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漁家禁忌

漁區民眾因長期與大海打交道,既從大海中索取生活的來源,又深受風浪的危害,故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由對大海的敬畏而派生出許多禁忌。他們崇信龍王、媽祖、水神,祈盼神靈的佑護,消災避禍,魚蝦豐收,不敢有半點造次不恭的行為,主要表現在語言、行為等諸多方面。

語言禁忌

漁家人無論在家中還是在船上,很講究說話,若犯忌,輕則遭白眼,重則驅逐下船甚至挨頓暴揍。所以新上船者,老船工要教授“會聽話”“會說話”。

漁家人最忌諱的字有“翻”“沉”“破”“住”“離”“散”“例”“火”等。不僅對這些字眼兒忌諱,同音同聲的詞匯也在禁忌之列。船家最忌“翻”字,故凡是與“翻”字相關或能引起聯想的字眼都一律禁忌。如船帆布稱為“抹布”;鍋蓋因有翻扣的意思,稱之“捂氣”。遇有需說“翻”字時,則用“轉”字或“滑”字代替。如把桌子翻過來,要說“轉過來”;船上烙餅需要翻個兒,要叫“滑一唱”;曬衣服翻個兒要叫“滑一場”。為忌“沉”字,盛飯的“盛”改為“添”,“盛飯”稱“添飯”。船老板忌姓“陳”,若姓陳則稱為“東老板”。為忌“破”字,船上使用的碗盤多為木制或鋁制、白鋼制,忌用陶、瓷餐具。為忌“離”字,稱“梨”為“圓果”。為忌“散”字,稱“雨傘”為“豎斗”。為忌“倒”字,稱“倒水”為“清水”,稱“倒桅”為“眠桅”。為忌“火”字,禁在船頭上小便,因小便味騷,而“騷”與“燒”音近,故避之。除此之外,像“沒有”“洗”“虎”“猴”“鬼”等不吉或兇厄之字詞亦在禁忌之列。

船上舉止禁忌

船上用餐時,飯碗、盆不許口朝下放置,忌翻;筷子不能架在碗口上,忌擱淺;帽子摘下后要口朝上放,不可翻扣在那里。煎魚時忌翻面,吃魚時忌翻個兒。船上不能耷拉腿,因耷拉腿象征船要向下沉。船上不許吹口哨,俗信吹口哨能招來鯨和颶風的襲擊。舵手凳上忌坐兩人,因為好馬不備雙鞍,舵手位置專凳專用,坐兩人不吉。

造船“頭不頂?!?甲板“腳不踩槐”

漁家造船對木材的選料非常講究,主要采用紅松為材料,也采用硬雜木做船的骨架。但無論怎樣,船頭絕不用桑木,甲板不用槐木,因“?!薄皢省蓖?,“槐”“壞”諧音,不吉利。這種傳統至今漁家仍信守不變。

行船禁忌

舊時船家視船頭為一船的圣地,尊崇有加,一般不允許閑雜人等踏上船頭,特別忌諱成年女人走上船頭,本船人員若腳不洗凈也忌踏上船頭。還忌七男一女共乘一船出海。七男一女共乘一船類似“八仙過?!?,恐惹惱了龍王而造成船翻人亡。

船家在海上航行,常有海鳥降落在桅桿上歇腳,船工視鳥為朋友,不僅不驚擾,還喂給食物,海鳥也通此理,落船后亦不懼怕,人鳥相安無事。漁家人謹遵“只捕海里游的,不打天上飛的”的行規。無論何人,上了船就不得打海鳥。據說海鳥曾救過迷航人的命,故千百年來,那些跨海飛行的海鳥,因受傷或風向因素影響精疲力竭時,往往尋找航行中的船舶歇腳,而再次起飛時一定奔向大陸方向,船家若迷航,則可根據海鳥飛行的方向找到返港的航線。

漁家或船家行船還有一條嚴苛的規矩,即不得帶長蟲(蛇)行船。漁船、貨船出海之前,船老大總是要檢查一下是否有人帶了長蟲。如果有人把長蟲帶上船,不但會被趕下船,遇到性格暴烈的船老大,還會遭到一頓狠揍。漁家人俗信,如果長蟲過了海就會化為惡龍,載蛇過海的船舶便會首先受到殘害,故船家不允許帶長蟲乘船。

舊時旅順龍河碼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古交市| 白山市| 白沙| 克山县| 兰考县| 清远市| 永济市| 乡宁县| 莫力| 静宁县| 雷波县| 铜山县| 青铜峡市| 芒康县| 楚雄市| 德阳市| 鹰潭市| 南投县| 铜鼓县| 札达县| 普兰店市| 汤原县| 高州市| 江达县| 玛沁县| 辽宁省| 上饶市| 平顶山市| 瓮安县| 绥德县| 乌兰察布市| 宜宾市| 青河县| 新河县| 仙居县| 项城市| 巴里| 深圳市| 黄石市|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