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7章 返回夏都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返回夏都

二月的剩下將近二十天時間,趙安一行就在乘船中渡過了。

隨著東部草原各大勢力的先后投降,華夏軍正式完成了對東落島的徹底統一。

一路上,為了打發無聊的航船時間,趙安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船艙里與王猛商討華夏軍接下來的舉措中渡過。

兩人商討的內容涉及了關于華夏軍發展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大部分時間都是王猛在詳細述說,趙安則是結合著自己后世在網絡上了解的內容不時查漏補缺,相互之間的感覺都是大受啟發。

而經過這一番的長時間商討,對于華夏軍接下來的發展,趙安的心底終于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

三月二日,碧藍的天空下,錦帆營的船隊終于出現在樂里鎮數百米之外的龍川江面上。

進入春季以后,東洛島的氣溫快速回暖,此時樂里鎮城外的大片良田里成片的麥子已經冒出綠芽。

樂里鎮北門外,剛剛修建不久的寬闊土道上,一支氣勢凜冽的大軍已經分散列陣于道路兩旁,從城門一直延伸到了岸邊渡口位置。

在大軍陣列的兩旁,數千聞訊而來的樂里鎮百姓也是聚集在一起。

長達400多米的渡口岸板上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木材都成色很新,明顯是剛剛擴建不久。

渡口岸板上,以陳群為首的數十名文臣武將在數十名將士的護衛下翹首立于岸邊。

遠遠的,陳群等人已經可以看見水師艦隊的前方旗艦上,趙安的身影已經出現在艦首甲板上。

“是主公!”

“主公回來啦!”

看到趙安的身影,岸邊的人群頓時激動起來,不少人都歡呼出聲。

人群中央,面容明顯清瘦了幾分的陳群臉上也是隱現激動之色。

此時距離趙安親自領兵出征已有4月之久。

作為華夏軍的最高統治者,趙安的離開固然讓陳群等留守之人身上壓力倍增,但其所創下的赫赫戰功也讓眾人振奮不已。

半月前,當阿濟格敗亡,東部草原已經徹底平定的消息傳回夏都時,所有人都在翹首盼望著趙安的歸來。

這一刻,無數人都在贊嘆著趙安當初的果決和英明。

要知道,當初滿清之主阿濟格領兵西征燕王高開道的消息傳來之時,華夏軍中不少人都是不贊成與五鎮組成聯軍出兵抗擊的。

唯獨趙安一眼看準了形勢,他不僅力排眾議堅決下令出兵,還早早就在暗中定下了由俞大猷領兵正面抗擊和自己親自領兵走海路繞后攻擊滿清后方腹地的計策。

這一戰下來,華夏軍所取得的戰果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不僅消滅了強大的滿清阿濟格勢力,還順帶著將五鎮勢力和燕王高開道勢力也都吞并了,一舉完成了對東洛島的統一。

這一進程取得的時間,比起陳群等人的預料起碼早了半年。

可以說,這一戰所取得的輝煌戰果讓得趙安在華夏軍中的民望瞬間達到了頂點。

兩日前,接到趙安即將抵達的消息,陳群這才會帶著夏都的一眾高層趕來迎接。

一刻鐘后,船隊緩緩向著渡口靠攏。

為首的旗艦率先???,登岸的甲板放下,趙安帶著王猛出現在船頭。

“臣等拜見主公!”

看著出現在船頭的趙安,眾人立刻在陳群的帶領下躬身下拜道。

身后,一眾身著鎧甲的士兵也跟著單膝跪拜。

一時間,眾人熱切的高呼聲響徹天際。

遠遠地,圍攏在樂里鎮道路兩旁圍觀的大量百姓也是跟著起哄歡呼。

看著這一幕,趙安也是只覺渾身血氣上涌。

作為一方之主,能得臣民如此擁戴,他豈能不感到興奮。

大丈夫,當如是也!

“屬下恭喜主公,能得如此忠心擁戴之臣民,主公何愁霸業不成也!”

一旁,王猛的臉上也是神光綻放,朝著趙安躬身一禮,高聲賀喜道。

“哈哈,都起來吧!”

趙安聞言放聲爽朗一笑,朝著眾人伸手一扶道,說完當先笑著沿甲板登上渡口。

登上渡口,趙安他們在陳群的簇擁下開始朝著樂里鎮方向而去。

岸邊,錦帆營和內衛的一眾將士也開始快速登岸。

一路朝著樂里鎮方向行去,趙安一邊為陳群等人介紹了一番王猛和高思祥等人。

進入樂里鎮,在海上接連航行了將近二十天的趙安、王猛等人與一眾華夏軍高層在城里短暫歇息了一天才再度啟程返回夏都。

期間,趙安還向陳群詳細地詢問起后方的情況來。

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里,后方華夏軍所統治的四縣之地并未受到戰事的波及,得到了一段極為穩定的發展時間。

首先是在人口增長方面。

按照今年二月的統計資料顯示,由于擁有極為穩定的社會環境,華夏軍所統治的南浦縣、南原縣、北原縣和夏縣四地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吸納了大量的流民,人口激增了將近三成,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22萬人。

根據這些新增流民的登記信息來看,在這新增的5萬人中,其中超過半數都是在戰亂之中從中部的燕地三縣和東部草原地區逃難過來的,還有2萬余人則是從南部無名山脈中主動出來投靠的,最后僅有三四千人是零零散散地從海上逃難而來。

這些從各地逃散而來的流民不僅增加了華夏軍的人口數量,還帶來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特別是從那些海上逃來的流民口中了解到的信息,使得華夏軍對東洛島周邊海域的形勢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行政方面。

對于華夏軍治下原有的四縣之地,在各村鎮的行政機構已經全部搭建起來,大量通過考核的官員被派駐到各地,使得地方上的一應事務漸漸地走上了正軌。

在陳群執掌下的尚書省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和運營也已日趨成熟,下設六曹各司其職,雖人才上還略有短缺,但各項事宜還是能夠安排得井井有條了。

軍事方面。

在血珠的神異作用加持下,留守的長風營、胡騎營、羽林營三營將士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全都成為精銳之兵。

在龍城,搬遷至此的匠作坊在工部的主持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如今已然形成一座擁有完善流水線的鍛造之城,每天都有大量的軍械鎧甲從龍城產出,運往夏都囤積在府庫的精良鎧甲和兵器已足以裝備上萬大軍。

龍城的軍械鎧甲生產效率雖是喜人,但華夏軍的鐵礦儲量卻已經出現了不足的端倪,匠作坊最近一月運作所需的生鐵有很大部分都是從各地收集而來的廢棄裝備熔煉而來。

在海港村水師基地,原有的頂級船塢旁已經再度擴建出兩座中等船塢,每月從這里產出的大小船只能有十多艘。

四個多月的時間里,從海港村船塢生產出來的四層大型福船有五艘,三層樓船十三艘,一二層的中小船只則有近四十艘。

這些生產出來的船只大部分都已被遷移至臨水鎮外的水師基地停泊,以便水師擴編之時使用。

農業方面。

由于島上的氣候溫熱,隨著春季的到來,又一波的春耕熱潮已經在四縣之地掀起。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數萬頭從東部草原搶來的牛馬被運至四縣,百姓開墾田地的效率大大增加。

僅僅一二月的兩個月時間里,在各地官員的組織下,四縣所新開墾的良田土地就高達200多萬畝,算上原有400萬畝良田,總計超過600萬畝。

按照畝產115斤/年計算,這些土地一年總計能夠收獲300萬石糧食,光是這四縣之地所產的糧食就足以養活八九十萬人。

而且,這個數據還在小幅度的增加。

可以說,如今的四縣之地已經發展成為了華夏軍的巨大糧倉。

當然,由于人力的限制,眼下的四縣之地雖是開墾出了大量的良田,但糧食的產出率還達不到畝產115斤/年。

經濟方面。

在這四個月的時時間里,南浦縣、南原縣、北原縣和夏縣四縣已經基本完成了縣鎮道路的連通。

隨著華夏銀莊的成立,大量的綢幣開始在四縣境內發行,極大緩解了境內金銀短缺壓力。

在華夏銀莊推行的各種放貸政策扶持下,不少的民間工業作坊開始興起。

從這些工業作坊中產出的各種物資極大的豐富了百姓的生活,促進了各地的經濟交流和繁榮。

不過,這些民間的作坊數量雖是不斷增加,但由于境內的人力匱乏,這些作坊的規模都不大,所產出的物品數量也不多,僅能勉強供給境內百姓的自足,所帶來的稅收也極為有限。

想要達到趙安和謝晚晴所構想的大規模對外輸出,通過繁榮的商業來豐富國家稅收的程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此,趙安倒也沒有太過急迫和失望。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華夏軍原來的底子就那些,以四縣之地就能夠達到如今的水平,趙安對于陳群、謝晚晴等人的能力已經感到十分滿意了。

眼下,華夏軍已經完成了對東洛島的統一,等到各地徹底完成整合之后,才是華夏軍真正開始蛻變之時。

樂里鎮距離夏都大約一百公里路程,一日休整之后,趙安第二日清晨就帶著大軍啟程,一直到三月四日正午才趕回夏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二手房| 钟山县| 健康| 潞城市| 齐齐哈尔市| 公安县| 虞城县| 安徽省| 河津市| 天台县| 龙海市| 修水县| 宣化县| 商都县| 道孚县| 封开县| 永定县| 涞源县| 德州市| 宝山区| 汾阳市| 岐山县| 新田县| 陇西县| 湘潭市| 四子王旗| 海南省| 色达县| 彭水| 定远县| 岑巩县| 黄冈市| 库伦旗| 吴江市| 南召县| 通许县| 新余市| 门源| 临武县|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