。
最后,不吃早餐,還易患膽結石。不吃早餐的人要比吃早餐的人膽固醇高出很多。人在早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較高,吃早餐有利于膽囊中膽汁的排出。反之,容易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析出而產生結石。
早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集中精神
吃好早餐能更輕松的集中注意力,使上午的工作富有效率,早餐提供的能量能幫助我們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也能改善和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一頓營養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開始,吃好早餐對我們身體有很多好處:
第一,就我們全天所需能量和營養素需求而言,早餐提供的能量占到30%左右,每天按時吃早飯能夠及時彌補機體在夜間消耗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使消化系統正常工作,增強胃動力。早餐提供的能量也能使我們一天充滿活力。
第二,現在很多女生愛美,節食減肥,早餐也是一帶而過,其實吃好早餐不僅不會增肥,相反還會幫助你保持體重。吃早餐會吸收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少地吸收脂肪與膽固醇。
第三,對上班族而言,吃好早餐能更輕松地集中注意力,使工作富有效率。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給大腦,讓我們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斷力進行一天的工作、學習。
第四,早餐更是心靈精神的慰藉。不吃早餐或不認真吃早餐的人幸福感和愉悅感都要降低很多,連一頓早餐都無法安安穩穩地吃完,這樣的生活哪來品質、哪來幸福可言。
為了更好地吸收早餐營養,早餐前可以先在室外做些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還能增強食欲,活動30分鐘后再吃早餐效果會更好。
吃優質早餐絕不意味著在公交車上匆匆喝完一袋牛奶、啃幾口塑料袋里的包子或者油條。早餐要吃飽,更要吃好,每天早起30分鐘,在家里為自己準備一頓早餐,既有營養,又開啟了一天的好心情。
優質早餐食譜


在早餐中食用薏米、糯米等很有助于消化,還能加強對腸胃的保護。
生活有規律、按時進餐,打造好脾胃
常常會有人發出疑問說,每天都是一頓不落地吃飯,但為何脾胃總是出現問題。其實進餐時間的選擇也是大有玄機,不合理、不規律的飲食時間也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我們的脾胃和人體的其他器官一樣,是有規律地工作。胃的活動,包括胃的蠕動、胃液分泌,都是有固定時間和節律的。
通常來講,胃會在6小時內徹底消化掉食物,進入休息狀態,每餐的進食間隔在4~7小時為佳。所以合理的早餐時間應該在7~8點鐘,而在中午12~13點之間吃午飯更容易促進營養吸收,上午消耗的大量能量會及時得到補充,也為下午的運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晚飯的時間最好選擇在17~19點會比較好,現在很多人由于工作加班等原因,常常到20~21點才吃晚飯,這樣對胃傷害很大。因為晚餐食用太晚,會影響到消化吸收,以及我們的睡眠質量。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充滿情調,從自己動手做飯開始,擁有好的健康不再是空談。
晚餐后不久我們就要進入睡眠時間,睡覺前吃太多食物,特別是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久而久之,胃腸的消化功能就會下降,極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長時間地飲食不規律,會打亂胃腸消化的生物鐘。經常不按時吃飯,胃酸就會侵蝕胃黏膜,引發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如果胃長時間地“空轉”和超負荷運轉交替進行,本該休息的時候又突然開機工作,久而久之脾胃一定會出問題。
三餐不按時影響腸胃消化
在正確的時間內進食,除了補充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之外,還能有效保養我們的脾胃。如果不按時吃飯,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引起胃腸疾病。
合理的飲食安排,早睡早起不熬夜,每天堅持這些好的小習慣,才是真正對我們自身的健康負責,才能保證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
遠離油炸、熏制食品,清淡才能更健康
油炸食物具有極強的飽腹感,加上酥脆的口感和誘人的味道,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食物,在很多聚會場合、美食中心、街頭小吃攤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常吃油炸食品很容易致癌
油炸食品由于特殊的制作過程,很多油會反復利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很多油炸食物還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對身體損傷很大。
油炸制品會損害我們胃部的健康,比如洋快餐中的炸雞塊、薯條等,這類食品其實非常不易消化,經常食用很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大家一般都喜歡趁熱吃油炸食品,但食物溫度較高會損傷我們的胃黏膜,加大胃部消化的負擔。
油炸食品表面常會包裹一層面粉,高溫下面粉中的維生素B1會被破壞掉,食物本身含有的營養物質也會被破壞,我們很難再吸收到食物中的營養元素。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會像垃圾一樣阻塞我們的血管,容易引起血栓。反式脂肪還會讓血管彈性減少,變得非常“脆”,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油炸食品的油會反復利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很多油炸食物為了防腐和顯色的需要還會加入亞硝酸鹽,過量食用,也會致癌。長期吃油炸食品還會造成體內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缺乏。
腌制或者熏制的食品,例如常見的熏肉、咸魚、咸肉都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當進入我們的胃中進行消化時會轉換成強致癌的物質。這些食品在制作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加入大量的鹽,高濃度的鹽分會破壞胃黏液的保護作用,還會引發胃黏膜潰爛。

油炸食品雖然美味,可是很容易發胖,同時會直接刺激我們的腸胃,經常食用還有致癌的風險。

熏制的香腸味道棒,但對胃黏膜的傷害很大,進食過度還會導致胃病的發生。
在吃油炸食物前吃一些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先吃一些再吃油炸食品,會產生飽腹感,自然而然能少吃一些。
如果油炸、熏制食品吃得較多,我們可以喝一些普洱茶或者花果茶,有很好的清理腸道的作用,還能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油膩、脂肪。
多補充黃色食物,調節胃功能不適
在生活中,有一種流傳的說法,黃色食物健脾胃。所謂的黃色食物,顧名思義就是顏色包含黃色和橙色之間的食物,這些食物的共同點是含有黃色營養物質——胡蘿卜素。
多吃黃色食物能增強身體活力
黃色食物大都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質,增強免疫力,在預防疾病、防輻射和防止老化方面也有很好的功效。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臟,五臟配合五行。其中,脾胃主運化,屬土。五行中黃色為土,因此,黃色食物攝入后,其營養物質主要集中在脾胃區域。人體的五臟六腑皆仰賴脾胃的滋養,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因此,為了脾胃的健康,我們應該在飲食結構上多攝入黃色食物。
黃色食物可以健脾,增強胃腸功能,促進消化,恢復精力,補充元氣,進而緩解女性荷爾蒙分泌衰弱的癥狀。同時,可以改善記憶力衰退。在這里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黃色食物,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黃色食物對身體的益處。
黃豆:能幫助胃腸恢復動力,是天然植物性的雌性荷爾蒙,可以幫助女性進行荷爾蒙的調整。還能緩解更年期和經期的不良癥狀,更可以預防與荷爾蒙有關的癌癥。推薦食譜:黃豆燉豬腳、番茄燴黃豆等。
南瓜:性溫,味甘,能夠溫體、潤肺、補脾,還能促進食欲,治胃痛,平常手腳冰冷、易疲倦的朋友可多食用。南瓜含有豐厚的營養素,它的淀粉與糖類,容易被人體合成、吸收。推薦食譜:南瓜飯、蜜棗蒸南瓜、南瓜綠豆薏仁粥等。
胡蘿卜:胡蘿卜素含量是瓜類中最高的,胡蘿卜素在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有維護皮膚和黏膜的作用,對治療胃潰瘍、預防感冒相當有效。胡蘿卜還能提高精力,補充元氣,提高代謝能力。推薦食譜:魚香肉絲、胡蘿卜排骨湯、胡蘿卜苦瓜煎蛋等。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腸蠕動,是降低血脂、治療便秘、養顏美容、預防腸癌的最佳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壓作用。推薦食譜:煮玉米、松仁玉米、板栗玉米骨頭湯等。
地瓜:具有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的作用,對脾胃虛弱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地瓜營養豐厚,所含的黏蛋白,能維持人體血管壁的彈性。又含豐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腸道中不被吸收,吸水性好,可預防便秘和某些腸道疾病。推薦食譜:煮地瓜、地瓜銀耳糖水、果仁地瓜球等。

黃豆補脾氣的功效很好,每天一杯豆漿能很好地強健脾胃。

檸檬作為黃色食物的一員,不僅能美白祛斑,還能健脾,可謂是多功效水果。

地瓜富含的黏蛋白對于補脾胃、益氣力有很好的效果。

南瓜有很好的促進食欲的效果,還能補脾益肺。

玉米加速腸道蠕動的效果很棒,能有效地緩解便秘。
還有檸檬、香蕉、橙子、芒果等水果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黃色食物,都有健脾胃的功效。
黃色食物大都有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質,增強免疫力,在預防疾病、防輻射和抗衰老方面也有很好的功效,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再好的東西也不能貪多,適量補充就好。
細嚼慢咽培養出來的好脾胃
很多上班族工作任務大,加班時間多,壓縮了自己吃飯的時間,往往幾分鐘就可以解決一頓飯。這樣的進食方式對脾胃的傷害非常大,吃飯時細嚼慢咽才能養出好脾胃。
食物在嘴里至少經過20次咀嚼,才能被很好地消化,30次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咀嚼食物是在體內加工利用的第一道工序,通過咬碎、研磨,與唾液混合,并經神經-體液途徑使信息傳遞至胃、胰、膽、腸等器官,使消化功能得以全面啟動。

見到大魚大肉如燒雞等食品,很多朋友都會狼吞虎咽,其實越是肉類食物我們更需要慢慢咀嚼。
細嚼慢咽能夠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中的有益成分可以很好地促進消化。唾液是堿性的,咀嚼的時間越充分,分泌的唾液就越多,隨食物進入胃中的堿性物質也就越多,它們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平衡酸堿性,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自身侵害。
有效地咀嚼食物能更好地促進消化
進餐的時候,如果我們很好地咀嚼食物,除了能享受到食物帶給我們的滿足感,還能幫助我們的脾胃進行消化,能夠很好吸收到食物中的營養。
用餐時充分咀嚼,實際上是在做著與開發抗癌藥物相同的工作。吃飯時細嚼30秒能使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的毒性降低。唾液的分泌還能降低亞硝酸化合物對細胞的攻擊,改變細胞突變計劃,對于化學合成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帶來的危害,也有明顯的解除作用。
此外,細嚼慢咽能夠有效減少食物的攝入量,避免過量飲食導致腸道疾病的發生。人只有在饑餓的時候才會進食,而這時恰好是食欲最旺盛的時期,吃飯過快很容易導致一次性進食過多,達到飽腹狀態時還會繼續攝入食物。
在30歲左右,身體中分泌大量腮腺激素的耳下腺開始萎縮。沒有了足夠的腮腺激素,血管和皮膚等組織的彈性和活力就會下降。為保持血管和皮膚的彈性和活力,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咀嚼。咀嚼可以刺激耳下腺,保持腮腺激素的分泌。
細嚼能促進面部的肌肉活動,使局部血液循環質量提高,肌膚代謝活躍,面色紅潤。充分咀嚼還能刺激腮腺,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調節體內糖的代謝,降低血糖數值,預防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療。
吃飯不單單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飲食文化。在進餐的時候,細嚼慢咽感受食物帶給我們的饋贈,通過牙齒和牙齦咀嚼而產生快感,才是大自然對我們真正的恩賜。
傷脾傷胃的飯后運動
很多女性愛美,為了預防脂肪沉積、身材發胖,喜歡在飯后立刻進行運動。還有很多老年朋友為了鍛煉身體,往往在飯后會出家門遛彎或者遛狗,其實飯后立刻散步或者運動很不好,不僅傷胃更傷脾。

進餐后,我們最好在室內靜坐休息30分鐘或以上,再進行其他運動,飯后立即運動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飯后馬上進行運動,會給腸胃帶來機械性刺激,有非常多的危害:
首先,降低胃腸的消化能力,易造成消化不良。在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脾胃需要大量的血液和能量來輔助完成這項工作,我們的身體會調配大量的血液到胃部進行支援。飯后立即運動,會使大量的血液分散到四肢,胃腸的血流量就會減少,降低胃腸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長此以往,會引發胃功能紊亂、胃脹、胃痛等慢性胃病。
其次,飯后立即參加劇烈運動,容易引起腹痛和不適感。儲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為運動發生顫動,牽拉固定胃的韌帶會變得松弛,容易導致胃下垂。
不僅飯后不要立即運動,激烈運動后最好也不要即刻進餐:
首先,運動后進餐會抑制消化,加重胃腸器官的負擔。在劇烈運動時,神經系統中管理肌肉活動的中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會加強對消化系統的抑制性影響。運動時,全身的血液也重新進行了分配,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都大大減少。如果訓練后急忙吃東西,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誘發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
其次,運動后馬上就餐,易造成食欲不振。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這也可以使胃腸道的蠕動減弱,而在運動后此種狀態不能立即改變,要休息一定的時間后才能恢復正常,所以在激烈運動后不能馬上進食。如果激烈運動后立即吃飯,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癥狀。
飯后不宜馬上進行運動
飯后如果不休息,馬上運動除了會影響消化,還會引起胃脹、胃痛等,長久以往會直接導致胃病的產生。如果怕胖,可以在飯后30分鐘進行小幅度的運動。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進餐后大腦供血量會暫時減少,因而精神會不集中,發生昏昏欲睡的現象,患有冠心病老年朋友此時運動容易產生頭昏、眩暈的癥狀。飯后最好靜坐為宜,以休息為主,多聊些開心的話題,既保持良好的心情,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在飯后休息至少30分鐘后再進行運動是比較合適的,既鍛煉了身體,也不會對脾胃造成傷害。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開展,但是,劇烈運動還是要避免的。特別是進食了很多難以消化的高蛋白與高脂肪的食物,這頓飯后就不要劇烈運動了。
合理的時間飲水對脾胃大有影響
不久之前網上的一個帖子被廣泛傳播,說是大家每天要喝夠8杯水,這樣不僅會美白、滋潤皮膚,還能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毒素。
水在人體中是溶劑、清潔劑、潤滑劑,又是冷卻劑、緩沖劑。因為水的存在,營養輸送、食物消化、體溫調節、廢物排泄等人體生命過程才得以順利進行。實際上,喝水也是有大講究的,不是什么人都適合每天喝8杯水,也不是什么時間喝水都能正確發揮水的功效。
喝水有最佳時段,選對了喝水的時段,可以事半功倍發揮水的效用,還能促進我們身體各器官更加和諧地運作,特別是和消化息息相關的脾胃。
第一,早上7點鐘最適合喝第一杯水,這杯水可以幫助我們沖淡體內的毒素,最主要的是可以起到洗滌腸胃的作用。第一杯水之后很多人會產生便意,潤腸作用非常顯著。
第二,早上9點鐘第二杯水,很多人正好趕到辦公室開始工作的時間,這杯水可以幫你補充路上消耗的水分,確保你的體內不缺水。
第三,11點的時候已經接近午飯時間,在午餐前喝一杯水可滋潤腸道。
第四,午飯之后12點左右可以喝杯水幫助消化。
第五,15點,喝一杯茶或者咖啡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集中精神工作。
根據自身體質補充水分
補充足夠的水分對我們的身體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不能因此就隨意在任何時間都喝水,對于氣虛的朋友來說也不適合每天喝太多的水。按照合理的時間,結合自身狀況補充水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第六,晚上下班之后到家可以再喝一杯水,這杯水在晚飯之前可以增加飽腹感。
需要注意的是飯后馬上飲水會稀釋胃液,使胃中的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了小腸,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飯后喝汽水對身體就更為不宜了,汽水產生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內壓,導致急性胃擴張。
另外,喝水最好喝燒開的水,水中含有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會被蒸發掉,同時又能保持水中對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生水中的氯可以和殘留的有機物質相互作用,增加患糖尿病和直腸癌的概率。
氣虛、陽虛體質的朋友并不適合喝大量的水。過量飲水或者一次性喝大量的水都會導致胃脹,有時還會有惡心等不良反應。
不注意防寒保暖,會導致胃部衰弱
很多女生為了追求時尚,喜歡穿露臍裝、超短裙,寒冷的天氣里也只愛穿單衣,看似美麗動人,但這樣做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不僅容易感冒、傷風,還會讓脾胃受涼。
注意胃的保暖
我們的身體總是最先感到外部的冷暖變化,但其實我們的胃也是非常怕冷的器官。天氣變冷或者身體受寒胃會很快做出反應,要隨時注意胃部的保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胃是非常敏感和怕寒的器官。脾胃一旦受寒,會使腸胃的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胃脹疼痛、嘔吐。特別是一些老胃病患者,一旦胃部著涼,就極易導致舊病復發,輕則胃痛、胃痙攣,重則會引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天氣變化也會打破胃腸蠕動的規律,天氣變冷后,人體的毛細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減慢,胃部因為有著分布密集的血管容易受到影響。比如春季氣溫變化大,要注意隨時增添衣物,而到了秋冬季節,晝夜溫差比較大,這時候要格外注意養胃,有胃病的朋友也容易在此時復發。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第一,適時增添衣服。日常戴個護肚能讓胃部更加暖和。
第二,夜寢應關好門窗,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三,晚上可以用熱水袋或溫熱貼敷貼臍部,之后做腹部按摩保健操,具有溫陽散寒作用。

愛美是女性的天性,為了保持苗條身材很多女性朋友都只會考慮衣服樣式的美卻忽略了保暖效果,這對脾胃的傷害很大。
飲食上關于胃部的保暖我們也有很多方式:
第一,可以多進食一些溫性食物,適當喝點熱湯。
第二,不要吃生涼食物,可以適量喝點低度白酒,但不能過度飲用。
第三,少吃辛辣、油炸、煙熏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的食物。
第四,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物,清淡的、不油膩的、軟一點的食物是優先選擇。
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增強胃部活力
我們的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非常大,單靠三頓飯很難滿足,單調的飲食結構往往會造成營養失衡。除了進食水果、牛奶以外最好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以此來面對繁重的工作、污染的環境。
維生素A能降低胃病得病率
維生素A 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發育,不僅如此,維生素A還會降低胃癌的發病概率。維生素C具有可以阻止胃癌致病的因子。
維生素A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維生素,也是我們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維生素A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發育,還會降低胃癌的發病概率。
維生素A包含有維生素A1和A2,通常說的維生素A是指維生素A1,維生素A1多可以從動物內臟中獲得補充。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食用動物的肝臟等,例如豬肝、胡蘿卜、雞蛋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來增強自己的脾胃抵抗力。
維生素C具有可以阻止胃癌致病因子,但常常吸煙,或者果蔬攝取少都會影響我們自身對維生素C的吸收。我們需要多補充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獼猴桃、橘子、菜花、苦瓜等。
我們要食用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盡量避免采用服藥補充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補充維生素C要按照生理劑量服用,如果過量口服則會出現反酸、胃部不適、惡心嘔吐,以致引發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炎癥、潰瘍等藥源性疾病。
奧美拉唑、胃舒平等治療胃病的藥物,會影響維生素C的吸收。因此胃潰瘍患者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C。
大多數胃藥是中和胃酸的,因此呈堿性的比較多,維生素C是酸性的,兩者如果同時服用會相互影響,使維生素C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如果胃病患者服用維生素C,最好和服用胃藥的時間間隔兩個小時以上。
掌握喝酒小訣竅才能擁有好脾胃
過度酗酒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很多酗酒的朋友脾胃都不好。即使很多朋友不酗酒,只是經常喝些酒,胃部也常常會有各種問題。
很多朋友喝酒后會出現胃脹、胸部疼痛等癥狀,這就是消化系統被侵蝕引起的反應。如果這時還不加以注意,那么對胃部的損害會越來越嚴重。
人們飲酒后,乙醇會首先在胃內儲留,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直接接觸。正常的胃黏膜表層上皮細胞和胃小凹清晰可見,分布均勻。飲酒后,酒精能導致黏液變薄,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微血管內皮損傷、栓塞,從而引起胃黏膜糜爛或潰瘍的形成。當我們過量飲酒后,胃黏膜還會出現充血性片狀紅斑,糜爛和炎性滲出。
適當地喝些酒對身體損害并不大,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喝酒要有節制:
首先,喝酒時,我們應該注意要一口一口地品,而不是一口就干或者豪飲。
適度喝酒才有益身體
關于喝酒對身體有沒有傷害的問題爭論了很久。其實,適當地飲酒對大部分朋友來說對身體是有益的。喝酒最重要的是掌握度,有節制才健康。
其次,飲酒一定要適度,少飲有益,多飲有害,不要因為身邊的人勸酒就超出自身限度地多喝,要針對自身情況定奪。
再次,飲酒時,溫飲較為適宜,這樣對脾胃的傷害更小。飲酒時我們可以根據適當的環境選擇適宜的溫度。
最后,我們要注意的是飲酒的時間最好選擇在15~17點,空腹、睡前都最好不要飲酒。
喝酒前我們可以多補充一些食物,對身體很有好處:
第一,喝酒前我們可以適當吃一些豆制品或者新鮮蔬菜,要避免在飲酒時吃咸魚、香腸或者臘肉這些食品,臘熏食品容易與酒精發生反應,容易傷肝、誘發癌癥。
第二,最好在喝酒前喝一杯牛奶,加入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能夠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
第三,我們也可以適量飲些淡鹽水或補液鹽,對于稀釋酒精很有好處。

葡萄酒是酒類飲品中更適合多數人的選擇,度數不會很高,對身體傷害小,但葡萄酒的飲用也要注意適度,不要過量。
酒后盡量不要飲茶,否則,會使腎臟受到損傷,從而降低腎臟功能。過多飲茶,也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飲酒后我們可以選擇吃些甜點或者水果解酒。甜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加快分解代謝,甜點心也有類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