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視域下黨的廉政教育實現路徑研究
- 謝俊
- 1150字
- 2021-01-18 09:42:34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綜述
關于腐敗與廉政建設的研究,包括塞繆爾·P. 亨廷頓著《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蘇珊·羅斯·艾克曼著《腐敗與政府》、克里斯托弗·胡德著《監管政府:節儉、優質與廉政體制設置》、林喆著《權力腐敗與權力制約》、倪星著《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研究》,以及何增科、王滬寧、張正耀、過勇、李成言、王傳利、李秀峰、張杰、袁鋒等學者的成果,以上研究從多學科理論視角,對腐敗的成因與危害、治理方略、國際比較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權力監督和法律懲治是治理腐敗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于廉政文化的研究,包括李秋芳主編《廉政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高建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廉政文化建設》,以及秦馨、程文浩、王文升、趙秀月等學者的成果,以上研究對廉政文化的功能、要素、目標、任務、途徑與方法,以及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文化是制度之母,廉政建設必須依托廉政文化體系的支撐,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重點在于培育廉潔的社會文化環境。
關于廉政教育的研究,國外的廉政教育一般寓于行政道德教育之中,集中于“行政道德素質”等領域,并通過一系列完善的法制體系約束官員的道德和行為。國內關于廉政教育的研究集中于部分碩博論文,包括何愛云著《新時期廉政教育研究》、秦彪生著《中共黨員領導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以及柴世欽、黃德林、季正松等學者的成果,以上研究對廉政教育主客體關系、內容體系、實現機制、國內外比較,以及領導干部教育等進行深入研究,論證了廉政教育在廉政建設中的基礎地位與作用,提出文化建設是廉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廉政教育的核心是解決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從政德行規范等問題。
關于網絡傳播與價值觀教育的研究,包括曼紐爾·卡斯特著《網絡社會的崛起》、尼葛羅龐帝著《數字化生存》、鄭永廷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朱銀瑞著《網絡道德教育》、霍爾·戴維斯著《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等,以上成果研究了網絡技術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準確把握了網絡社會的特征和基本規律,從價值觀教育出發分析了網絡傳播下的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提出現代社會德育教育困境與機遇并存,發揮網絡的優勢創新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方法與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關于廉政建設的研究,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礎,在廉政體系建設中具有根本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后,廉政建設必須有效應對復雜網絡社會發展的需求,重點在于營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文化環境,培育以民主和法治精神為核心的社會崇廉意識,關鍵在于提升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堅持“四位一體”,實現文化教育,個人德行教育、大數據廉政監督體系、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體系有機結合,從思想、文化、制度和立法上解決問題,防止腐敗不斷蔓延,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