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經濟分析報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長
- 1375字
- 2020-11-29 17:10:21
三月份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目前尚在合理區間
·工業經濟增長緩中趨穩,過剩產能亟待化解
·投資政策與消費“穩增長”的作用上升
·CPI環比下降和PPI降幅繼續擴大,我國經濟出現輕微通貨緊縮征兆
·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穩定,推動供給面體制機制改革
第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雖略高于各大機構之前的預期,但創出20個季度以來的新低。這表明,雖然我國經濟增長仍處在7.5%左右的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穩步提升態勢,第一季度已達49%,比第二產業高出4.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7.8%,也比第二產業高出0.5個百分點。我國服務業多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的增加使得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第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300萬,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增速僅為7.8%,同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持續增加,主要由第二產業增長更為乏力造成,這對我國經濟的穩定運行和效率提升構成了負向沖擊。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8.7%,延續了“十二五”以來持續下降勢頭(見圖1)。3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升至8.8%,比1~2月份提升0.2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速由1~2月份的9.8%提升到9.9%,初現企穩勢頭。但總體而言,當前工業經濟尚處于不景氣區間,工業增長減速趨穩的基本態勢已經形成。與此對應,國內部分工業行業的過剩產能仍亟待化解。例如,第一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僅為7.2%,同比降低3.4個百分點,增長仍處于下滑通道上。
圖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圖2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第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6%,比1~2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見圖2)。其中,部分二線以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正從供不應求向供求平衡乃至供大于求的方向轉變。受此因素影響,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名義增速為16.8%,比1~2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4個百分點,是導致投資需求回落的主要因素。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預計第二季度房地產投資的增速可能繼續回落,需警惕部分城市房地產價格向下波動并引發局部風險。第一季度制造業投資狀況總體也不容樂觀,15.2%的增速雖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回落3.5個百分點。不過,第一季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均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反映出2013年以來實施的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宏觀政策初見成效。相對于投資增速的較快下滑,消費增速表現得較為平穩。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2%,比上年同期只回落0.4個百分點,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對穩定經濟起到了一定作用。
3月份,物價總體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偏弱運行態勢,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為2.4%,環比下降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降幅為2.3%,環比下降0.3%,我國經濟已出現輕微通貨緊縮征兆(見圖3)。肉禽等主要食品價格的周期性下行,抑制了CPI同比的走高,并促使其環比下降;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國內需求相對不足,以及全球制造業的回落,推動PPI降幅連續3個月擴大。由于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格局短時難以改變,第二季度中國的CPI與PPI仍將持續走低。
圖3 CPI與PPI月度同比變化情況
(執筆人:呂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