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經濟分析報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長
- 1427字
- 2020-11-29 17:10:22
五月份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經濟顯現回穩跡象,但經濟運行的內在根基仍然非常不穩定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性波動加劇,市場內生性投資低迷而政府主導性投資趨于擴張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提高,但是部分源于商品價格的較快上升
·CPI扭轉環比負增長態勢,但是PPI仍將由于供給結構性過剩而繼續承壓
5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較4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經濟穩定性進一步增強(見圖1)。特別是消費品類、原材料類和運輸設備類工業,或者受益于居民消費回升和政府擴大投資,或者經歷過前期的深刻調整,增加值增速都比上月有明顯提高。不過,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出口比重較大的行業,主要受外需回落的影響,增加值增速仍然呈現下滑趨勢。盡管5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經濟進一步下滑的勢頭得到初步扭轉,但主要由于政府穩增長、擴內需的政策刺激所致,而且,我國出口特別是加工貿易出口將會長期處于調整萎縮過程中,工業出廠價格環比下跌趨勢在短期內也難以得到改變,所以,繼續維持當前的微刺激政策,甚至是略微加強微刺激力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圖1 工業增加值月度增速
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2%,較1~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就5月份而言,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9%,比3月份回升0.3個百分點。5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只有10.5%,比4月份的15.5%下降了5個百分點;全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只有11.9%,比4月份的15.2%下降了3.3個百分點(見圖2)。但是,5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合計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提達到28.0%,比4月份的20.8%提高了7.2個百分點,由于三行業投資完成額占第三產業投資額的比重達到39.5%,從而成為促使5月份第三產業投資乃至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降反升的主要因素。這進一步表明,5月份工業生產的回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擴大內需的政策所致,經濟運行的內在根基仍然非常不穩定。
圖2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制造業投資月度增速
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5%,較4月份提高0.6個百分點(見圖3)。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超預期增長,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部分商品價格特別是食品和服裝類商品價格的上漲,推動了社會名義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提高。事實上,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速只有10.7%,甚至低于4月份0.2個百分點。二是部分前期消費增速下降較快的商品,消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如化妝品、金銀珠寶、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消費。此外,日用品和石油用品消費繼續保持了趨勢性增長,對穩定社會消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圖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增速
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環比上升0.1%,扭轉了連續兩月環比下降的趨勢(見圖4)。其中,食品特別是鮮果和肉禽及其制品的價格上漲,是促使5月份CPI同比增速反彈的重要因素。同時,非食品類商品價格繼續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分別同比下降1.4%和1.8%,并且繼續維持了環比下降趨勢。當前物價運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結構性矛盾。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居民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的增長將繼續得到有力支撐,CPI長期上漲趨勢不會改變。但是,由于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仍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工業生產還將不得不承受需求不足和供給過剩的壓力,PPI要有效走出負增長區間尚需時日。
圖4 CPI與PPI月度漲幅
(執筆人:呂風勇)
- 經濟大棋局,中國怎么辦
- 一個國家的起飛:中國商用飛機的生死突圍
- 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形成機理與治理政策研究
- 面向制造強國的中國產業政策
- 綠色發展視角下低碳經濟理論與測度研究
- 農村金融資源配置與農民福利的時空耦合機制研究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目標構想、實施基礎與對策研究
- 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
- 預見:中國信息社會的下一個十年
- 中國創新型都市圈的特征與演化路徑研究: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實證分析
- 中國新型城鎮化轉型研究:人口、土地與產業三維協調發展的視角
- 發現中國“義利99”:A股上市公司社會價值評估報告(2018)(英文版)
- 中國為什么有前途:對外經濟關系的戰略潛能(第2版)
- 中國邁向高收入經濟體的挑戰
-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20:新中國70年經濟增長質量的總結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