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唯有真摯最動人

——王立春散文集《跟在身后的小女孩》《小屋》序

最初讀到王立春的散文詩便是她的處女作《黑甜甜》。雖然短短一小篇,卻一下子吸引了我。它活生生地展現了我在童年或下鄉時帶著孩子尋找黑甜甜吃得滿嘴紫黑色、甜潤到心里的那美美的快樂時刻,寫得真實又有童趣。

那是1986年夏季。我從被下放的遼北農村調回了省作家協會,接任《文學少年》雜志主編不足半年,可以說,剛接觸兒童文學。“文化大革命”前,我在遼寧省作家協會編《鴨綠江》文學雜志。之前,即1953年至1955年,我在北京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兩年有余,沒聽過一堂兒童文學課。只是我的同屋是兒童文學作家劉真,常有小讀者來訪,我得到一點兒熏陶。親眼見她的輔導老師趙樹理及她的編輯熱心指導幫助她完成成名作《春大姐》以及《長長流水》等。我知曉了當編輯是要為人做嫁衣的。1958年,老編輯、老作家單復曾發表一篇文章簡述了編輯與黨性的關系。正是這篇文章將一心為人做嫁衣的黨性融入了我的血液。當我走向我不熟悉的兒童文學雜志的編輯崗位,發現了《黑甜甜》這樣出自新人手筆的好作品,便本能地要為她做好嫁衣:不僅要立即給予刊發,還要推它更上一層樓。于是我想到了要推薦給上海的《兒童文學選刊》。那時我還不知道此刊主編周曉大名,只想到待我刊出版后,他們能否及時發現?看法如何?干脆,等《黑甜甜》的清樣一出,我便馬上寄往上海。《兒童文學選刊》很快就予以選載了。遺憾的是,因我行動匆忙,未注明作者地址。選刊的選文后面還注明:請作者告知郵寄地址。轉年,1987年,我又編發了立春的散文《小屋》,這篇作品后來被選入小學六年級教材,也成為她許多年后一本散文集的名字。

不久,我們辦筆會、學習班,便請立春前來參加。這時我才見到這位剛滿20歲,梳著兩條長辮子的小姑娘。她是那樣清秀、活潑、樸實、純真。她談到她的家鄉遼寧西部地區的生活有聲有色,談到她工作的幼兒園充滿激情和愛戀,她掛念著那里的孩子們,懷念她的家鄉。她出生于立春那天,她說父母給她以此取名,希望她永遠向著春天。所以她報考了幼兒師范,愿永遠隨著春天的腳步,和孩子們共同成長。那時我想象不到三十年后的今天,立春會成為榮獲兩次全國大獎的一級作家。但我從她的散文和詩歌作品、純樸真摯的舉止言談、聰慧的眼神、形象思維的格調,探索到了她的未來……我這個做編輯的要以黨性把她推向文學舞臺。

以后,她被調進《文學少年》雜志,她也一心為人做嫁衣,而且得到了從上到下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勵。她不負眾望,刻苦努力,沿著做人的品位在工作、寫作上大大顯示出了一股兒童文學作家特有的學養、真摯和靈氣。

這種真摯和靈氣一直伴隨著她,使她在文學的路上走得風生水起、氣貫神通。也因為這種真摯和靈氣,使得她依傍著兒童文學,心無旁騖地一直往前走。

當然,近幾年她也經歷了生活挫折,難能可貴的是,王立春在大起大落中一直鎮定自若,癡心不變。她知道我寫過前輩女作家草明,便不止一次向我探問草明。她也要像草明那樣,同脆弱告別,做個有個性的剛強女人,堅定自己的追求。

有一段時間,她到鄉村小學深入生活,她為那個大山里的學校建立了村小圖書館,向全國各出版社、作家朋友等募捐到圖書近萬冊,解決了村小零閱讀的狀況。她請到了著名詩人金波先生到她的鄉村小學同孩子們見面,也請我去同孩子們共同活動,我們親切交往,十分愉快。作為沈陽大東區的作家協會主席和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成員,她還帶領各領域人員到那里去,為孩子們捐款、捐書、捐物,為鄉村孩子看世界打開了一條通道。在散文集《小屋》的第四輯里,我們能讀到她用熾烈的情感為那里的孩子寫下的文字。

繼2004年立春以兒童詩集《騎扁馬的扁人》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之后,她又以兒童詩集《夢的門》再次奪得了這一兒童文學領域最高獎項的桂冠。在遼寧,她是繼薛濤之后,又一兩次榮獲此大獎的青年作家,也是遼寧兩次獲此大獎的唯一女作家,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立春在兒童詩領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這條路就是以愛生活、愛孩子,以鄉野俚俗為根基的創作之路。在這條路上,她展開想象的翅膀,揚起潑辣的詩風,運用傳統的、富有童趣的語言開闊了“詩野”,在兒童詩領域形成了一枝獨秀的風格。國內許多評論家都對王立春的兒童詩給予很高評價。然而,她在詩壇大顯身手被眾目所視之時,又用三年時間打磨出了一部長篇兒童小說《蒲河小鎮》,還獲得了遼寧省第十四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今年,該書還上了國家新聞出版署年度百本好書榜。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細讀她的小說,不僅有濃濃的詩意,而且故事講得也好。結構巧妙、人物鮮活。美學家朱光潛說過,“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詩意,是王立春多年練就的長項,她能把自己的長項藏掖在小說中,這濃濃的詩意滲透于字里行間,展現出一個情感充沛、打動兒童心靈的故事,也就是她的真摯和靈犀所在。

今天,當她向我捧出這兩部沉甸甸的兒童散文集時,我感到意外和驚喜。意外的是,她以散文起家,卻在兒童詩和小說贏得諸多榮譽后,又“重操舊業”,這可能是又一種對自己的挑戰和拓展。驚喜的是,她終于能以《黑甜甜》初入文壇時最為見長的兒童散文來展示自己了。當年,我欣喜地抓住這位新人出手不凡的散文處女作時,熱望她能在兒童散文這條路上走下去,一定會走出自己的風景來。可是她另辟了戰場,且戰果輝煌。今天,未料三十年前我的那個夙愿又得以實現。就像一股潛流一直沒有停止汩汩地流淌,有波有浪,濤聲依舊,那就是她“做個有個性的剛強女人”,那就是孩子們的呼喚,文學的力量。

散文、詩歌、小說都是小讀者喜歡的文體。古時,和韻文相對,格律,押韻的文章都可稱為散文。隨著時代前進,今天的散文文體則更加廣泛、豐富,寫人、寫事,敘事、抒情、議論,所觀、所聞、所感,托物言志、見景生情、傳播知識,題材極為廣泛,靈活自由,但形散而神不散。

立春這兩部自傳體兒童散文集,正是“形散而神不散”,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真知實感,對童心的摯愛,對文學的理解和表達。這種既有童趣又抒情的結合體,使王立春進入了一種旁若無人的藝術境地。她用兒童的眼睛觀照這個世界,用散文的筆觸精準地描述著她的觀照。她游刃有余地揮灑著筆墨,把童年、自然、生命盡情地揉捏在一起,寫出一頁頁嶄新的篇章,讓我們既能看到一雙清澈如水的童眸,又能體察到字里行間精釀的文學技藝。這種灑脫,好像更貼合作者的心性。比起凝練的詩歌,散文可能更松綁和縱容了這位詩人,使那些飄揚在情緒中的、閃著金子光亮的微塵,在細膩的表達中綻放出金薔薇的品相。她做到了從心所欲,意到筆隨。可以說,這兩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彌補了王立春兒童詩的缺憾,她拾撿起那些在詩中落了一地的大大小小的遺珠,重新打磨,重新穿綴,重新制作,使其現出另一種光芒,屬于兒童散文好品質的光芒。在《姐妹五重奏》和《小屋》等許多佳作中,我們看見了這種光芒。

王立春在兒童詩里時常露出一些幽默的氣息,這種氣息被她挪到散文里,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詩歌里的幽默只能點到為止,如過于展開,不免流于諧而失于莊,和詩歌的氣質有些不符。她仿佛深諳此道,在詩中克制著。這種克制到了散文里,就無拘無束地抒發了出來。我看過她的一本以東北長白山的動物為主體的散文集,里面這種幽默就無處不在,盡情發揮了。在這兩部集子中,最體現她的這個特質是《小屋》中的第一輯和第三輯。她仿佛拿著獨有的幽默兵器,左挑右戳,把文中那些物事,一一幽幽道破,無所不盡其能。那些苦難和艱辛的成長,也在這種輕輕的調侃中變成了輕松和快樂。《鄉間路上的小鐵梅》和《戲匣子迷》讓我們領略了她這種獨有的幽默。

有位老藝術家說過,“才情功夫,有時不及真摯要緊”。在王立春的散文中,我看到了她的才情功夫,可能是她天生具備的。但在前文評價她的兒童詩和小說時,我都提到她的真摯和靈犀,所說的真摯的情感,也是這兩部散文獨有的。這種真,源于根扎在生活、扎在人民。支撐散文的最重要的架子就是真,真性格、真情感、真文字。她的自傳體散文,就更給了她一個展露真情的舞臺,使她多情的心性和細膩的情愫得以發掘。我們在她童年的成長中看到了許多這樣的深情。在《北風中的馬車》一輯的許多篇章中,我們讀得嗓子發哽。父母親情、童年成長、風沙口、蒙古村小,當它們一個個出現,無不蘸滿了作者的殷殷深情。可以說,立春性情中原本的真摯,在散文中無處不在,像爬滿架子的葛藤和花朵,蓬勃而燦爛。

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童話和小說顯然更健碩,而王立春對散文和詩歌卻有一份偏執的熱愛,可以使她的才情盡情伸展。她要樂此不疲地堅持這樣寫下去。她時常樂陶陶地說,喜歡著寫,才是最快樂的。愿這種來自骨子里的灑脫和快樂,永遠伴隨她的文字,為兒童散文打下一脈自己的江山。就像三十年前我期待她的今天一樣,我期待著她更美好的未來。

趙郁秀

2018年6月26日夜 于沈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枣阳市| 辉南县| 阜南县| 银川市| 荥经县| 屏南县| 繁峙县| 双峰县| 铁岭市| 祁阳县| 区。| 曲周县| 鹤岗市| 张家界市| 巴中市| 剑河县| 疏勒县| 玉田县| 库尔勒市| 桂平市| 天等县| 惠来县| 九龙坡区| 博湖县| 洱源县| 荣昌县| 乐昌市| 九江市| 沾益县| 英吉沙县| 六盘水市| 汝州市| 肥西县| 壶关县| 清镇市| 涟源市| 晋城| 合江县| 阳城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