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彭玉麟:平生最薄封侯愿,愿與梅花過一生
- 人間至美是清秋
- 黛珂先生
- 1529字
- 2020-12-22 08:42:17
咸豐三年的一個冬日,雪花紛飛,萬物蕭瑟。當曾國藩走進這間破舊的茅草屋時,眼中所見,唯有上千卷梅花而已。
此時的彭玉麟已經三十八歲。對于這個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時又是海軍統帥、兵部尚書的癡情畫家來講,大家并不陌生。他平生所畫梅圖達萬卷以上,以至于如曾國藩這樣的亞圣在見到后也要大吃一驚。他多番打聽才知道,原來那些凄美的墨梅圖背后,還有一個更加凄美的愛情故事。
話說彭玉麟自小在外婆家長大。外婆為人心善,有次見到一個被拐賣的丫頭,便詢問她家中可有親人健在?小丫頭搖搖頭,雙眼中泛巴著淚水。沒錯,這又是一個賣身葬親的!
外婆憐惜地買下了這個丫頭。因見她聰慧伶俐,不忍心當丫鬟使,于是收為養女。并給她取了個名字,叫梅。
一說起“梅”,我立馬就想到了《家》中的梅表姐。梅表姐是一個有著黛玉般才情又深情的人,然而結局卻是那樣惹人心疼。那么玉麟呢?小玉麟家里的這個“梅”是他的姨媽,兩人隔著輩分,玉麟喚她梅姨,或者梅姑。
梅姑與玉麟同歲,兩人一起快樂地成長,擁有了這世上最純真最親切的依戀。如果這兩人都是男人,那便是韓愈與十二郎的故事了。可是偏偏梅是女孩兒,而玉麟又是一個深情重情之人。所以他們之間的故事,就和巴金小說中寫的那樣了。
少女情竇初開之際,難免對身邊的男子產生敏感。梅姑自覺在兩小無猜中喜歡上了玉麟。而玉麟呢,在察覺梅姑的一些羞澀情態后,勇敢地發出表白。兩人像平日那樣相同又不同地依靠在一起,宣布著初戀的開始。
緊接著東窗事發。玉麟的外婆很快就察覺到了。借著探病的緣由,將玉麟送回湖南老家。從此兩人徹底走上了分別之路。幾年后,玉麟在家人施壓下結婚,而梅姑,也被草草地嫁了出去。兩年后抑郁而終。
這個劇情幾乎同梅表姐的愛情一模一樣。覺新因為頂不住家庭的壓力,最終與梅表姐分手;而彭玉麟在多年以后才知道,原來外婆之所以反對兩人在一起,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八字不合!多么荒誕的說辭啊!可是,偏偏就是這種聽起來既好笑又無理的說法,白白葬送了一段曠世情緣。
當曾國藩得知這段曠世之戀后,內心久久不能平復。他請出彭玉麟訓練水師,引兵上陣,取得了節節勝利。最終朝廷要獎掖功臣,但是彭玉麟既不要高官厚祿,也不要美人榮耀。他只想靜靜地守著山野,與梅花做伴,看時光流逝。在平淡的歲月里,他寫下了這首感懷詩:
少小相親意氣投,芳蹤喜共渭陽留。
劇憐窗下廝磨慣,難忘燈前笑語柔。
生許相依原有愿,死期入夢竟無由。
斗笠嶺上冬青樹,一道土墻萬古愁。
這首詩淺白入畫,讀者心中卻如負千斤橄欖。少小相親,意氣相投,自然是說玉麟與梅姑的情投意合,不生罅隙。至于“渭陽”二字,則是借用了一個典故,出自于《詩經?秦風》。《渭陽》篇中說:“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所以隨著時間的衍化,“渭陽”二字指的便是外甥和舅舅之間的深厚情義了。
玉麟用“渭陽”二字,是想表明自己與梅姑之間在俗人眼中的“姨甥”名分。誰說外甥就不能取姨媽了?楊過不也娶了自己的姑姑嗎?!玉麟所處的時間點,離西學東漸還早一些。所以他自然是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了。此外,他想吐露的心語就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乃是當年與梅姑在一起的歲月。時至今日,逝去的不僅是青春,還有心底那唯一的愛。
而說到耳鬢廝磨,“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就更加令人難忘了。白天玩累了,晚上還可以一同說說笑笑。他們的愛情,比李白筆下的“長干之戀”要美上十倍。可是結果呢,要比那痛苦百倍!說好的生許相依,誰料是天人永隔。連夢也不曾做上一個。這種感受,恐怕只有那個“魂魄不曾來入夢”的唐明皇能夠體會了。
最后,彭玉麟將梅姑和外婆的墳一同安葬在斗笠嶺上。冬天,他植下的松樹長青翠綠,可是又有誰能夠明白,那土墻之外人的凄涼與哀傷呢?這個癡情百年的奇男子,終究用他的深情與執著,令后世讀者一次次感動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