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及其經濟制度

一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2007年6月2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的主旨和關鍵詞。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胡錦濤總書記在整個講話中多處論述。具體來說:一是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二是強調“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是強調“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四是強調“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五是強調“要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六是強調“要堅持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絕不能動搖”。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開宗名義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鮮明地回答了當代中國走什么路、舉什么旗的根本問題,鮮明地指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極端重要性,鮮明地表達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歷經艱辛探索而逐步開辟出來的,是一條實現中國繁榮富強和中國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理想信念。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沒有別的什么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什么復雜局面,無論遇到什么風險考驗,我們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嶄新道路,實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性飛躍,是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成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生動實踐表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就必定產生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就必定取得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就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發展

我們要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當前,我們理論工作者須積極響應總書記關于“要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的號召,科學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并分清與民主社會主義等其他形形色色社會主義思潮的本質區別。這對于踐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號召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具有至關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作為理論工作者,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探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和內在要求。

第一,從指導思想層面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張用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和社會主義實踐。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基礎,應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占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現階段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前進的科學體系,具有強大的持久生命力和科學的解釋力。因此,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要推動全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

第二,從經濟制度層面看,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基本經濟制度上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就在于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結構(鄧小平語),以質與量都占優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對于強國富民和建設社會主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共產黨執政等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江澤民語)。盡管由于目前中國社會生產力不發達,還不能實現完全的生產資料公有制,但在發展各種私有制經濟的同時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只有堅持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財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實現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良性發展。因此,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

第三,從政治制度層面看,堅持工人階級政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共產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面前,工人階級仍然是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和先進生產關系的體現者,擔負著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歷史使命。在多種社會階層出現和并存的新格局下,共產黨仍然必須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現階段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民主集中制是共產黨及其執政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正確處理黨內外各種關系的政治準則。因此,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推進,努力與我國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第四,從對外關系層面看,堅持推動世界和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對外關系理論和政策上都真正主張平等互利,和平合作,切實推動世界和諧發展。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各個對外領域,永遠不稱霸,強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要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來處理國家間的多種關系和全球問題。在全球化大趨勢中,各國之間政治上要友好協商而不單邊強權,軍事上要限于自防而不先發制人,經濟上要合作互利而不以鄰為壑,文化上要交流互學而不損人利己。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自然要通過經濟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強國富民和全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因此,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我們必須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第五,從終極目標層面看,堅持社會主義本質和共產主義奮斗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并最終要在生產力極大發展的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共產主義。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和制度創新歷程。因此,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提高想問題、辦事情絕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清醒而又頑強地為實現黨的歷史使命而扎實奮斗、堅持不懈”。

三 不斷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經濟制度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前,就奠定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說,迫切需要構建社會主義的“四主型經濟制度”。

第一,公有主體型的多種類產權制度,即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包含資產在質上和量上的優勢),發展中外私有制經濟。“社會主義”不能當成一句空話,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有兩條根本原則:一條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展;另一條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一些輿論在描繪“市場化改革”道路的時候,有意把這兩條去掉。特別是最根本的涉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即所有制的一條:“公有制為主體”,故意根本不提,倒是民營經濟和民有經濟(即私有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或“主體”的字樣,越來越見之于某些媒體。私營經濟是要在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前提下與公有制共同發展的,但中央沒有“民營為主體”一說。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一文更是明確強調:“沒有國有經濟為核心的公有制經濟,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也就沒有我們共產黨執政以及整個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物質手段。這一點,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有清醒的深刻的認識……所謂比重減少一些,也應該有個限度、有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中型企業,省區市也必須掌握一批。”根據最新統計資料,我國非公經濟的比重已超過50%,國有經濟的控制力減弱。

國內外學界普遍認為,“公有主體型的多種類產權制度”應當表現在資本結構、就業結構、GDP結構、稅收結構、外貿結構等多方面。我國應當在多種所有制共同的動態發展中保持這一“主體—輔體”的宏觀所有制結構,而非簡單地控制私有制的上升。但如果私有經濟占的比例過高,必然引起就業等一連串經濟事務和由此派生的社會不和諧。這就是為什么20世紀90年代以來蘇東是倒退的十年,拉美是失去的十年,日本是爬行的十年,美歐是緩升的十年,被聯合國認定的49個最不發達的國家(亦稱第四世界),也沒有通過私有化等新自由主義途徑富強起來,有的反而更加貧窮。斯蒂格利茨也認為,正是“私有產權神話”等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策,導致了蘇東國家和拉美國家等的經濟不和諧與各種危機。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迫切需要在反思和超越新自由主義的保守經濟理念中振興或健康發展。這也是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改革的需要。

第二,勞動主體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即按勞分配為主體,多要素所有者可憑產權參與分配,經濟公平與經濟效率呈現交互同向和并重關系。市場經濟雖然在資源配置上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競爭性的資源配置上有很大的優越性,但市場經濟在宏觀經濟綜合平衡上,在競爭壟斷的關系上,在資源和環境保護上,在社會分配公平上,以及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目前,我國收入的基尼系數所表示的差距已經較大,甚至比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還要大,但更令人擔憂的應是社會財產占有上的貧富分化。近年為何財富和收入的貧富差距在一片反對和控制中反而擴大了,那是因為很多人不懂得包括許多公有資產采取的廉價送賣等所有制措施必然決定分配走勢。現在,中央強調“注重社會公平和正義”,是有針對性的,應采取產權和分配上的雙重措施,才能真正做到“提低、擴中、調高、打非”的分配和諧。

第三,國家主導型的多結構市場制度,即多結構地發展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基礎性配置資源的作用,同時,在廉潔、廉價、民主和高效的基礎上發揮國家調節的主導型作用。科學倡導“市場取向的改革”與隨意濫用“市場化改革”是不同的。中國的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絕對不是簡單的“市場化改革”。中央文件從未說過我國要實行“市場化改革”,相反,文件中講到改革開放,總是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聯系起來;在“市場經濟”前面,總是加上“社會主義”的前置詞;而且“社會主義”一詞的內容,總是強調“公有制為主體”。有的論著有時講“市場化改革”,那是簡稱而不是全意,否則會誤導改革方向,給新自由主義者所利用。有人想把經濟生活的一切交給市場去管,都“市場化”,把社會生活、文化生活、國家政治生活也都推向“市場化”,把計劃排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外,排除在經濟社會一切領域之外,把它視為禁區,加以摒棄,這是迷信市場的幼稚。總之,我們要尊重市場,但卻不可迷信市場。我們也不要迷信計劃,但也不能把計劃這個同樣是人類發明的調節手段棄而不用。

在對待宏觀調控與市場關系這個問題上,我贊成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教授的意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計劃調節,主要不是指令性計劃,而是指導性、戰略性計劃。“十一五計劃”改叫“十一五規劃”,但規劃也是計劃,是指導性、戰略性的計劃。除了政策導向的規定外,還要有必要的指標、項目和必須完成的指令性任務,如中長期規劃中的巨大工程的規劃,尖端科技突破的規劃,環境治理規劃,等等,短期計劃里的反周期的投資計劃,熨平周期的各種調控措施(很多財政稅收金融貨幣等政策措施屬此類)都必須帶有指令性或約束性。所以,指令性計劃也不能完全排除。現在計劃工作中有把計劃規劃寫成一本政策匯編的苗頭,很少規定必須完成的和可以嚴格檢查問責的指標和任務,很多東西可以執行可以不執行。這樣的計劃工作,有改進的必要。

現在,中央講究改革的科學性和協調性,就是既要用市場調節的優良功能去抑制“國家調節失靈”,又要用國家調節的優良功能來糾正“市場調節失靈”,實現一種“基礎—主導”功能性雙重調節機制,這樣,容易達到社會經濟和諧。現實生活中,為何上訪、鬧事、犯罪和社會失衡的現象較為普遍,就是因為國家調節存在不到位,或不得當的情況。只要看看在近年所謂管理層收購活動中出現的嚴重問題,并引發各階層公眾的不滿和不和諧,就可得知某些政府部門的調控是多么的滯后。沒有人否定產權改革,但不可背離市場規律亂來。

第四,自立主導型的多方位開放制度,即處理好引進國外技術和資本同自力更生地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效利用本國資本的關系,實行內需為主并與外需相結合的國內外經濟交往關系,促進追求引進數量的粗放型開放模式向追求引進效益的質量型開發模式轉變。應在結合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控股、控技(尤其是核心技術)和控牌(尤其是名牌)的“三控型”民族企業集團和民族跨國公司,突出培育和發揮知識產權優勢,早日真正打造出中國的世界工廠而非世界加工廠,從而盡快完成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和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型。那種只強調保護國內外知識產權,不強調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言行;那種只強調民族企業應被外國跨國公司并購和整合,主要寄希望于依賴式不斷引進外資、外技和外牌的戰略與策略;那種看不到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的正負雙面效應而片面迎合強國推行“殖民地科技”的開放式爬行主義思維,都是不高明的科技發展“線路圖”和開放理念,也不利于整個開放素質的提升和國內外經濟的統籌與協調發展。

(原載《中國城市經濟》2007年第10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昭觉县| 曲周县| 乐安县| 肇源县| 如东县| 淳安县| 图木舒克市| 嵊州市| 耒阳市| 北京市| 榆林市| 宝兴县| 伊通| 始兴县| 阿尔山市| 商洛市| 安溪县| 岳池县| 同德县| 蒙阴县| 遵化市| 宝兴县| 南华县| 吉木萨尔县| 夏邑县| 东光县| 柳河县| 合肥市| 汝州市| 海宁市| 龙海市| 仙居县| 喀喇沁旗| 奉节县| 贵州省| 神农架林区| 沅陵县| 雷州市| 万载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