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法國政府部門的歷史簡介

§1. 王室的六大部門

29. 查理九世。 查理九世國王首先創立了君主體制下的3個行政“部門”:1561年,將國家財政交由1—2個財務大臣管理;1567年,任命國務秘書西蒙·菲茲統領戰爭部;1570年,創立皇家內務府,由管理國王行宮、王宮以及神職人員的國務秘書負責。

30. 亨利四世。 1589年,亨利四世賦予皇家內務府國務秘書一項新的職權,直接管理王國的首都——巴黎,但同時取消了其掌管外交文書的職責。外交文書被移交到了新成立的外交部,由國王任命一名國務秘書擔任部門首腦。

31. 路易十三。 1635年,路易十三創立掌璽大臣公署,任命法國首席大法官(即掌璽大臣,塞吉埃為第一任),負責維護御前會議的正常運行以及掌璽工作。

32. 路易十四。 最終,路易十四完善了整個政府部門體系。富凱(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初期的財政大臣)失寵后,1661年,路易十四廢除財政大臣一職,設立財政審計長;1669年成立海事部,由國務秘書(2)領導,從戰爭部接管波農群島(愛爾蘭島)和黎凡高地(蘇格蘭高地)的海事工作,海事部同時負責殖民地、領事館和戰船。這些為保證國家基本工作順利開展的部門(后來演變為政府的“部”)是由國王創立的,因此被認為是“王室部門”。

§2. 國家職權范圍的擴大

33. 法國大革命之后。 《1791年憲法》將“國務秘書”更名為“部長”,但保留了先前的政府結構:1791年4月27日至5月25日,國民議會討論通過了關于政府部門組織結構的法令,其中規定“部長的數量為6個”,僅戰爭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的名稱被沿用。皇家內務府國務秘書、掌璽大臣(3)以及財政審計長分別更名為內政部部長、司法部部長和財政部部長。負責海事的國務秘書更名為海事與殖民部部長;司法部部長的首要權能即負責掌璽工作。根據外事禮儀,司法部部長位列6位部長之首。1792年9月21日,國民議會投票決定廢除王政之時,沒有對政府結構進行修改。

督政府時期,共和三年12月5日頒布的《憲法》中,第150條規定:立法機構有權決定如何將權力分配到6—8個部。實際上,法國只在原有基礎上創立了第7個部,也就是隸屬于內政部的公安部。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內政部承擔了一些新的國家職能:公民教育(4)、宗教、農業、商業、美術……波旁王朝時期,路易十八恢復內政部的公安職能;查理十世于1825年從內政部中分出公共教育與宗教部,于1828年再次分離出商業與手工制造部。奧爾良王朝時期,商業與手工制造部還計劃擔負起管理農業和公共工程的職能。

34. 第二共和國時期。 《1848年憲法》將政府部門數量和職權分配的決定權賦予立法權力機關(5),而非共和國總統。在此期間,法國政府共有9個部。

35. 第三共和國時期。 1882年,法國創立郵政部,農業部成為一個完整的部門,工業事務被納入商業部管轄范圍。1894年,殖民地管理工作從海事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部門。1906年,公共工程部成為一個完整的部門;同年,創立勞動部。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成立武裝部。1920年,從內政部和勞動部分離出衛生、援助及社會保障部。1932年,公共教育部更名為國民教育部。隨著航空業的迅速發展,1934年,航空部成立。1936年,人民陣線政府創立了體育與娛樂國務副秘書處,接受公共衛生部部長的管轄。

36. 解放時期和第四共和國時期。 1945年,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的社會經濟形勢,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創立供需部、工業生產部、城市規劃與重建部以及囚犯、難民與流放者部。同時還創立了信息部。第四共和國政府時期只在此基礎上做了細微調整。

孟戴斯-弗朗斯政府時期(1954—1955),法國政府共有17個部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大冶市| 长乐市| 开原市| 丘北县| 团风县| 衡南县| 巨鹿县| 巴青县| 澎湖县| 探索| 广安市| 团风县| 砚山县| 孟村| 曲沃县| 海门市| 上栗县| 福州市| 龙井市| 阜阳市| 宿迁市| 商河县| 辉县市| 黄平县| 类乌齐县| 抚松县| 绥滨县| 壶关县| 新安县| 青川县| 普宁市| 内黄县| 五寨县| 息烽县| 泰顺县| 高邑县| 安宁市| 福建省| 云南省|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