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
- 藍馨月
- 1125字
- 2021-10-29 10:24:24
長溪的秋楓

秋風起,從歲月中掠過時,像彈指芳華,心有不舍。
時光荏苒,依清晰記得,跟隨上饒“三清媚”文學會眾多姐妹們第一次采風,是到婺源賦春鎮(zhèn)長溪村看紅楓。我們同坐一輛大巴車,從上饒前往長溪,從黃昏顛到夜深。下車時,突有一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覺。空氣里彌漫的是鄉(xiāng)村的自然味道,還有熟悉的柴火味。當聞到梅干菜紅燒肉的香氣,頓覺饑腸轆轆,像年幼時一樣,放學回到家,就迫不及待想飽餐一頓。
晚飯后,去居民家夜宿途中,越往深巷中走,越發(fā)覺得自己回歸了自然。一路上,嗅到了熟悉卻也久違的氣息,尤其是這里清新的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卻瞬間給人養(yǎng)分,頓覺神清氣爽。
長溪,四面環(huán)山,植被多,在炊煙過后的空氣里,行走在伴有吠聲的深巷中,內心卻和深夜一樣沉寂。盡管夜已深,有的還是三三兩兩結伴去后山散步,仰望星空,探尋五棵千年楓樹的所在地。而我,慵懶在虛室里閑聽窗外的腳步聲,以及他們的歡聲笑語,也想早早地穿越夢的長廊醒來目睹次日清晨美景。
金雞報曉時,此次同行的幾位攝影師,以及精神飽滿的文友們,就開始陸續(xù)登山看日出,賞紅楓。
長溪寧靜古樸,不僅有生活氣息,更有青山綠水。一條溪流,一棵古樹,一架木橋,就足以使我發(fā)呆一半天。靜靜地觀賞眼前遇見的風光,不知不覺時間越來越匆促,我還沒開始上山,便見毛素珍會長帶著數(shù)名隨行者下山,她告訴我:山上五棵楓樹值得一看。
對于美景,我都不愿辜負,時間飛逝得越快,我的腳步真想變得越慢。踏上古驛道,視野越來越開闊,仰望著高大的千年紅楓,在蒼白的天際下顯得格外艷麗如霞,不管是枝頭上的紅葉,還是腳底下的落葉,都以一種靜美的姿態(tài),彰顯出生命的頑強。
秋天,是一個帶著些許愁緒而又美好的季節(jié),總是牽絆著過去與未來,仿佛匯聚著一個人所有的感想,生命的輪回,人生的況味,記憶深處的歡愁。每每秋風吹動,思緒如隨風飄舞的秋葉,跟秋風相逢后,安靜落幕。
在長溪,有楓葉的地方,步步是景,處處入畫。落葉如落花,用另一種方式展示生命,回歸自然。
既然來了,我也想登高望遠,獨自加快腳步,喘著氣一股勁地往山頂上奔去。映入眼簾的又如陶淵明的詩意生活:“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S形的村落一覽無遺。一棵棵楓樹似慈眉善目的老人堅守在寧靜的家園,安謐在黛瓦白墻中,錯落在山間田畔處。我想,無論是朝霞還是夕陽,無論是薄霧還是輕云,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秋楓,或動或靜,皆別有韻味。
這個極具魅力的季節(jié),當陽光透射進來,內心的歡喜,在這一刻染上了顏色。看著已經成熟的紅楓,我遺忘了誰?思念了誰?我不去思量。
只是離開此地,也曾遐想過:撐著一把油紙傘,手捧一本書,書中夾著一片楓葉,悠然寂靜地走在深巷中,突然身后有位儒雅的男士手中拿著一片楓葉追喊著我:“姑娘,你書中的楓葉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