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石鼓歌》|

《鳳翔八觀》的第一首《石鼓歌》,很值得單獨介紹。先介紹石鼓。這是唐初在鳳翔天興縣境出土的十座鼓形石,上有中國現存最古的刻石文字,每座石上有十首四言詩,但已殘缺不全。發現后長期散棄于野,至唐憲宗元和年間節度使鄭余慶收置入鳳翔孔子廟中,北宋仁宗皇祐年間又補足了亡佚的一座。以后金人徙至燕京,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據近人的考證,斷為春秋時秦國記載國君游獵的刻石;而唐宋人因鼓上“我車既攻,我馬既同”的文字與《小雅·車攻》的起句相同,多附會為西周時的制作。有的說是周成王物,因為《左傳》記載“成有岐陽之蒐”;甚至還有上推到周文王的。但石鼓文用的是大篆,這是宣王時太史籀發明的字體,所以更多人推定為與周宣王有關。宣王是有名的中興之主,這十面石鼓便在前人眼里有了不尋常的意義。

蘇軾之前,韓愈寫過一篇著名的《石鼓歌》,認為石鼓文是宣王留下的“至寶”,推崇備至,論內容則大、小《雅》顯得“褊迫”,論書法則王羲之成了“俗書”。“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詩經》中失載石鼓詩,好比只有星辰而不見日月。元和初年他任國子博士,曾建議移置石鼓于太學,結果未被采納,以致“牧童敲火牛礪角”,日漸埋沒,詩中對石鼓的命運感慨系之。全篇物我交融,句奇語重,被歷代視為韓愈七古的代表作。韓愈之前,韋應物也有《石鼓歌》,主要贊頌石鼓的價值,認為傳世的秦代刻石“持來比此殊懸隔”。韋詩不及韓詩有名,卻也占據了一定的寫作空間。蘇軾要與韓、韋二賢爭勝,非得另辟蹊徑不可。

蘇詩采用了莊言濃彩的大賦作法。全詩六十句,分成了五個小節。

開場只用了四句:“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一起手便是古史筆法。詩人從政伊始便至孔廟以先睹為快,故“文字郁律蛟蛇走”云,既是“今見”的感覺,又實是“舊聞”的印證。短短四句,便顯露出石鼓的古拙而玄妙、莊嚴而飛動的態勢,以及自己快慰而不滿足,因亟欲深究的心情。

第二小節是以下的十八句,先言自己仔細揣摩石鼓文字的苦心孤詣,終于辨認出“我車既攻”等完整的六句,好比“古器縱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斗”。“猶識”有聊以自慰之意,“僅名”又見難以滿足之心。一臠既嘗,于是對鼓上其余的部分更不愿輕易放過:“模糊半已隱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隱云霧,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六句以存、沒、顯、隱的參錯和對比來勾勒形象,句句如言石鼓之可識,句句又實言石鼓之不可識,然而句句中皆有石鼓的“古”“妙”二字在。

從“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起,第三小節用十六句追敘了石鼓的原始。《鴻雁》為《詩經》篇名,古人認為是贊美宣王的,《毛詩序》就有“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的說法。其時太史籀變古文(蝌蚪文為古文之一種)為大篆,詩人特為標舉,表示出宣王時的文德修明;而宣王安內的政績是通過攘外即統一中原而實現的,于是詩中詳述了他的武功:“厭亂人方思圣賢,中興天為生耆耉。東征徐虜闞虓虎,北伏犬戎隨指嗾。象胥(傳言官)雜沓貢狼鹿,方召(方叔、召虎兩位輔臣)聯翩賜圭卣。”這幾句,同石鼓文中“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很容易引起想象間的聯系。但是鼓上“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為何不紀年 石鼓文其實并非“無甲乙”,現存石鼓上有“天子永寧,日維丙申”兩句。坡公可能真是“眾星錯落僅名斗”了。、不留名呢?詩人推定這是宣王“勛勞至大不矜伐”,猶存文王、武王忠厚之風的緣故。韓愈曾說石鼓“辭嚴義密讀難曉”,而東坡卻能從僅掌握的不多線索中生發旨意,說得頭頭是道。

第四小節共十八句,寫石鼓“義不污秦垢”。石鼓從制作到出土之間的歷史是一段空白,詩人嘗試對此作出解釋,認為同經歷秦劫有關。秦始皇“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形勢十分嚴峻。“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掊”,可見它歷劫猶存的不易。石鼓究竟如何避過暴秦的厄難?世無明載。詩人遂聯想到另一“神物”夏禹的九鼎:“傳聞九鼎淪泗上,欲使萬夫沉水取。”《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派了數以千計的人夫到泗水上,“沒水求之,弗得”。那么石鼓不顯于秦,“無乃天工令鬼守”?這里以“傳聞”證未傳未聞,雖以不解解之,但揆度合于情理,并仍關應著全篇所貫串的石鼓“古”“妙”“真”“高”的主旨。

末一小節收束全文,同開場一樣也只四句:“興亡百變物自閑,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壽!”前文極力鋪排石鼓經周之盛、歷秦之衰的“百變”,如今“物自閑”三字便輕輕帶住。前面大量篇幅引著讀者馳神走目于石鼓之中,此處忽又閃出了作者的“細思”,一嘆作結,而余意無窮。

從漢賦中我們常能見到“其上”“其下”“其左”“其右”的面面俱到式的寫法,“其山”則數十個山字偏旁的字眼云集,“其木”更猶如一部植物圖經。蘇軾此詩也借鑒了這種以堆垛來充實形象的鋪陳手法,不同之處在于蘇詩要生動和善變得多。這首詩還有一大特點,即幾乎全篇運用對仗,整飭而毫不呆板。因此,這篇《石鼓歌》足以與韓愈同名的力作相頡頏。清人翁方綱在《石洲詩話》中便說:“蘇詩此歌,魄力雄大,不讓韓公。然至描寫正面處……尤較韓為斟酌動宕。”誠然,蘇軾作此詩時,意中處處有韓、韋詩在,于是爭奇逞勝,有些地方未免雕琢太過,少數對句互文見義,甚而有合掌之嫌。然而,在前人留下的不多余地中又以格律自囿,而能游刃其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可以見出青年時的蘇軾已經具備了大家的功力。


【注釋】

[1] 石鼓文其實并非“無甲乙”,現存石鼓上有“天子永寧,日維丙申”兩句。坡公可能真是“眾星錯落僅名斗”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察隅县| 株洲县| 体育| 曲水县| 阳谷县| 彭水| 桂平市| 屯门区| 镇平县| 安宁市| 六盘水市| 凭祥市| 陈巴尔虎旗| 四子王旗| 德阳市| 乐昌市| 府谷县| 福鼎市| 庆城县| 鄂尔多斯市| 江孜县| 永昌县| 安阳县| 揭西县| 临城县| 广州市| 宾阳县| 夏津县| 醴陵市| 延安市| 镇远县| 富平县| 平度市| 项城市| 兖州市| 东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林甸县| 崇明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