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融合制度研究
- 周凱
- 616字
- 2021-01-05 16:21:00
第三節 結構安排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七部分。
第一部分是導論,主要闡述國內外文獻綜述、本研究的背景與意義、相關研究進展、研究的主要結構內容安排及本書可能的創新和不足之處。
第二部分是中國城鄉融合的理論基礎分析,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并對城鄉融合思想進行評析,為全書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是國外城鄉融合的經驗與教訓,通過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鄉融合的實踐及措施進行實證分析,總結出這些國際經驗對中國城鄉融合的啟示。
第四部分是城鄉融合是解決新時代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徑。
第五部分是中國城鄉融合的制度環境,通過對制度環境與城鄉融合制度的關系進行分析,從經濟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對中國城鄉融合制度的影響進行分析。
第六部分是中國城鄉融合的制度變遷及其動力機制,通過分析中國城鄉融合制度變遷的過程,挖掘出推動中國城鄉融合制度變遷的根源,也就是城鄉融合制度變遷的動力機制,最后對中國城鄉融合制度變遷的動力結構進行分析。
第七部分是中國城鄉融合的影響因素分析,將城鄉經濟本身看作是一個具有開放和關聯特征的耗散結構系統,從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規律來對城鄉關系的結構系統進行分析,設定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模型,并對相關因素進行經驗分析。
第八部分是中國城鄉經濟融合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政策性建議,確定城鄉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及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構建科學的城鄉評價體系,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城鄉融合灰色關聯數據進行分析,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可行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