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刑訊逼供
- 遂末
- 錢r
- 2087字
- 2020-12-06 10:05:38
陳更換了私服,黑襯衫顯得他膚色極白,穿警服時的壓迫感減弱了不少,但還是高冷斯文,越發顯得生人勿近。
借助周婷的家屬權來周渙這里走了個后門,周渙是周婷的親哥哥,大學學的是理財,但是卻沒有走上傳說中“掌管國庫”這條路。畢業后開始嘗試創業,由于頭腦靈活聰明倒也沒有什么大風大浪,開了個餐廳生意順風順水,沒有實現財經夢卻好像更加現實了幾分。
陳更經常會來這里找周渙,于是服務員們都打趣叫他“小老板”。周渙也十分看淡這件事,某種程度上認可了陳更的“盜版”餐廳擁有權。
“我就知道你今天會來。”
周渙是個極有情調的男人,頭發在腦后簡單的綁了一下,剛剛攪拌咖啡的勺子放在了一邊,用手輕輕扇了扇咖啡上的白氣說。
陳更看了看餐廳墻上懸著的液晶電視:
“你還是聰明?!?
“為什么偏偏來我這家餐廳?”
“你這人多。”
周渙看向地面嘆了口氣:“我在電視上看了案情,你為什么會覺得幕后黑手會事先選擇我這里做計劃中的一環?”
“你怎么知道有幕后黑手?”
陳更很是平靜,他喜歡聽周渙推理的過程,也很敬佩周渙的智商。
“現在是我在問你啊。”
周渙的慢性促使他輕輕皺了皺眉,但還是給陳更解釋:
“婷婷給我說過楊作家最近兩年不時會協助你破案,警方卻不給她定那種妨礙公務的罪,我就試著了解了一下楊作家,讀了幾篇她的網文。那天看電視忽然想到了小說里的情節,一個精神病是做不到的。所以這個真的兇手,出于模仿一定不會十分完美,這里面的問題會和原著有出處。至于出處,當然是彌補就好,但這種彌補不了的就只有先天身份。”
周渙停了停:
“小說中的少年是一個雙親健在的人,所以他會在犯罪后想辦法掩蓋事實,運用嫁禍。而現在咱們這個罪犯,如果不是孤兒那大概就是流浪青年。所以他只有這點與小說那個主人公不同,而正因為這點不同,把楊作家天衣無縫的理論帶去了另一個方向。”
“的確?!?
陳更若有所思的聽完,給周渙做了解釋:“既然模仿的是高階層人物,那么大概會習慣性模仿言行?!?
陳更和楊茗學了不少,但依然不是很會站在兇手的角度思考比較變態的問題。
“兇手和目前嫌疑人有關系,但并不是熟識。嫌疑人的精神疾病時好時壞,選擇人流最多的餐廳不僅是為了模仿,還有方便嫁禍。我嘗試過模擬犯罪現場,餐廳人多眼雜,但言行與他們相符,便沒有客人會在一個偌大的餐廳里特別注意一個人。環境好會讓心情變好,再帶著沒有發病的嫌疑人走出餐廳,擊中死者要害,嫌疑人此時嚇呆了,大腦雖然運轉身體卻無法動彈,于是死者全身只出現了一刀,兇手卻逃之夭夭。”
“確實,這是我找出來的監控,發你郵箱?!?
周渙拿出手機滑動了幾下,將所謂的監控錄像轉給陳更,陳更還沒來得及道謝,周渙話鋒一轉:
“婷婷長大了,我是管不了了,換你吧。”
什么意思?陳更沒有多么直男,周渙不止一次要把周婷推給他,這是什么?包辦婚姻的鐵證。
“丑話在前,你真是即當爹又當媽?!?
陳更又舉起手機向周渙道謝后走出了餐廳。
周渙看著陳更的背影笑了笑,臉側垂下的一綹長發顯得此人格外妖艷。周婷與周渙十七年前因為意外成為了。孤兒,那年好心人送他們去福利院的時候,兄妹倆就認識了陳更。
分割線
......
簽售會這東西簡單總結下來就六個字:說說話,寫寫字。
楊茗的手機界面此時正停在與方強的聊天界面上,最后一條是楊茗發的見面地點:一樓會議室。
太陽都垂到山下了,會議室當然沒人了,楊茗想。一進門,她便看到了方強正坐在椅子上面對長桌,楊茗這人不注意什么禮節,沒打招呼徑直走了過去。
“你很漂亮?!?
這句話不是方強無心說出口的,早在屁股坐上這間屋子的板凳上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想真正的見面要說什么話。
楊茗聽到這句話后和方強預料之中的反應既一樣又不一樣。出于變態心理,楊茗沒有覺得這話多么惡心,但出于變態心理,也沒有覺得這話多么順耳。楊茗隨便敷衍了一下開場白:
“我知道?!?
但她沒有給方強繼續尬聊的機會。
楊茗手機界面一跳,顯示的是陳更看也沒看就發給楊茗的監控錄像,楊茗轉給了方強。
“作家,這是什么意思?”
方強只看了一眼,但他并沒有裝糊涂。
“你說我接下來會怎么問你?!?
楊茗不看方強,嘆了口氣:“你嫁禍的人就是這么個神經病?”
可能楊茗與方強都有點自來熟,氣氛也沒有很壓抑。方強立刻察覺到對方沒有敵意,出于崇拜心理,他搖搖頭:
“那條位置很偏僻的街道上的案子嗎?我最近剛和張浩北認識,我......我不知道他是精神病。”
楊茗覺得方強可能猜測她今天來會錄音,但實際上她并沒有。
“你的不在場證明大概是那家餐廳離案發現場太遠,嫌疑人提出要跟你一起去,但你拒絕了,和嫌疑人分開了,至于證人這東西,有點手段的都能搞到,對嗎?”
“你錄音了嗎?”
“沒有。”
方強相信。有一點是因為女神這層身份,還有一點,楊茗剛才說的就是他事先計劃好的。
“所以這個不在場證明有什么不對?”
楊茗又嘆了口氣,這是第二次了。她撩了一把頭發:
“嫌疑人可是個精神病。他和死者根本不認識,如果只是為了隨便殺一個人,拒絕他這種事這么不聽話,他為什么不先一刀捅了你?!?
楊茗覺得這種模仿有損自己“清譽”。
方強木然,看來他并沒有小說中殺人少年的穩重和聰明。而他正想像面前這個直覺告訴他可以相信的女人求助的時候,對方卻先開了口。
“你是一把鋒利的刀。”
刀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