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
- 藍馨月
- 1525字
- 2021-10-29 10:24:31
篁嶺,美在鄉(xiāng)愁

在中國,有一個徽州。
在婺源,有一個篁嶺。
在篁嶺,有抹不去的徽韻。
來過篁嶺的人,反復再來,或者留下,不是因為其他地方?jīng)]有風景,不是停留在悠長的天街和蜿蜒的小巷迷失了方向,更不是沉迷于安逸的恬淡生活不再有追求……而是這里的黛瓦、粉壁、馬頭墻恍若隔世的桃源,這里的玉米、辣椒、油菜花喚醒了記憶中的鄉(xiāng)愁。
篁嶺是一個古村落,村里有過很多變化,比如一座座房屋幾近坍塌,然后又一座座拔地而起。一戶戶人家逐漸搬遷走,然后又逐漸搬遷回。這座經(jīng)歷過風雨的村落在婺源的大地上如一幅瑰麗的寫意畫徐徐展開。黑白輝映的墻體與馬頭墻,就像永不過時的黑白照,經(jīng)得住歲月的流光飛舞。
世間很多的美好都會隨著似水流年成為過眼云煙,而炊煙升起的美有一種讓人過目不忘的力量。有炊煙的地方就有人家,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生活氣息,有生活氣息的地方就能觸摸到鄉(xiāng)愁。在篁嶺,有柴米油鹽,也有詩和遠方。來這里的攝影師,他們會悄悄捕捉下圍著鍋灶蒸清明粿、做豆腐腦的阿姨,也會記錄下雨天的天街上,撐著一把傘為快要凋零的菊花遮雨的小女孩,亦會悄悄拍下在陽光下切南瓜片和辣椒的曬秋大媽。
行走在篁嶺,走過的每一條小巷,看過的每一面墻,數(shù)過的每一片瓦,都讓人熟悉又親切。踏著青石板小路,呼吸著新鮮空氣,推開一扇嘎吱作響的木門,就像是回到了家!
春天的篁嶺,有一種難以抗拒的美,哪怕只是一瞥眼,也讓人無法忘卻。在梯田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熱烈奔放地盛開成花海,便像是和千千萬萬的游人在春天里來一場約會。
夏天的篁嶺,時間像一根橡皮繩一樣被拉長,空氣里彌漫著花草樹木的清香。你可以伴著寧靜的時光看清晨的朝霞與黃昏的夕陽,可以漫步鄉(xiāng)間小路游覽二十四節(jié)氣文化長廊,也可以在紅豆杉林聽蟲鳥啾唧的伴奏,或梯田里蛙聲大合唱。
秋天的篁嶺,是一種魂牽夢繞的牽掛,猶如父母盼游子,癡女望情郎。村中那幾棵上千年的紅楓樹,不知讓多少人心心念念。等它披上紅裝時,就像心中等候多時的故友或知己。如果,一定要給篁嶺的秋天加上顏色,那便是辣椒的紅,菊花的黃,腌蘿卜條的白……因篁嶺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山中濕潤的空氣,村民便利用木棍做支架,撐曬四季作物,這是村里獨特的“曬秋景觀”,從古到今,年年如此。
冬天的篁嶺,鋪滿了落雪。白雪與曬秋相映而成,令人驚艷。每每臨近春節(jié),村里的民俗味也越來越濃,僅一個祭“犭回神”百豬宴,就讓整個古村沸騰。“犭回”是百獸之王,是婺源山越族人信仰的神。每年春天都要舉行敬“犭回”神祭祀大禮,祈求平安、豐收。同時,在秋收農閑之后,舉行百豬祭,場面神圣又熱鬧非凡。
篁嶺,可以說一步一景,春夏秋冬皆秀麗宜人。走在天街上,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斑駁的墻上爬滿長長的藤葉,路旁的垃圾桶是曾經(jīng)見過的木水桶,裝滿辣椒的曬匾是用竹篾編成的,木結構的房屋散發(fā)著經(jīng)久不息的木香。走著走著,你也會禁不住奔向正對著天街長巷掛滿了紅柿的柿子樹,你好奇地喃喃自語,走上前去一探真假。
朋友,你有沒有去過篁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心中住了一個人,她去了以后就被深深地迷戀住了,被那里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景色吸引住了。她毫無保留地對我說,她喜歡黑的瓦,白的墻,喜歡錯落有致的馬頭墻;喜歡房前的大樹,田園里的花;喜歡村落的古色古香;喜歡屋頂裊裊升起的炊煙,山中起起伏伏的云霧;喜歡藍藍的天空和潔白的云朵。她還喜歡雕花門窗和閣樓庭院;喜歡天井投下的光或落下的雨;喜歡古樸又熱鬧的天街小巷;喜歡夜里的燈盞像天上數(shù)不清的星星;喜歡啾啾的鳥語和蟬鳴;喜歡色彩鮮艷的曬秋時節(jié);喜歡行走在篁嶺的每一個勤勞善良的人……
她說,喜歡的還有很多,像鄉(xiāng)愁一樣,銘刻在心里。
是的,篁嶺很美,美在鄉(xiāng)愁。美在墻上的留白與泛黃的記憶;美在油菜花與徽派建筑的完美融合;美在童話般的曬秋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