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羅孚先生,原名羅承勛,一九二一年出生于廣西桂林,二〇一四年逝世于香港。一九四一年在桂林加入《大公報》,先后在桂林、重慶、香港三地《大公報》工作。曾任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香港《新晚報》總編輯。他還曾任香港《文匯報》“文藝”周刊主編,創辦了《海光文藝》月刊。以辛文芷、吳令湄、文絲、程雪野、絲韋、柳蘇等筆名,在內地和香港發表了大量的散文、隨筆和文論、詩詞,著有《北京十年》、《燕山詩話》、《南斗文星高》、《香港,香港……》、《西窗小品》、《文苑繽紛》、《香港文叢·絲韋卷》、《繁花時節》和《我重讀香港》等,編有《聶鉗弩詩全編》《葉靈鳳讀書隨筆》和《香港的人和事》。一九八三年,因“將我國重要國家機密提供給外國間諜”而被判刑十年,假釋后在北京居住,一九九三年回香港定居。
羅孚先生的一生,雖歷經坎坷,但也豐富多彩,他是報人、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也是繪畫和書法作品的收藏家和鑒賞家,還是圖書策劃人和出版家。當然,他也是一位黨的統戰工作者。在七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和許多師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里有事業的同儕、文學的知音、患難的舊友和相惜的新知。在北京期間和回香港后,他寫了大量懷念故人的文章,寄托了自己真摯的感情,也飽含著對人物命運和所處時代的感嘆。這些文章散見于內地和香港的報章,多數收集在已經出版的《羅孚文集》等著作中,本書匯編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作為對羅孚先生和他那一代人的紀念。
一九七七年,聶紺弩從監獄回來后,羅孚贈了一首七律給他,詩的尾聯是:“歷史老人應苦笑,繁花時節又憐君?!币院螅钟谩胺被〞r節懷紺弩”作為給《聶紺弩傳》寫的序言的篇名?!胺被〞r節”或許是羅孚先生對那一個時代的人和事的理解,本書就用“繁花時節懷故人”為書名。
二〇一七年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