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營銷:新流量時代品牌打造與運營方法論
- 薛斌鵬
- 1884字
- 2021-01-07 18:28:52
頭部策略:打造品牌影響力的第一原則
互聯網時代是少數頭部品牌與眾多長尾品牌的時代,各個領域關注度較高的品牌都是賽道中的前幾名。顯然,頭部品牌會獲得更多的關注,有更大的影響力。
頭部效應決定影響力的潛力
每次“雙十一”過后,各大品牌都會宣稱自己獲得了第一,如全網銷量第一、全網交易額第一等,每個品牌都在高調地宣傳著自己的“第一”。為什么各大品牌要費盡心思地爭第一呢?因為人們總是更容易對“第一”印象深刻,如第一次戀愛、第一份工作等。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頭部效應。
1969年7月20日,有個叫奧爾德林的人做了一件大事。很多人都會疑惑這件大事是什么。但如果說起另一個與奧爾德林一樣做了這件大事的人,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他就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為什么人們只能記住阿姆斯特朗卻記不住奧爾德林呢,這是因為奧爾德林是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因為人們對第一名的偏愛,奧爾德林才一直寂寂無名。
在一個體系內,頭部品牌可以吸引消費者40%的注意力,而第二名只能吸引20%的注意力,第三名則是7%~10%,其余的所有品牌需要一起共享剩余的30%。
所以,每個品牌都要搶著當第一,因為這會讓它們獲得更多的觀注與曝光度,也將為其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收益。有了收益,品牌就可以投入資源,鞏固第一的位置,從區(qū)域市場第一,做到局部市場第一,再做到全局市場第一,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使品牌更強大。
如何成為頭部品牌,擴大影響力
毫無疑問,成為第一將會為品牌帶來更多的便利。那么,品牌如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做到一枝獨秀呢?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 聚焦,在細分市場中做到第一
新品牌在進入市場時還很弱小,很難與頭部品牌競爭。因此,經營者這時要把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先在細分領域做到第一。
談到咖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星巴克。但有一個連鎖咖啡品牌,一經出現,就火爆全美國,大有趕超星巴克的趨勢,它就是藍瓶子咖啡(Blue Bottle Cafe)。藍瓶子咖啡的創(chuàng)始人對咖啡有著極致的熱愛,他不喜歡經過深度烘焙再加上各式糖漿的普通咖啡。所以,他決定開一間為極致咖啡愛好者提供精品手沖咖啡的店。在手沖咖啡領域,藍瓶子咖啡迅速占領了年輕人市場,成為領域內最具吸引力的咖啡品牌。就連頭部品牌星巴克也模仿藍瓶子咖啡,在菜單中加入了手沖咖啡。
藍瓶子咖啡正是通過在細分市場做到第一,擁有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價值。
? 首創(chuàng),在新的戰(zhàn)場里成為第一
如果某個市場尚無人開發(fā),那么第一個進入該市場的品牌就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市場競爭最忌諱在競爭對手的主戰(zhàn)場上與其PK。如果品牌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第一,那就成為另一個領域的第一,甚至,品牌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領域成為第一。
例如,娃哈哈曾想開發(fā)一款新產品,但調查后發(fā)現,牛奶領域的第一名是伊利,果汁領域的第一名是美汁源,很多飲品都已經有了各自的頭部品牌。于是娃哈哈把牛奶和果汁進行了搭配,推出一款新產品——營養(yǎng)快線,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如果娃哈哈去挑戰(zhàn)伊利、美汁源研發(fā)牛奶或果汁,很可能處于劣勢,但娃哈哈跳出了競爭對手的戰(zhàn)場,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領域,輕松成為了第一名。
? 錯位,在競爭對手的對立面成為第一
錯位競爭是指不與競爭對手硬碰硬,不攻擊對方的長處,而是找競爭對手的軟肋,用自己的長處攻擊對方的短處。
例如,麥當勞、肯德基曾占領了中國大半的快餐市場,真功夫沒有在西式快餐上與其競爭,而是選擇主打中式快餐,輕松在競爭對手的對立面成為了第一名。許多人不喜歡麥當勞、肯德基的油炸食品,于是真功夫就主打營養(yǎng)健康,搭配它的經典的廣告語:“營養(yǎng)還是蒸的好。”
因此,品牌切忌讓頭部品牌“牽著鼻子走”,按它們的規(guī)則經營永遠不可能超越它們。品牌要試著找出頭部品牌的劣勢,去挑戰(zhàn)它們,創(chuàng)造它們無法復制的價值。
? 借勢,借助第一名的力量
在讀書的時候,老師除了會關注第一名,還經常關注跟第一名走得近的同學。同樣地,如果品牌暫時無法成為第一名,那么可以借助第一名的影響力,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例如,一個新興的香水品牌想將目標用戶定位在中高收入人群,要怎么做呢?品牌可以借助其他行業(yè)第一名的影響力,如名牌包等。對此,品牌的廣告語可以是:只有某品牌的香水,才值得放進你的LV包。因為LV已經是人們心中的頂級品牌了,所以當人們看到這句廣告語時就會想:是什么香水可以和LV包搭配?這樣一來就成功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
很多公司在網頁上標注的合作機構,都會有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國內知名企業(yè)的身影,這就是它們在借助第一名的力量。當瀏覽到這家企業(yè)的網頁時,人們會想:這家企業(yè)居然和這么多大牌企業(yè)合作過,實力一定不差,進而就會多關注這家企業(yè)。因此,品牌可以通過“傍大款”的方式,巧妙借助第一名的影響力快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