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白鶴樓上望大遼

  • 風景別處
  • 江洋
  • 2965字
  • 2020-12-09 17:06:30

從前的從前的從前

你就是北方荒漠中的一粒砂石

是白鶴帶來中原大地的雨露

讓你有了生命

于是,你成了風景

登上白鶴樓的六層高臺,縱望遠方,萬木吐春,群峰含黛,芳草鋪氈,蘆花飛舞,藍天白云下我竟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遼!神奇的圣跡山,驚世的遼墓群,儒雅的石經洞,韻致的古楓林,巍巍巴爾虎,清清靈山湖,獾子洞淺灘濕地,葉茂臺千年馬市……夐古之象盡收眼底。

從前這個大遼,只是若隱若現地潛藏在歷史的煙塵里。我小時背誦歷史年代表,只知唐宋元明清,卻不知有遼。或從一些有趣的打仗故事里知道了楊家將、穆桂英、蕭太后。而今登上了白鶴樓,才知道在我們五千多年的歷史中,竟還潛隱著這樣一個從東胡、鮮卑、契丹而發展壯大起來的游牧民族,經歷了二百多年的風雨煙塵,將一個大大的“遼”字印刻在白山黑水,那是中原文化與游牧文化完美結合的一個生命,是中華民族文化典藏中的一塊瑰寶。

遼,取之于水。人類的發展規律是沿河而居,依水而生,人類文明就是河流文明。如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黃河和長江孕育了中華文明。白鶴樓告訴我,此地古稱為魚梁,譯為滿語才稱法庫。魚梁,古人用以攔截水流以捕魚的一道設施,在水流舒緩或轉彎之處,投入土石等物筑成堤壩,經此處設下魚筐、魚網、魚簍,然后可以輕易收獲。可以想見,當年此處的,肯定也是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浮光躍金、漁歌互答,令人心曠神怡之地!

而大遼的興盛就與遼河息息相關。史書上說,大遼起初不叫大遼,改稱大遼前的最后一個名字叫契丹。他們生長在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交匯的地方,那是遼河的源頭。經過多年的生息繁衍,也經過無數次征戰火拼,契丹的英雄耶律阿保機終于統一了八個松散的部落,建立起契丹王國。后來又在他的繼承人耶律德光的領導下,內戰群雄,平息叛亂;外拓疆土,抗衡中原。在與中原的爭斗中,他們以學習和包容的姿態引進了中原文化,而這種包容的姿態又讓所有的文化生發出巨大的生命力。中原文化中先進的生活方式、農耕技術以及語言文字,激活了契丹這塊充滿靈性、充滿生機的沃土。于是粗獷的游牧文化與精致的中原文化相融,孕育出一個新的文化種子,而耶律家族和蕭氏家族,就在這種文化交融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涌現出諸多名垂青史的志士文人,成就了大遼的一代輝煌。就拿繼任耶律阿保機的耶律德光來說,曾經有人說他是篡權爭位的陰謀家——是他打破了年齡順序,和母親聯手擠走了大哥——太子耶律倍,登上了王位。此舉可能為傳統世俗所不容,可是看看耶律德光的一生作為,就不能不由衷感嘆大遼的運氣。耶律德光在任二十年,政通人和,百業振興,也是他毅然將契丹改稱大遼,沿著這條母親河,源源不盡挺進中原,又把中原文化帶回荒漠,整頓稅賦,獎勵耕織,滋潤和哺育了這塊桀驁不馴的土地。在史料中我還發現,耶律德光率先實行的“南北兩面官制”絕對是一個創舉,在國家行政體制中,契丹的官員使用自己的舊制,“老人老辦法”,而新錄用的漢朝官員則以漢制從政為官,“新人新政策”,南北兩方各得其所,甚至可稱為“一國兩制”的雛形!如此看來,耶律德光的搶權奪位,實際上是給大遼帶來了好處的。如果是那位后來被兒子尊為“讓位皇帝”的耶律倍上臺,能否有耶律德光這樣的作為,真未可知。

白鶴樓告訴我,耶律人愛鶴。相傳鶴曾經救過他們,有“射蛇救鶴”“白鶴救主”的傳說流傳至今。據說在遼代的遺存里,無論是壁畫還是雕刻,無論是銅鏡還是花磚,白鶴影姿隨處可見,足見耶律人對鶴的喜愛。也許是因為他們有著鶴一樣的品格:潔身自傲,心性高遠,不畏浮云,勇往直前。而白鶴南來北往,千里遷徙,也成了文化使者,將中原文化的厚重與靈性帶到大遼,又將大遼的雄渾粗獷送到江南水鄉。如魚梁這個純粹的江南名字,竟能落戶到塞外大漠之中,也應是白鶴的功勞。如果做一些童真的暢想,那白鶴從前就是從黃鶴樓上起飛的,原先是黃鶴,可是飛著飛著,經歷了千山萬水,到了北方,羽毛變白了,成了白鶴,那乘鶴的仙人或許化作圣跡山上的一株古楓,或許化作獾子洞上的一片濕地,日夜守護著白鶴,而白鶴也會年年回來看望它。黃鶴,白鶴,在云中有一條天路,它們會有自己的“WLAN”,在這些神靈天使的世界里,距離已經不是問題,時間也不是問題,它們的命脈相通相連,跨越滄海桑田。

相傳北宋年間,文豪蘇軾曾經隨團出使大遼,與當時的宰相蕭義結為好友,相互切磋詩詞歌賦,就此結下金蘭之交,使中原的文化因子與塞外的風土人情融合在一起。據說后來蘇軾寫下“丹鶴鳴,白鶴飛,長風萬里招鶴回,關山八萬里,君當今日歸”的詩句,或許正與此行有關。而那位蕭義則成了大遼宰相中最有作為的一位,其詩詞歌賦功力深厚。更有甚者,他的第七代孫耶律楚材不僅成為輔佐成吉思汗的一代名相,而且成為中華文壇上的一代豪杰,這也許就與蘇軾播下的文學基因有關吧。

白鶴樓還告訴我,法庫靈山湖的蓮花開得如此艷麗,是因為此花的種子是當年蕭太后與遼圣宗從開封帶回大遼的。蓮生荷,取意為“和”,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和為貴”。于是,這蓮花仿佛通性,竟一連開了一千多年,至今“魚樂廣閑,鳥慕靜深”,已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

站在白鶴樓上,遙望遠方,遠方的遠方,還有一座黃鶴樓。不知那“昔人已乘”的黃鶴是否來過這里?那天才童子崔顥是否能夠再出佳作?李白如果趕在崔顥之前或許不會擱筆吧?白云千載,大漠煙塵,應當更能增添文人的雅興。其實那黃鶴樓,不過是因有傳說而出典故,因有才子而生靈性,因有名人而播聲遠。而此地的白鶴樓何不參其秘籍,也借傳說、才子、名人這文化“三寶”極致一番?

魚梁多寶藏,法庫多文化。遼寧文化學者初國卿先生的一篇《魚梁鶴影》刊發在《人民日報》“大地”副刊,令法庫的文化之名舉世矚目!然而家珍需要細數,否則身在此山,卻不知金缽何在。在這個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聰明的法庫人,于四年前就重建了白鶴樓,筑樓引鶴,招賢天下,與遠方的黃鶴樓結成對子,遙相呼應。于是連續四屆的白鶴節成了法庫的文化盛筵,提升了法庫的品質,開掘了法庫的文化內涵,成了法庫文化的品牌。劉夢得筆下的“橫空一鶴”讓法庫人洋氣了,“鶴引詩情”讓法庫人文化了。鶴來鶴去,琴瑟友之;鶴飛鶴舞,鐘鼓樂之。文人抒懷,百姓覽物,法庫人借此良機,建造北方瓷都,讓“CHINA”的法庫走向世界;建造航空基地,讓法庫人實現飛天的夢想;法庫人集中辦學,讓所有學子接受最好的文化教育……法庫人洋氣了!法庫人文化了!法庫人在振興中華民族夢想的路上,選準了一條“溜光”大道!

然而,路漫漫兮,法庫需要堅守。如法庫文化老人馮永謙先生所囑,做文化“并非輕而易舉,需要下大力氣,做真功夫”,不能“一個官員一個想法,一換領導就變樣”,其心之拳拳,其言之切切。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

文化文化,是一座豐碑。寧愿孤獨,絕不折曲;寧愿塵埋,絕不媚俗。坦蕩于荒野,傲立于穹谷,千古所傳,千年所仰,千人所敬,千秋所建。

白鶴樓,你任重而路遠!

2016年7月8日

路人丁:

游記散文的魅力盡在于此:恰到某處,立于某點,撫今追昔,游目騁懷。作者站在白鶴樓上,心騖八極,浮想聯翩,為我們展示了大遼的政治軍事文化的歷史。把“白鶴樓”和“黃鶴樓”兩種文化的象征進行對舉,巧妙地闡釋出中原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融合狀態。同時展現了當今以法庫為代表的遼河之濱的發展成就,并清醒地指出:我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木兰县| 潜山县| 大兴区| 海林市| 莱州市| 南安市| 张家港市| 廉江市| 成都市| 祁东县| 绥化市| 伊春市| 施甸县| 枞阳县| 夏津县| 津南区| 罗城| 绥宁县| 富宁县| 水城县| 白山市| 长宁县| 花莲市| 泉州市| 青阳县| 开远市| 芒康县| 长海县| 萍乡市| 宜宾县| 桂林市| 沂源县| 汤阴县| 囊谦县| 新源县| 昌宁县| 上蔡县| 汕头市| 开江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