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彥茗還魂
- 前世回憶錄
- 松熊小餅
- 2755字
- 2020-11-17 13:36:30
在黎洲城中,茶樓定是情報匯集之處,因而每日人來人往,亦引不起多大的波瀾。
這最為繁華的大街上,設有一座被譽為黎洲最大的茶樓——福客樓。
此茶樓每日的茶客與看官最多,緣由便是那茶樓老板手筆大方,于茶樓大廳設了一名喚“訴事廳”的小廳,上擺有一桌案,說是有人能在此處講述近日的奇聞趣事,為茶樓吸引更多的客人,便有多達百兩的賞金。因此自打設廳以來,福客樓便是茶客與聽客聚集之地,既能品茶,又能聽書,何樂而不為呢。
今日依舊看官諸多,福客樓在樓前寫了一幅大字:今日說事,丞相府異聞。此字更是吸引不少百姓前來,都想聽一聽丞相府內近日的怪事。
訴事廳旁有一間包廂,尤為顯眼。平日里不是名門望族,便是朝中大臣前來就坐,今日聽說是南鴛山的赤獄公子前來聽書,更是吸引不少尋常百姓前來一睹公子風采??蛇@包廂珠簾直下,只隱約見得廂內有一白色身影,正端起茶盞品茗。
薛銘御放下茶盞,向簾外訴事廳的書案望去,微微皺眉。
亦不知今日前來??蜆?,能否聽得一些新鮮之事。
待到茶樓之內客滿,訴事廳的主事便邀今日的說事人上桌案就坐。今日的說事人是位年輕的姑娘,身著綠衣,看上去很是干練沉穩。她放眼望去茶樓內座無虛席,嘴邊便揚起笑容,開口了。
“今日十分有幸,能在此為諸位講述幾個故事?!彼_口之際,便吸引了無數目光,“在下是散魔閣簡榆。”
薛銘御眼神犀利地從珠簾之中望向這個名為簡榆的驅魔者,亦不知她自報家門是否屬實。
散魔閣與南鴛山雖道志不同,卻也曾聯手做成幾件大事。南鴛一派對散魔閣的內部不是很清楚,只知散魔閣由數百位驅魔者組成,具體閣主為誰,定居何處,向來是個謎團,不為百姓熟知。
散魔閣曾于十幾年前,因為西域魔教的教徒擅闖散魔閣聚居地,而求助于南鴛派。南鴛派首座莫啼長老權衡之下,派弟子前去協助散魔閣,可誰料西域魔界的魔徒眾多,大勝散魔閣,隨后散魔閣的聚居地便被摧殘成了廢墟。此后便不知去了何處,只知散魔閣仍有存在,并不知曉它的所在之地。
今日這女子,卻公然在茶樓宣布自己的身份,其中定有隱情。
薛銘御右手端起茶壺,輕輕搖晃,將茶水緩緩倒入茶盞之中,劍眉微挑:“散魔閣?”他便將茶盞拿起,眼神依然望著簾外的姑娘,“倒是有趣。”
這位名喚簡榆的女子,便開始在茶樓之中講述近日百姓最為關切的丞相府異聞。
說起丞相府千金離世時的場景,其實無人可知。待到府里的下人在丞相府墻外發現小姐的尸身時,她身上左心口處直直插入了一把匕首。那下人自然是嚇得哆嗦著去尋老爺和夫人,二老急忙趕到之時,見到的是身子早已冰涼的女兒。而那插于彥茗身上的匕首卻消失不見。
丞相夫人當即便暈了過去。丞相亦是滿臉的震驚與痛苦。
百姓們都只知丞相府只有一位小姐,卻不知這小姐亦是丞相老來之女。想當初彥茗呱呱墜地,丞相雖對上門結親的客人們拒而不見,但在女兒滿月之際,宴請朝中各臣與名門望族。并且在之后十天內,布施放粥,便是為女兒祈福。
因此丞相府唯一的小姐香消玉殞,丞相府上上下下都籠罩在悲痛之中。
丞相彥仲努力從悲痛中走出來,想到的是女兒尸骨未寒,卻因歹人為誰都不知曉,心里更是暗下決心,定是要將他找出來,為女兒陪葬!
最先發現小姐尸首的下人哆嗦著告訴丞相,發現小姐時,她心口上的匕首還在,可轉身叫了丞相與夫人之時,那匕首卻不見了。
彥仲捏緊了拳頭,誓將這歹人活捉??扇撕CC?,茗兒將死之時身邊為誰,又從何而知呢?
此刻茶樓之內寂靜無聲,聽著那名為簡榆的姑娘平淡訴說這彥小姐死去的情形,倒真有些許毛骨悚然。
“各位不知,丞相大人亦不知的事,是那……”眼看底下的茶客們被吊足了胃口,簡榆默默一笑,“是那匕首,上刻了一字……”她開始收回笑顏,“這字便是——”
她分明感受到旁邊包廂內的公子亦是投來了深邃的目光。
“淵?!?
刺殺彥府小姐的匕首上的字,是“淵”。
薛銘御停下了手中方才還在搖晃的茶盞,眼神卻依然盯著茶盞之上,似是在思索著何事。
“各位,在此之后,便是彥府小姐近日的傳聞了……”
喪禮開始,丞相府內便開始不對勁。
那日天剛亮,彥茗的貼身侍女小玉便早早前來內堂,在小姐的棺槨之前哭訴。小玉與小姐感情極為深厚。小玉是彥茗從集市上救回來的賣藝女,那時彥茗與小玉一般大,都方才七歲。自從彥茗贖回她以后,她便死心塌地地跟在小姐身后伺候。小姐亦是待她如待姐妹,二人一起長大,情感更為深厚。
如今卻陰陽兩隔,小玉哭腫了眼,跪于內堂,又是紅了眼。
可她忽的驚覺棺槨后似有異動,像是黑影飄過,便上前一探究竟。繞至棺槨之后,并未發現異常,可待她不經意間望向棺中的小姐時,竟發現小姐的臉上蓋了一方白絹!
小玉想到昨日并未將小姐身上蓋上物件,今日卻怎么有了這白絹呢?
棺槨中是小姐,倒也不怕。小玉便上前去將蓋在小姐臉上的白絹取下,待她仔細一看,上面竟有血字!
小玉失聲大叫,丞相與夫人隨后便趕了過來。待到小玉將來龍去脈告知丞相與夫人,再呈上這方白絹時,彥仲亦是大驚失色。
這白絹上竟有一個“怨”字!
一旁的夫人早已失聲痛哭,拉著彥仲的衣袖便啜泣起來:“老爺,這是茗兒在不甘心吶……”
府中上上下下很快便傳遍了此事,下人與侍女們都竊竊私語,說是那小姐還魂而來,含冤而死的亡靈最是厲害,怕是在催促老爺與夫人為她報仇。小姐平日里乖巧至極,又很是聰慧,也不與他人結仇,可此次無緣無故被殺害,冤魂留在府內,怕是得將仇報了才能安心離去。
彥仲又何嘗不相信此事呢?可這無從下手的無頭案又該如何是好!
夫人帶著小玉和一眾侍女跪在內堂棺槨之前,念了一天的佛經,盼茗兒早日離去投胎。
想著超度之后便是好了,這日也算過的安穩不少,可沒曾想,第二日又出事了。
還在凌晨之際,夫人淺眠,恍惚間聽到院內偏房有聲響。她便起身張望,似乎并未看見何物??蛇@心里越來越慌,便拉起身邊的彥仲,一同前去偏房瞧瞧。
這偏房是茗兒生平用作念書寫字之用,雖比不上彥仲的大書房,卻也是筆墨俱全。天微亮,按理說這偏房也不應有光亮,此刻卻是傳出微微亮光,火苗映在窗紙之上還在躍動,房內忽的傳來不大的聲響。
彥仲攜夫人趕忙進去一看,屋內的書桌上正擺著一支白蠟燭,卻空無一人。遠瞧見書桌蠟燭邊似乎又有一方白絹,二人趕忙前去看看。彥仲急切抓起白絹便讀上面的血字,這次的字卻是模糊不清,上面還有白蠟燭剛剛滴下的蠟油,這血字成了血印,辨別不清。
待到府中所有的下人與侍女聚齊在這偏房,彥仲便大發雷霆:“究竟是誰將蠟燭放于此地!”
下人與侍女們驚的急忙跪地,連聲喚著不干自己的事。
見到夫人手中持著一方白絹顫抖不已,小玉便不知輕重地哭出聲來:“是小姐來了!”下人們看見夫人手中的白絹,白絹上還有血色的字跡,紛紛惶恐起來:“小姐回來了……小姐她冤魂回來了……”
聽到底下一片哀嚎聲,彥仲更是生氣至極:“待到我找出是誰凌晨在此流連!誰也別想出此門!”
彥仲從夫人手中接過白絹,此絹定是茗兒留下的,可是卻被府內哪個不知輕重的下人給用蠟燭油滴到,字跡再也分辨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