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圣心難違
- 暗掌諸天大黑手
- 貧僧破個小戒
- 3977字
- 2020-12-08 23:07:26
天還沒亮,安公公便早早的起床,與武山他們會合去了。
三人在蝠衛的帶領下,早那些參與早朝的大人們進入皇宮,被蝠衛安排在皇極門附近的一處偏殿中等候。
東方漸漸朦白,朝臣們開始陸續來到皇極門參加早朝。
就在早朝快要開始之際,一位年輕的皇子,在一眾大臣的簇擁下,帶著微笑走來。
“是韓王殿下到了。”
“你們聽說了嗎?韓王扶持的聶偉,昨天破了件大案,力壓武侍郎,目前是應天府尹的最大候選人。”
“聽說了,陛下當初選了四個候選人,王侍郎下獄、武侍郎退出,應天府衙現在只有聶偉和武府丞武山兩位候選人,不過這武山政績平平,基本上是沒有希望的了。”
朝臣們三三兩兩的聚集,竊竊私語。
韓王一系的官員,見韓王到來,紛紛上前打招呼。
韓王一臉笑意,看得出來心情很好,緊跟著韓王的,便是聶偉。
此時的聶偉,腰桿挺直,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一臉春風得意的璀璨笑容,雖穿著捕快服,但是在韓王身后一眾三、四品官員當中,卻是站在最前方,僅次于韓王系的兩位尚書。
看樣子,韓王和聶偉,已經認為應天府尹的位置是穩操勝券的了。
韓王前腳剛坐下,太子后腳便來到了皇極門,像是掐準了點一樣,只比韓王晚到一步。
太子身形有些單薄,鼻尖略尖,雙眼狹長,因為應天府尹之事,臉上雖然帶著笑意,整個人還是給人陰冷的感覺。
來到皇極門,太子從韓王一系掃過,看到人群中的聶偉時,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不過也并沒發作,緩緩的來到自己的位置。
百官按照品級站好,緩步進入大殿。
“皇上駕到……”
在一聲高唱聲中,皇上在高公公和一眾太監宮娥的簇擁下,走進大殿。
所有人紛紛跪下,山呼萬歲。
“眾卿平身。”
皇上坐在龍椅上,威嚴的聲音傳遍大殿。
“謝陛下。”
待眾人站穩,朝會便正式開始,大臣紛紛出列,一件一件的國家政事有條不紊的被解決,朝會逐漸接近尾聲,最后再無人出列。
過來一會兒,見無人出列,吏部尚書緩緩走了出來。
“陛下,今日浴佛法會,一月前定下的應天府尹考核今日便是最后一天。王軒獲罪下獄,武侍郎自動退出。應天府尹之位,只在武府丞武山和大捕頭聶偉之間,望陛下裁定。”
“嗯,朕記得,當初定的是以政績大小為評判標準的,吏部目前決出的結果是什么?”皇上點了點頭,淡淡的問道。
“距吏部統計,目前的二位候選人中,大捕頭聶偉昨日破獲邪教黑蓮佛母京師分壇,而武山目前僅抓了幾個偷盜的慣犯而已,以功績來看,當是聶偉最高。”吏部尚書躬身回答道。
“哦?既然這樣,聶偉可在,朕見一見。”
聶偉就在皇極門外候著,聽到皇上宣見,跟在小太監身后進入大殿。
“臣聶偉扣件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聶偉頭頂地面,跪下行禮。
“抬起來,讓朕看看。”
聶偉微微抬頭,不敢與皇上對視,眼望地面。
“朕且問你,黑蓮佛母教的京師總壇,是你破獲的嗎?”
此話一出,韓王臉上的微笑突然凝固,太子也猛的一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有變故?
“臣……臣,是……是微臣破獲的。”聶偉心中一顫,小腿微顫,硬著頭皮應承道。
“說來正巧,今晨朕剛起來,就接到蝠衛來報。就在昨夜,應天府武府丞武山昨夜突襲了一座倉庫,捉獲了六名犯人,并且搜尋出了整整十箱火藥。
你們知道他們打算用火藥來干嘛?他們準備在浴佛法會現場使用。幸好武山去的及時,再晚一點,火藥就要被他們運走,布置到奉天廣場上了。”
“啪”皇上突然一拍桌子。
“十桶火藥到京半個多月,敵人都把刀架到朕的脖子上了,你們都還不知道。”皇上怒斥道。
帝王一怒,伏尸百萬。群臣紛紛跪下,心中揣測不安。
皇上今天不對勁,已經很久沒有向今日這樣發過怒了。
群臣想著,紛紛低頭,不敢抬頭。
“都起來吧!將人帶進來。”皇上淡淡看了群臣一眼,對高公公說道。
不久后,武山三人被帶入大殿。
“臣武山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安福生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劉進民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武山等人站起,皇上環視下方一圈。
“說回正事,如今兩位愛卿手上都有政績,諸愛卿以為該如何選擇?”皇上再次問道。
只是,群臣不敢貿然回話。
皇上都這態度了,這不明顯是給武山站臺嗎?誰會去觸圣上的霉頭!
韓王微微掃了眼自己一系的下屬,一個個眼神躲閃,不敢與其直視,這種時候,都不敢出頭。
太子在對面冷冷一笑,如今他已經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今日早朝上的詭異氣氛,怕是夠韓王吃一壺的了。
看著韓王有些鐵青的臉色,太子有點幸災樂禍。
最后,韓王實在沒有辦法,將目光看向了吏部尚書。
“哎……”
吏部尚書心中長嘆一聲,沒辦法,只得走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兩人功績不分高低,都保衛了京師安全。”吏部尚書先定下了調子。
“但應天府有節制京師內外江湖之責,府尹還需有強大的武力,才足以震懾江湖宵小。聶偉雖只是大禪寺俗家弟子,但一身禪功盡得覺運大師真傳,內力渾厚,不比一些老牌先天強者差。
反觀武山,據臣所知修的是外功之法,因早年家境貧寒,沒有外藥滋補,傷了根本,雖勉強達到先天,但在先天中實力孱弱,只能算得上最弱的那一批。
故臣以為,以武山之武力,并不足以勝任應天府尹之責。”吏部尚書有理有據,直接沖著武山的短處猛攻。
不愧是意淫官場二十年的狠角色,一出手就找準了問題的關鍵。
龍椅之上,皇上眉頭微皺。
如果是比功績的話,自然是他說了算,即便不夠,蝠衛那還有一樁功績沒說出來呢,但現在吏部尚書提到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硬性要求,簡直就是直接命中了要害。
就在皇上犯愁,思索如何破局之際,突然一道剛猛的氣息突然沖天而起。
“大膽!”高公公一聲大喝,站到了皇上的身前,于此同時六名蝠衛紛紛從暗中出來,將武山團團包圍住。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武山。
“怎么,怎么可能?”聶偉瞪大了雙眼,指著武山。
韓王、吏部尚書,都不可置信的看著武山。
就連皇上和高公公也一臉驚奇的看了過去。
簡直太意外了,武山實力竟然達到了先天高段!
這樣的臣子,能夠及時為朕分憂,好!好!好!
皇上在心中直呼三聲“好”。
“陛下恕罪,臣一時情急,并非有意沖撞陛下,只是想證明尚書大人錯了,微臣最近有了些奇遇,一身暗傷盡數恢復,還因禍得福,有所提升。”武山真氣還在不斷的蓬勃涌出,氣勢不斷攀升。
“愛卿之忠心,朕還是信得過的,朝廷有添一位高段先天,可喜可賀,朕恕你無罪。起來吧。”皇上大笑一聲。
對待武山和對待聶偉的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韓王看著這一切,臉上陰晴不定。
父皇今日舉動反常,明顯更中意武山來當這個應天府尹的,如果再反對的話,是否有必要?
一旦惹怒了父皇,失了圣心,就得不償失了。
此時韓王在權衡利弊,心中其實是有些退卻了的。
聶偉站在大殿,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武山,皇上也不斷在夸獎對方,這讓聶偉有些恐慌了,這是自己這輩子里離應天府尹最近的一次了,一旦失敗,就再沒機會了。
聶偉現在其實挺怕的,但想到可能會與應天府尹失之位之交臂,心中極為不甘,這可是大秦三品命官,真正的封疆大吏啊。
聶偉一咬牙,再次跪了下來。
“啟稟陛下,就在昨天夜里,臣臨時接到屬下報告,發現東城有兩處黑閣秘密據點,就在昨夜凌晨時分,微臣帶領衙兵分別將兩處據點拔掉,只是當時太過匆忙,又是深夜,故沒有上報吏部。
臣實力并不比武山低,望陛下明鑒。”
聶偉近乎是閉著眼說完,頭重重的扣在了皇極殿的地磚上。
見聶偉突然開口,韓王一震,臉色鐵青的看著聶偉。
蠢貨,誰讓你開口了。
混賬家伙,本王要被你害死了。
于此同時,太子也是一臉震驚的看著聶偉,隨即雙目露出狂喜之色。
你應該是本王的人吧!
是嗎?
應該是吧!
太子簡直不知道該說什么話好了。
當看到皇上陰翳的目光盯著韓王時,太子更是興奮的無以復加。
武山也是一臉同情的看著聶偉,不知道這位是真傻還是假傻,皇上這么明朗的態度,他居然還敢違逆皇上的意思,簡直是在自取死路。
皇極殿場面暫時陷入了一陣尷尬的局面。
就在此時,一個小太監從側門進入,將一張小紙條交到了高公公的手中,高公公一看紙條,眉毛一挑,再次意外的看了武山一眼,隨即俯身貼著皇上的耳朵,將前朝叛逆被抓的消息說給了皇上聽。
皇上點了點頭,看向了聶偉。
“愛卿做的不錯,黑閣一直不尊我大秦,屢屢將我朝廷機密之事販賣,愛卿能夠拔出其兩處據點,功績確實不低。”
皇上對他先是一陣認可,聽得聶偉顫抖著的心再次安了下來,轉而面露狂喜。但是,接下來的話,又讓他猶如墜入了寒冰之中。
“不過,就在剛剛朕得到蝠衛來報,企圖用火藥襲擊浴火節的主犯,已經被武山的下屬抓拿落網,正是我朝通緝了十三年都不曾落網的前朝文心郡主。
自此,前朝皇族余孽盡皆伏法。
好!好!好!”
皇上又連道三聲好。
下面的群臣也是振奮。
大秦覆滅大楚,定鼎天下,但還是有一些前朝余孽逃脫,這些余孽手握大量珍寶財富,瘋狂在江湖對朝廷命官下達追殺懸賞。在場凡三品以上官員,只要出過京師的,無一幸免,皆被暗殺過。一直以來,三品官員出京,都人心惶惶。
如今前朝最后一位余孽落網,這個困擾了打擊二十年的煩擾自然消失。
“武山,朕現在命你為應天府尹,即刻上任。另,安福生、劉進民亦有功,安福生調戶部左侍郎,劉進民調戶部右侍郎,原戶部侍郎留中待用,等朕安排。”
“臣謝主隆恩。”
“臣謝主隆恩。”
“臣謝主隆恩。”
三人伏身叩謝,安公公一臉平淡,無喜無悲;武山也還好,昨晚就有了準備;唯獨劉進民,在漕運監造衙門蹉跎多載,最終選擇在方思行身上博一把,這才過去幾天?不但重回吏部,還是右侍郎,激動的劉進民熱淚盈眶,跪的是皇上,心中卻是在感謝方思行。
“好了,浴佛法會也快到時間了,退朝。”皇上大手一揮,起身離開。
目送皇上離開,韓王一臉慘白,早上興致勃勃而來,沒想到僅一個早朝,不但應天府沒有收入囊中,還接連丟掉了戶部兩位侍郎,完全喪失了對戶部的控制。
想著,韓王陰翳的看了聶偉一眼,又深深的看了武山等人一眼,冷哼一聲轉身離開。
太子臉色也不是很好,接連將戶部兩位侍郎給換了,而且都是父皇提拔起來的,又與武山相熟,這是父皇在戶部給自己扎下了兩枚釘子啊。
自此,應天府尹之爭落下帷幕,方思行不但收獲了一個應天府尹的位置,還意外的得到了戶部兩位侍郎的位置,成為了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