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2章 定官制(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官制(二)

夏國的中央官制大部分都抄襲明朝,但地方官制卻與明朝不同。

在華夏歷史上,各朝各代地方官制各有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郡縣制,漢朝時期的郡國并行制,唐朝的唐道,宋朝的宋路,元朝的行省,明清的督撫。

不過,各朝地方官制雖有不同,但總體上基本也都是從秦朝的郡縣制演變而來的。

考慮夏國眼下所統治的地域和人口數量還很有限,所以在夏國的地方暫設郡縣兩級。

郡置郡守府,設郡守、郡尉、郡監。

郡守,正四品官職,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掌全郡政務,直接受中央政府節制;郡尉,從四品官職,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郡監,從四品官職,掌監察工作。

郡以下設縣,縣內置縣府衙門,縣設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縣長。

縣令和縣長為一縣之首,正七品官職,掌全縣政務,受郡守節制。縣令下設縣尉、縣丞,皆為從七品官職。縣尉,掌全縣軍事和治安;縣丞,為縣令或縣長的助手,掌全縣司法。

而在縣以下,地方上還設有鎮、村兩級,鎮政府和村政府為行政機構,鎮長為一鎮之首,正九品官職,村正為一村之首,不入品。

在鎮政府機構的人員設置上,其配置大致與縣府衙門相同,只是人員數量上大為縮減,品階上也僅有數人入品。

在村政機構上,除特殊地區外,一般僅設置村正和干員數人,其職能除與鎮政府權職能大體相同外,還有組織百姓生產的任務。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統計,剛剛建立的夏國治下的土地已達4萬5千平方公里,下轄人口73萬余人。

對于這些土地和人口,經過一番討論之后,最終決定將整座東洛島劃分為京畿地區和三郡之地。

京畿地區就是以夏都為中心,將原有的夏縣、東川鎮和新降的岳家鎮、長崗鎮、林鄉鎮、三元鎮、上林鎮、樂里鎮全部劃分在一起,合并成為夏都京畿。

在京畿,除位于夏都的中央行政機構之外,還另設京畿縣府衙門,至縣令一名。

三郡則是分別是龍川郡、燕郡和洛原郡。

龍川郡,以南原縣為治所,下轄南浦縣、南原縣、北原縣三縣。

燕郡,以薊縣為治所,下轄原高開道所統治的懷戎縣、薊縣、九門縣三縣。

洛原郡,以盛京為治所,下轄原滿清所統治的整個東部草原。

在京畿和三郡里,京畿地區的人口數量最多,達25萬之眾,洛原郡的地域則是最廣。

中央和地方的官制確定以后,人員封賞和官職任命也就順勢定了下來。

不過,由于手中可用官員的數量限制,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由大量官職空缺著。

對此,趙安是準備在夏國征伐擴張的同時選拔人才補充的。

在中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一職由王猛出任。

這一任命雖大出眾人的意料,但卻也沒人出聲反對。

畢竟,在平定東部草原和勸進趙安稱王的一系列的事宜中,王猛的才干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再加上,王猛在歷史上所創出的偌大功績和名聲,眾文武對他就任丞相一職還是服氣的。

在六部,考慮到六部尚書皆是正二品的大員,對他們的任命事關夏國的穩定和發展,若是匆忙任命一能力不足之人,容易壞事。

為此,六部尚書之中,僅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有了明確的人選,其余二部皆為空缺,暫由侍郎主持工作。

其中,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由陳群兼任,負責總管夏國的官員選拔和考核,以及對外事宜,兵部尚書由賀拔允出任,刑部尚書由張子麟出任。

張子麟是在趙安領兵東征期間由陳群提拔起來的,在這數月時間里協助陳群共理國政,立下了很大功勞。

而趙安在打聽了一番其經歷后,也知道自己手下又多了一名能臣。

張子麟字符瑞,號恒山,河北真定府藁城縣人,是明朝成化二十年甲辰科同進士。

張子麟任河南汝寧知府期間,執法公正、賦稅均平,勸農興教,政績卓著,吏部推其治行,謂全國第一。任山西參政期間,澤潞等郡饑荒,他開倉賑濟百姓,使數萬災民得救。任職湖廣期間,巡撫荊南,正遇災荒,他奏請朝廷,放糧賑濟,又使40萬災民得救。任河南布政司時,一些官僚權責,仗勢胡作非為,他嚴加懲治,地方安寧。

他也是在出任河南布政司期間來到群雄大陸的,期間差點就死在了王薄治下的牢獄之中。

趙安擊敗王薄后,張子麟才得以脫身,經由招賢館推薦出仕,最后為陳群所看重,將其召至中樞。

歷史上,張子麟最后累官至刑部尚書,被稱為“一代刑名之祖”,任命他為刑部尚書剛好適合。

剩余三部中,賈思勰出任戶部左侍郎,馬鈞出任工部左侍郎。

賈思勰是華夏歷史上杰出的農學家,馬鈞是華夏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兩人都是專精型的技術人才,但卻不是杰出的管理型組織人才。

以賈思勰和馬鈞的才干,讓他們專注于一件事情,他們肯定能做的很讓人放心,但若是讓他們統掌一部卻是有些勉強。

而且,將他們的時間花費在管理一部上,也屬于一種用人不當的浪費。

在六部,除了這些尚書、侍郎等大員外,王猛和陳群所商議的名單中還任命了員外、郎中、主事等各級官吏上百人,將他們分配到各部。

除六部之外,設置在中樞的都察院都御史和大理寺大理卿也都暫時空缺,都察院由左僉都御史袁方暫管,大理寺由左少卿周云興暫管。

袁方是明朝永樂年間的三甲進士,為人剛直,周云興則是最早跟隨趙安的老人。

這兩人的才干雖是算不得突出,但在文臣匱乏的夏國也只得先用著了。

地方上,三郡郡守分別為龍川郡守駱弘義,燕郡郡守李九齡,洛原郡郡守張帆。

在三人中,駱弘義是唐高宗時期的進士,李九齡則是唐末進士,來到群雄大陸之前都曾在地方上做過官,后在華夏軍中曾分別任北原縣和南浦縣任縣長一職。

張帆則是來自明代,在歷史上雖未留名,但卻能力突出,頗重實干,極受陳群器重。

自郡守以下,各地方的其他官員任命趙安則原封不動地同意了陳群等人的建言。

畢竟,東征期間,治下一眾官員的表現全都記錄在案,他們的官職都是與他們所做的貢獻所匹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闻喜县| 顺平县| 高平市| 苍溪县| 裕民县| 象州县| 松潘县| 永善县| 泾阳县| 五峰| 阿拉善右旗| 台中市| 旬阳县| 安塞县| 夏津县| 富川| 遂溪县| 林口县| 东源县| 景东| 砀山县| 彩票| 徐汇区| 靖州| 武安市| 美姑县| 密云县| 襄樊市| 醴陵市| 蓝田县| 论坛| 濮阳县| 林甸县| 黄平县| 台前县| 苗栗县| 邹城市| 新平| 湖州市|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