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法正:一個被遺忘的軍事家

就是在同一時期,歷史也有驚人的相似。

在三國時代,曹操帳下有軍事家郭嘉,足智多謀,隨曹操東征西討,戰無不勝。而在劉備的蜀漢集團,也有一個軍事家,叫法正。

郭嘉幫曹操統一了北方,法正助劉備平定西蜀。

郭奉孝勸曹操北征烏丸,大勝,掃除北方威脅;法正建議劉備北取漢中,大勝,建立了蜀漢北部屏障。

更有意思的是,曹操與郭嘉,劉備與法正,都是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其親密程度可見一斑,也說明兩人在各自集團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是,天妒英才,一個只活了38歲,一個剛剛45歲就病死了。其實在東漢,能活到這個歲數,也算善終了。然而,對于曹劉來說,打擊之大,幾乎關于其身家性命。

郭嘉死后不久,曹操連吃敗仗,退兵時長嘆:“如果郭嘉還在,我也不會敗到這個田地。”法正死后,劉備也大敗,諸葛亮悲痛地說:“如果法正還活著,就能制止主公,讓他不要東征;就算東征,也不會輸的這么慘敗。”

那么,法正究竟是什么人呢?

法正字孝直,右扶風郡郿人(今陜西省眉縣東北),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并沒用重用法正,很久之后才讓法正當了個新都縣令,之后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

法正性格孤傲,言語偏激,常常得罪同行,因而又被很多官員誹謗。

他的性格究竟有多孤傲,言語究竟多偏激?史書沒有具體記載,但從《三國志》一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端倪。

“十九年,進圍成都,璋蜀郡太守許靖將逾城降,事覺,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誅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許靖當時是蜀郡太守,依他的名望,就算冷眼旁觀,在家里睡大覺,劉備破城之后,也得恭恭敬敬請他出來做官,可這家伙腦殘到爆,居然想偷偷溜出去投降,(一說出不了城門,就想跳城投降)。

劉備盡管是個賣草鞋的,也看不起這種人。

法正卻說:“主公,許靖這人,年老無才,還沒有節操,在我看來,有名無實而已,但是那些讀書人就是很景仰他。主公你剛剛開創大業,你如果連他都不用,天下士人恐怕會認為你薄待讀書人。我的意思呢,希望你能仿效戰國時的燕昭王重用郭隗,以收攏天下士人之心。”

這話很有意思,至少可以反映出法正的性格:非常看不上虛名之輩;是個極其現實的人,雖然許靖是虛名,但物盡其用;對“天下之人”其實頗抱小覷之意,包括諸葛亮在內。

這樣的人,能不開罪同僚嗎?所以,很多人就在劉璋面前說他的不是,劉璋當然不會重用他。

他懷才不遇,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從事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璋為了防止漢中張魯攻擊益州,便派別駕從事張松出使曹操示好,當時曹操勢力如日中天,根本沒把劉璋放在眼里,也就怠慢了張松,于是張松歸來后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采納了張松的意見,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趁機舉薦好友法正。法正見到劉備后,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與張松密謀協規,決定伺機擁戴劉備為主。

對于劉備來講,劉璋請他入蜀,真是天賜良機,劉備當即決定,諸葛亮留鎮荊州,管理內政,親自率領步兵兩萬余人,協同龐統等在法正的帶領下由水路進入西蜀。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假意答應北伐張魯,進軍葭萌。張松因事情敗露被殺,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法正和龐統的輔佐下,向成都進軍。

龐統死后,法正謀劃若定,破雒城,圍成都。在此期間,他給劉璋寫了一封情真意切而又暗含威脅的勸降信。雖然劉璋沒有立即接受,但是雒城被攻破,劉備大軍包圍成都,城中尚有數萬兵將,糧食還可以支持一年,劉璋卻開城投降了,法正的信應當起了一定作用。

劉備既定成都,立即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而這時的諸葛亮呢,被任命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在東漢朝廷官制中,可沒有軍師將軍一說,也就是說,這個軍師將軍是劉備自設立的,本來是文職,卻加個將軍的頭銜。有點像現在的因人設崗,抑或有點類似軍隊文工團那些歌星將軍。

這說明,在當時,法正的地位遠遠高于諸葛亮。

其后,劉備巡視州府縣衙,開疆辟土,都是法正陪著,沒諸葛亮的份兒。諸葛亮呢,也很識時務,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不僅不敢開罪法正,反而違背自己的良心,為法正開脫罪責。

法正也許被壓抑久了,心理有點扭曲;或許他本來就是一個有恩報恩、有怨抱怨的俠客之人。《三國志》說:“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你想想,身為成都市的“市長”,偷偷殺個把人,倒也沒啥,可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殺人,這可不得了。一些官員看不下去了,擔心哪天冷不丁也成了法正劍下冤魂,便請求諸葛亮轉告劉備,加以約束。

諸葛亮無奈,只好寫了《為法正答或問》,說主公狼狽不堪的時候,只因為有法正的輔佐,才像鳥兒一樣翱翔起來,沒有人比得過法正的功績,而且他殺的那些人,都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古代官府“答”或者“問”,就像現在上級機關的批復,那是公文,要下發到各州縣衙門的。

可見,當時法正幾乎就是劉備集團的老二。

最有名的,是漢中之戰。在法正的謀劃下,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217年至219年)三年的漢中拉鋸戰中,法正屢獻奇謀,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不僅奪取了漢中,還擊退曹操親自率領的大軍的進攻,漢中遂成為劉備的北方屏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而這一次,諸葛亮的職務沒有作調整。

次年,法正去世,終年45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謚為翼侯,這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龐統、關羽、張飛死去,劉備都沒有追封謚號,可見,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還有兩件事不得不說。

其一,劉備與曹操在爭奪漢中的一次戰役中,箭矢如雨,劉備不肯后退,沒人勸得動,法正沖過去給他擋箭。劉備大叫:“孝直避箭。”法正說:“您還在這里,我怎能跑?”劉備才說:“那我們一起后退。”

其二,就是前面提到的,諸葛亮聞之夷陵之戰慘敗的報告后悲痛的嘆息。

如果法正再活幾年,基本沒有諸葛亮什么戲。

隨便說一句,法正的爺爺叫法真,最近流行一首《北山北,南山南》的歌,就是他爺爺的典故,只是歌詞與這典故大相徑庭了,也不知作詞者是怎么想的。法真被尊為關西大儒,一生以課徒為業,一直活到八十九歲,他的友人稱贊他可謂“百世之師”。這可不得了,孔子博得“萬世之師”的名號,他僅次于孔子。

更巧的是,劉備被人稱為“玄德公”,而法正的爺爺被人稱為“玄德先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邓州市| 遂昌县| 兰西县| 大宁县| 甘孜县| 张北县| 中山市| 策勒县| 阿尔山市| 浏阳市| 五华县| 惠东县| 广河县| 正安县| 盐边县| 甘谷县| 历史| 泽州县| 延寿县| 易门县| 宾阳县| 天峻县| 尼木县| 孟州市| 平定县| 龙里县| 奉化市| 台湾省| 德保县| 桃园市| 阿拉善盟| 凤冈县| 嘉兴市| 永寿县| 原阳县| 崇信县| 长宁区| 乌兰县| 洪泽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