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六十六:兩隔

2016.2.7

臘月二十九

除夕

韓伊陌一個人在家忙活了一上午,一個人將飯煮好,將一盤炒土豆絲,一碗水煮蘿卜,一碗排骨燉土豆,端上桌。

又擺了碗筷,這時候在院子邊點了香蠟和紙錢,給奶奶燒去,奶奶去世的時候沒有進家門,所以要點在屋子外面,這樣奶奶才能收到紙錢,這是奶奶在世的時候,和她講故事,說到的,如今,她卻要給奶奶燒紙錢。

點好了三根香,韓伊陌跪在地上,并對著火堆虔誠的磕了三個頭。

等紙錢燒完了,韓伊陌收拾了碗筷,便朝著韓奚越家走,上午她做飯的時候,本來想把剩下的排骨留著給韓明理叔叔帶去,又想到,昨天,韓奚越送了蘋果來,就不打算把排骨帶去。

其實,她也舍不得,畢竟韓奚越家不差這點排骨,可是她需要。

而那條鄰居家阿姨送的鱸魚,至今還在水缸中安然無恙,她始終舍不得將它吃掉,就養在缸里,至少還有一條魚陪著她跨年。

韓伊陌出門,一路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她到韓奚越家時,差點沒找錯小區門。

下午三點,越西火車站,韓奚越家。

韓伊陌和韓奚越一人端了一道菜從廚房出來,兩人便坐在餐桌上,韓明理的最后一道菜:年年有余上桌了。

三人圍坐在桌上,韓明理給兩個孩子到了牛奶,自己則是開了一瓶白酒。

雖然是過年,但是韓伊陌明顯感覺氣氛不怎么好,想著難得來韓明理叔叔家吃飯,如果她也一言不發,似乎不好,于是舉起自己的杯子,以牛奶帶酒,要敬韓明理。

“叔叔,謝謝你做了一桌子好吃的,還讓我來你們家過年,辛苦了。”

韓明理晃了神,連忙使了個眼色,讓韓奚越舉杯,三人略微碰杯,韓伊陌就喝了一口,誰知韓明理叔叔都一飲而盡。

韓伊陌嘿嘿笑了兩聲,韓明理說,“伊陌,你難得來家里一趟吃飯,別客氣,想吃什么盡管吃,今天叔叔開心,很久沒有像這樣一家人一起飯了。”

韓伊陌夾了一塊糖醋排骨,放在碗里,說,“叔叔,我自己知道的,你好好吃飯,不用管我。”

韓明理附和了,韓伊陌吃得很飽,韓奚越只是偶爾夾了一點菜,好像都把好吃的留給韓伊陌吃。

韓伊陌想著,昨天叫韓奚越去找她,他一會就到了,讓他請玩游戲,他立馬答應了,連今天吃飯都不和她搶菜了,這是過年了,韓奚越又長了一歲,知道讓著妹妹了?

韓明理叔叔也是,一桌子的菜,只吃了幾口,倒是一起白酒,已經快喝完了。

韓伊陌再餓,也不能裝作沒發覺這樣的異常,一個人也吃不下去了,連忙說,“叔叔,你吃菜啊。”

“好,叔叔知道的,我給你爸爸到一杯酒。”

韓伊陌一聽他說起自己的爸爸,便說了她上次去探望爸爸,“我前幾天去看他了,就是有點感冒,精神還是挺好的,等開學之前,我再去看他。”

一直埋頭吃飯的韓奚越突然抬起頭看著韓伊陌,韓明理便給韓奚越夾了一塊肉,“奚越,趕緊吃飯。”又給韓伊陌夾了一塊肉,“來,伊陌,多吃點。”

韓伊陌看著碗里的肉,心中又難過,也不知道爸爸吃飯了沒有,感冒好了沒有。

韓伊陌見韓明理和韓奚越兩人都因爸爸在監獄而難過,忍著悲傷安慰道,“所以我們要好好生活,等著爸爸和我們團聚,大家都會越來越好的。”

韓奚越一直未說話,突然開口,“韓伊陌,你…”

“奚越,你給伊陌添飯,只知道一個人吃。”韓明理語氣有點生氣。

韓奚越不說話了,起身要給韓伊陌加飯,韓伊陌如果吃得下,就不會推辭,不過她是真的吃不下了。

便拒絕,“我吃飽了,叔叔,韓奚越你多吃點,不用管我。”

韓奚越沒說話,又坐下來,夾了一片魚肚白。

吃得差不多了,韓明理將最后一點白酒倒進杯子,舉起酒杯發言,“來,伊陌、奚越,我們爺三喝一杯,祝你們明年高考金榜題名。”

韓伊陌、韓奚越同時舉杯,三人將杯中之飲一飲而盡。

韓奚越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韓伊陌卻面無表情,苦笑一秒,放下了杯子。

“叔叔,韓奚越,我吃好了,你們慢慢吃。”

“多吃點,伊陌,得吃飽。”韓明理又勸到。

韓伊陌擺擺手,表示吃不下了,一個人去客廳沙發上坐著。

韓明理明顯有點醉意,便沒再說什么。

吃過飯,韓奚越和韓伊陌兩人收了餐桌,韓明理不勝酒力,回房間躺下了。

韓伊陌和韓奚越兩人坐在沙發上,已經是傍晚七點了,韓奚越欲言又止,韓伊陌看他今天確實有點反常。

也不明白為何,看了看手機,溫如遇依舊沒有發消息給她,心想,“溫如遇回家,應該和父母一家團聚,很開心,現在可能吃過飯了,他在做什么呢?”

韓伊陌站起身,對韓奚越說,“韓奚越,我得回家了,你等下給你爸爸到點溫水去,我走啦。”

韓奚越想說什么,最后還是說了一個好,起身送韓伊陌下樓。

越溪火車站,路邊的樹枝上,張燈結彩,一串一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五顏六色的,十分熱鬧。

韓伊陌拉了拉頭上的帽子,呵出一口氣,對著站在身邊的韓奚越說,“你快回去吧,外面挺冷的,我回家了。”

韓奚越目光放在了她頭上的帽子上,搓了搓手,說,“韓伊陌,你明年要好好學習呀,你真的應該努力了,我們…我…我相信你,再見!”

說完,轉身離去,夜光下,韓奚越高大挺拔的背影漸漸模糊,除夕夜的河風把他的頭發吹得亂七八糟。

韓伊陌回到家,用手搓了搓凍得冰涼的耳朵。

把院子邊的紙灰掃了倒在坎下的土里,看了看手機,八點多了,依舊沒有溫如遇的消息。

阿遇哥哥,你是不是真的忘記我了,你現在在干嘛,有沒有吃飯,你一定很開心吧。

韓伊陌記得,爸爸和她說,除夕夜是不能睡覺的,要守田坎,長大了,她知道這叫做守歲。

不過,十八年來,她沒有哪一年守歲成功,盡管山谷里一夜到天亮,都是鞭炮聲不斷,她也睡得像只豬,紋絲不動。

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掃了一遍,尤其是奶奶和爸爸的房間,她都很認真的打掃,連一只墻角的蜘蛛都不放過,通通趕出房間。

收拾完衛生,已經是深夜十一點了,韓伊陌把掃帚藏好,開始找衣服,準備換上迎接新年。

這些事都是奶奶在世的時候,她要做的,如今她一個人,還是得把家里收拾好,把自己收拾好。

十一點半,韓伊陌洗了澡,換好了衣服,又從柜子里拿出她十五塊買的回力膠鞋換上。

把換下來的衣服鞋子收好。

一個人真的不知道還可以做什么,看了看書桌上的小王子,小白兔。

她拿起小兔子,十分調皮的蹭了蹭她的臉。

“小可愛新年快樂,我的小王子,新年快樂。”

十二點,韓伊陌看著中央電視臺聯歡晚會,望著窗外,一陣又一陣的沖天火光。

沒有人和她看漫天煙花。

小時候,她也放煙花,和韓奚越。

有一年除夕,她在家和爸爸,奶奶一起吃過飯,爸爸給了她一個紅包,奶奶也給了她一個紅包。

她拿著為數不多的紅包錢,跑到火車站旁邊的超市,買了一只小小的煙花,帶著回家,晚上,韓奚越來找她,給了她幾只煙花棒。

因為韓奚越買的煙花棒要貴一點,她特別開心,韓奚越就告訴她說,這是仙女棒,只有小仙女才能點燃的,于是她和韓奚越一起放煙花,煙花被點亮,她一點也不害怕,拿著一端,把手伸得老長,圍著院子跳個不停。

但是她沒有把煙花放完,留了一只。

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晚上,她和奶奶坐在院子里,城市里點亮了夜空的煙花,絢麗無邊,響徹天際。

那時候她還沒有離開過越溪小鎮,那些美麗的煙花點綴著遙遠的世界,可是煙花易冷,璀璨若星河,最后還是無聲的熄滅了。

她好像從小就很悲傷。

看著奶奶坐在躺椅上,她突然有了一個很開心的想法,韓奚越不是說小仙女可以點燃煙花棒嘛,在她眼中,奶奶也是小仙女,于是她把珍藏的煙花拿給了奶奶,還讓她點燃了煙花。

奶奶拿著煙花,樂呵呵的,夜光下,透過點點亮光,她看見了奶奶慈祥的笑容,雖然牙齒也沒了幾顆。

她歡呼的拍起了小手,“奶奶果然是小仙女,奶奶果然是小仙女。”

奶奶聽了,笑得很燦爛,奶奶曾經也是一個清新脫俗的小仙女。

遙遠世界的夜空還在發光,她眼前的世界卻漆黑一片,突然,她看到了黑暗中,有一片火光,明亮如星。

那是村子里的小孩,拿著鞭炮在田埂上歡呼奔跑。黑夜里,此起彼伏的閃閃熒光,她記住了第一次見到如此美的冬夜。

漫天絢麗的火光,漸漸的熄滅,最后剩下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黑,她感受了這個過程。她就不再買煙花了。

但是她依然喜歡抬頭仰望,盛大的夜空,所有的美麗,她一雙眼睛就能全部裝下。

那是她一個人的感嘆。

奶奶與世長辭,獨留青冢向黃昏。

她應該也會仰望,這卻是她一個人的寂寞。

煙花璀璨奪目,雖然最后成為毫無生機的灰燼,成為塵埃,消散在空氣,灑落在大地,可她活著的時候,就是人生巔峰,轟轟烈烈,然后高傲的決然離世,一生絕美。

這就是人們喜歡它的理由。

但是她卻要無望的活著,平平凡凡,沒有盼頭。

人生苦短,人們卻貪念凡塵。

二零一六年正月初一

新年到了,窗外開始了新的世界,可是韓伊陌突然感覺心里無比空洞。

關上窗戶,關上她的孤獨和絕望。突然拿著她的日記本寫了一段話:

可不可以讓我在這個世界消失,沒有任何人想起,沒有任何人知道。

如果后來的生活那么絕望,怕是寧可不要從前漫長的時光里有過任何的美好,不知道這世界上什么是希望。

我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美好卻永遠和我沒有關系,無論多么的努力想要過好生活,哪怕平淡的生活,都總是不能。

如果有人對我說,你怎么不去死,我一定會覺得開心。活著比死了更痛苦,可是我卻不能死。

悲傷的絕望的無助的難過的痛心的淚流滿面的我的世界,我再也不會快樂了,沒有希望的永遠永遠也不會有陽光的。

記住這種感覺嗎?只知道哭泣,除了哭泣真的無能為力,什么都不對,我到底該怎么辦。

記住這種感覺,我曾經深深的恐慌。

韓伊陌,新年快樂。

舉國同慶的喜慶時刻,她躺在床上,關了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诸暨市| 兰坪| 江北区| 荔浦县| 手游| 罗田县| 同江市| 微博| 绥芬河市| 重庆市| 六安市| 响水县| 玉树县| 辛集市| 巫溪县| 敦化市| 津市市| 噶尔县| 廊坊市| 太白县| 苏州市| 桃江县| 铜梁县| 大理市| 侯马市| 龙门县| 平原县| 黄骅市| 长宁县| 衡阳县| 张家港市| 托里县| 青田县| 屯门区| 兰考县| 石渠县| 忻州市| 黄石市| 黔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