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紫紅之國”腓尼基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東海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形成一個奴隸制商業城邦國家。迦南是它古老的名稱。到公元前九世紀,希臘人開始稱它為“腓尼基”。說起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一個住在地中海東岸的牧人,他養著一條獵狗。有一天,獵狗從海邊銜回一個貝殼,它使勁一咬,嘴里、鼻上立刻濺滿了鮮紅的水跡。開始牧人以為狗的臉部被貝殼刺破了,就用清水給它沖洗傷口。可洗后狗的臉上還是一片鮮紅。貝殼里難道有紅色顏料?牧人暗暗思量著。
于是他拿起貝殼仔細察看,原來是從貝殼中流出的紫紅色汁液把狗嘴染紅了。這種貝殼在腓尼基的淺海非常多見。于是人們便用這種染料來染各種織物。而經這種染料染過的布匹,顏色美麗而且將這種布放入沸水中或冷水中洗滌,都不會褪色。甚至布已經磨穿了,顏色依然亮麗如新。
這種染料得到了人們的喜愛,特別是東方國家的帝王和掌管祭神活動的祭司們都樂于購買。因為這種染料是迦南特有的,于是人們把出產這種紫紅色染料的迦南稱作腓尼基,意為“紫紅之國”。時間一長,人們反而把它的本名淡忘了。
腓尼基的國名富于浪漫色彩,它的國土也很有特色。
腓尼基的土地呈狹長形,長約二百公里,寬約二十公里。它西面臨海,地中海削入內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灣。它北接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南面是巴勒斯坦,東面到達黎巴嫩山。
腓尼基境內的土地并不肥沃,只有不大的地方適合耕種。但聰明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賜予,開辟了田園,種植了葡萄和橄欖。在谷地和山坡上,鮮花盛開,景色美麗,那里長滿了椰棗、月桂、無花果、橡樹和其他很多的樹木。
在沿海地帶,人們不僅捕魚、賣魚,還有人專門從海灘的沙石中尋找財富。他們將潔白的沙子熔化后吹制成各種玻璃器皿。更有許多人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身上綁著石塊潛入海底撈取那奇異的貝殼。
腓尼基人還是出色的航海家。他們依靠自己在手工業方面的高超技術,利用本國多港灣的地理條件,憑借森林中的黎巴嫩雪松制造海船,勇敢地告別故鄉,去進行海外冒險生涯。
公元前十五世紀,腓尼基人的商船已馳騁于整個地中海了。到公元前九世紀,他們的航海商業活動達到了繁榮階段。
腓尼基人世代與狂濤巨浪搏斗,是他們第一次發現直布羅陀海峽,又沿歐洲海岸到達英格蘭,并深入到波羅的海;他們還曾到過達達尼爾海峽。
公元前七世紀,腓尼基的航海家受埃及法老的委托,完成了環繞非洲大陸的航行。
當時,腓尼基人準備好三艘航船。它們都是船頭尖尖的雙層劃槳船,船尾向上翹起。上層的船員掌握航行的方向,下層的船員負責劃槳。船上裝滿航行需要的糧食與準備交換的商品后,就從埃及的港口啟航了。
船隊沿著尼羅河的支流前進,然后駛入阿拉伯海灣的一片綠水中。航船行駛了四十天,到達一個村莊。當地的居民個個皮膚黝黑,身體半裸。他們熱情地請船員們飽餐了一頓。善于經商的腓尼基人不失時機地在地上陳列出種種貨物:絳紅色的布匹,琥珀鑲的項圈,金銀制的杯子,鋒利的匕首。村民們吃驚地看著這些從沒見過的漂亮東西,爭著拿出獵來的動物作為交換。但是腓尼基人對動物不感興趣,只要一種芳香四溢的樹脂——沒藥。他們心里很清楚,埃及的僧侶愿意拿出許多金銀來交換這種珍貴的藥材。
不久,腓尼基船隊來到一片荒漠的海岸,岸邊看不到一個人,海員們下船到岸上休息。一個船員發現沙灘上放著一堆白得耀眼的象牙,還有一些豹皮。
“這是什么東西?”這位船員不解地問道。
一個有經驗的船長解釋道:“這里的人要和我們交換商品,但又害怕我們,所以把他們的貨物放在沙灘上,自己藏起來,指望我們用貨物同他們交換。”
“真是交上好運了!”船員們把岸上最好的一百二十根象牙裝上船,在沙灘上放了一些美麗的串珠、五彩的琺瑯容器和青銅斧頭作為回報。
“這下我們發大財了!”船員們興高采烈地離開了海岸。
航行了十二個月之后,一件怪事發生了,中午的太陽竟從北面照射過來。原來,腓尼基人一直生活在北半球,從來沒有越過赤道,只知道中午前后的太陽是從南邊照過來的。現在他們航行到了南半球,因此看到這種現象就奇怪極了。
儲存的食品很快耗盡,船員們只好上岸打獵,獲取食物;并且在地里種上了大麥和小麥。在熾熱的太陽照射下,不出三個月,麥子就成熟了。船員們收割了糧食,隨后繼續向前航行。
“大地向西轉彎了!我們可以回家了!”終于有一天,船隊來到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海岸開始折向西方,這已是航行的第二年了。
航船開始向北航行。當第二年航行結束的時候,中午的太陽光又從南方照來了——他們回到了北半球。
經過三年艱苦的航行,腓尼基船隊又回到了埃及。
腓尼基航海家們這次環繞非洲的航行,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年,它是人類航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比近代葡萄牙人達·伽馬對非洲航路的開辟還早兩千多年。
腓尼基人對人類文明最杰出的貢獻是發明字母文字。由于航海和貿易的需要,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開始使用簡便易寫的字母文字。這種文字是楔形的,有二十二個輔音字母,但沒有元音字母。每個輔音字母都可以讀出幾種不同的發音。
大約在公元前十世紀,古希臘人接受了腓尼基字母,再加上元音發展成為古希臘字母文字。古希臘字母文字后來又傳入意大利半島,形成了拉丁字母體系。而希臘、拉丁字母則是以后一切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
腓尼基雖然在公元前六世紀就被波斯帝國兼并而滅亡了,但腓尼基人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永遠值得人們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