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
- 藍馨月
- 1657字
- 2021-10-29 10:24:30
田埂上的香樟樹

篁嶺梯田中有一棵大樹,它孤單的扎根在那里像守候一個人,有時覺得它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不懼風雨;有時又覺得它像一個癡心絕對的女人,默默守候,也不知它在那里守候了多少年?
這棵樹,每次看見它,我比它還沉默,暗地里想:為什么它能耐住寂寞?它是在守護身邊的一花一草,還是在安靜的修行?我帶著各種遐想與思緒,時不時地觀望它,便對它產生一種敬佩之心。
停留在篁嶺的恬靜時光里,我把那棵樹安放在心里,風若不動就不起漣漪,風若是動了,樹葉就會呼嘯,開始掙扎,樹害怕離開土壤,就像我害怕有一天會離開篁嶺。
2015年9月29日這天,我在寫作營收集、整理、編輯、校對8期篁嶺報至臨近黃昏,恰遇篁嶺酒店的御管家蘇婷下班,我們不謀而合地決心去看梯田中那棵堅守寂寞又長得好看的樹。
我們朝著那棵樹的方向走了一段,路越來越窄,然后又返回來到五顯廟咨詢看守廟的汪爺爺。汪爺爺重復問道:“你們是要去看梯田那棵孤零零的樹嗎?”我們向他確定后,汪爺爺說:“挺遠的,來回一個多小時,這會有些晚了!”我們說不要緊,道過謝,想著汪爺爺口中的“孤零零”,朝他指引的路,也就是之前那段路再繼續前行。
這條小路開端部分在林蔭中,我們一邊用手遮擋頭部,怕頭頂上長滿刺的板栗掉下來扎到頭,一邊又小心翼翼地盯著腳下雨后溜滑的石板路,盡管我們都踉蹌了好幾次,還是快樂的向前進,也顧不上鄉間小路上的泥水弄臟新鞋子。途中,讓我感動的是,路是往下延伸的,蘇婷挎著單反相機走在前,還不斷提醒我小心摔跤,且說如果摔了有她在前面擋著。
當走到窄窄的田埂上,坳垤的梯田間,我跨步走到前,蘇婷又說讓她走在前,這時我不再聽她的了,因為我剛從她的身上學到了無私。當我在走上坡路的時候,我跨上更高一層臺階時,我也想回頭拉她一把,就像她在我走下坡的時候保護我一樣。喜歡與蘇婷結伴,不單是因為我們是老鄉,也不僅是因為她溫柔漂亮,更多的是覺得她聰明簡單。她聰明,是她懂人情世故,她簡單,是她不會去算計別人,她就像田野風光,清新自然。
我們搖晃著身子,如履薄冰似地走在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草田間,心中隱約會擔心踩到青蛇和白蛇。這段路除了農耕的人,幾乎沒有人走,我們也說不清要證實什么?但我們都有一個目的,到達那棵樹的位置。
當登上一層又一層梯田時,我們發現腳下有一種金黃色的小花,然后我向花延伸的右前方看過去,突然禁不住歡呼道:“哇,好美!”緊接著,蘇婷也激動不已地“哇”的一聲:“太美了!”此時的心情,只有我們知道,這種心情就像你去跋山涉水看望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已經點燃柴火讓炊煙升起,帶著一條搖著尾巴的狗在家門前歡迎你,而在你看見那個人之前先看見他家的炊煙。是的,似這樣的安排,在看見那棵樹之前,它先讓我們看見了它身前一種又一種不同色彩的花田,黃的驚艷,白的純凈,那是它給我們的驚喜。在驚喜之余,不得不相信,選擇的角度與方向不一樣,發現的事物與美好就不一樣。
伴著清風拂花走到了那棵樹面前才后知后覺,所謂“孤零零”的那棵樹其實是兩棵樹。它們根相依,枝葉相交,如此相親相愛,我被再次感動。曾幾何時,用距離、視覺、感觀去看它的世界,以為自己很懂它的靜默,像懂自己一樣。結果走近去了解,才發現它的世界是那么的幸福,幸福到我開始羨慕,也替它們感到幸福,甚至覺得自己的出現打擾了它們的世界。
時隔不久,我向村子里的一位村民講起那兩棵樹,便向他咨詢那是兩棵什么樹時。他回答說:“那是香樟樹。”且強調說:“那不是兩棵樹,它就是一棵樹”。我向他認真地反駁道:“是兩棵樹,它們中間隔著一米左右的距離,不可能是一棵樹。”對方見我不相信,更加堅定不移的解釋道:“我們這里的樟樹,種的時候就會把它的兩根樹枝分開了種,長大后看著像兩棵樹,實際它還是一棵樹,你不相信,你可以到它的田埂下看,兩棵樹的根部是在一起的。”
當得知田埂上的兩棵樹依然是一棵樹時,我突然像回到最初,對那棵樹肅然起敬,它獨自生長在廣闊的梯田中,扎根在田埂邊,被它數百年的安靜與內心的強大所感動。雖然那棵樹是孤獨的,沒有同伴,也很少有人經過,但它卻活在了別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