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魂記
唐 陳玄祐
【題解】
選自《太平廣記》卷358,原題《王宙》,注“出《離魂記》”。由本文結尾可知,作者陳玄祐生活于唐代大歷前后,其余信息不詳。較早的神魂離體類故事,是晉代《幽明錄》中的《龐阿》。《離魂記》可謂踵事增華,所講述的是:倩娘與表兄王宙互相愛慕,在婚姻受阻的時候,二人私奔。相伴五年、生育二子后,他們又返回倩娘父母身邊。此時,方才知道和王宙私奔的倩娘是離體的魂靈,家中另有臥病不起的倩娘。在相見之時,兩個倩娘合為一體。這個故事反映了唐人對魂魄的認識,以魂靈離體的方式追求所愛,奇特至極。
天授三年①,清河張鎰②,因官家于衡州③。性簡靜,寡知友。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絕倫。鎰外甥太原王宙④,幼聰悟,美容范。
鎰常器重,每曰:“他時當以倩娘妻之。”后各長成。宙與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⑤,家人莫知其狀。后有賓寮之選者求之⑥,鎰許焉。女聞而郁抑,宙亦深恚恨⑦。托以當調⑧,請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陰恨悲慟,決別上船。
日暮,至山郭數里。夜方半,宙不寐,忽聞岸上有一人行聲甚速,須臾至船。問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⑨。宙驚喜發狂,執手問其從來。泣曰:“君厚意如此,寢食相感。今將奪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⑩,思將殺身奉報?,是以亡命來奔。”宙非意所望,欣躍特甚。遂匿倩娘于船,連夜遁去。倍道兼行?,數月至蜀。
凡五年,生兩子,與鎰絕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負,棄大義而來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顏獨存也?”宙哀之,曰:“將歸,無苦。”遂俱歸衡州。
既至,宙獨身先鎰家,首謝其事?。鎰曰:“倩娘病在閨中數年,何其詭說也!”宙曰:“見在舟中?。”鎰大驚,促使人驗之。果見倩娘在船中,顏色怡暢,訊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異之,疾走報鎰。室中女聞,喜而起,飾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相迎,翕然而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親戚間有潛知之者。后四十年間,夫妻皆喪。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聞此說,而多異同,或謂其虛。大歷末?,遇萊蕪縣令張仲規(21),因備述其本末。鎰則仲規堂叔祖(22),而說極備悉,故記之。
【注釋】
①天授:武則天的年號,690年至692年。 ②清河:清河郡,在今河北清河、山東臨清一帶。清河張氏為唐朝的望族。 ③衡州:今湖南衡陽一帶。 ④太原:唐朝的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太原王氏為唐朝的望族。 ⑤寤寐:醒與睡,指日夜思念。 ⑥賓寮:幕僚,屬下。之選者:去參加吏部選官的人。 ⑦恚(huì)恨:怨恨。 ⑧調:文調,科舉考試。 ⑨跣(xiǎn):光腳,不穿鞋襪。 ⑩不易:不變。 ?殺身奉報:舍命報答。 ?倍道兼行:一天走兩天的路,指加速前行。兼,加倍。 ?棄大義而來奔君:背棄了道德禮義,而私奔于您。古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沒有媒聘而私奔,視同丑行。《禮記·內則》:“聘則為妻,奔則為妾。” ?覆載:天覆地載,指天地。 ?謝:道歉,認錯。 ?見:現。 ?翕(xī)然:突然。 ?孝廉擢第:被推舉參加科舉考試而及第。孝廉,孝悌,清廉,原為漢代選拔人才的名目,后泛指被推舉的人才。 ?丞:縣丞,縣令的副手,負責處理政務。尉:縣尉,負責治安緝盜的官員。 ?大歷:唐代宗年號,766年至779年。 (21)萊蕪:今山東濟南萊蕪區。 (22)《太平廣記》作“堂叔”,由天授三年至大歷末年,長達八十多年,作“堂叔祖”較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