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覓向雞叢立小刀 上
- 仙路接天
- 唐經風
- 2583字
- 2020-09-14 10:31:29
這一笑,笑的是由內而外,是解決了心底一分疑惑后的自然表露,不帶半點額外的情緒。然而,也就是這一笑,卻笑得駱洛心生誤會,臉頰低垂;更笑得寧不虧,心膽俱寒,脊背一陣陣的發涼。
“寧老頭,今夜你定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我有這種預感。不知道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霍霍?預感!屁!鬼才信你呢!!!
極度危險的感覺,如一塊陰云籠罩在寧不虧的心頭:“不對,其中有詐。”
事有反常必為妖。
寧不虧是多年練就的老江湖,即便有駱洛的一心設計,左沛洵極力配合的推波助瀾,也不能動搖其心志分毫。
他一邊表面上說:“貧不偷,孤寡不偷,忠義仁善不偷,聽姑娘講,這周家乃積善之家,實與老夫準則有違啊。”
一邊心里卻道:“糙,老子就不接招,讓你倆干著急,沒咒念。”
“寧老頭,難不成你還是個俠盜?”左沛洵語帶譏諷,言詞不屑,一時竟叫寧不虧無言以對。
“船來嘍——”不知誰的一嗓子吆喝,洪亮高亢,打斷了三人的閑扯。
眺望遠方,水天一色之間,果真飄來一點淡淡的淺影。
原本稀疏寥落的碼頭,突然人流涌動起來。拿鍬的、扛扁擔的、赤膊上身空手的,但見一個個摩拳擦掌,興奮異常,仿佛一下子所有的閑人懶漢都有了生機,活了過來。
寧不虧一見也來了精神,起身便拉住一人:“這位小哥,是渡船將要靠岸嗎?”
“拽我干嘛,瞎耽誤功夫?這邊等著搶活呢。”這人一邊甩開膀子,晾下了寧不虧,一邊又仿佛嗑了春藥,極度興奮連串帶蹦的跳將起來:“七哥,七哥,小伍兒在這呢。”
“搶活?”寧不虧一時莫名其妙,不得要領,免不了轉頭看去。
餛飩老爹半只眼睛都瞧不上他,駱洛急于了解情況也跟了過去。其實,三人并不清楚,縱然老爹有心不說,也實在耐不住話嘮的性子:“每日碼頭有船只到港,周家的船行總會臨時雇些人手,用來搬卸貨物,看到沒?這些個幫閑、小力巴等的就是這個活。”
“那這七哥……”正在駱洛問話間,一個短褲小褂的魁梧漢子,三步兩步竄上了碼頭立著半人多高的船墩。
老爹指著漢子道:“這就是七哥兒,他本是周家下面的一個佃戶,從小愛耍個拳腳把式。而且七哥兒的水性極佳,有一次周家船行搬運貨物不慎將一顆夜明珠落入水中,正是七哥兒下水給撈上來的。周老爺見他果然有些本事,善心一發,就委派到碼頭,當了船行的小頭頭。”
“是不是巴結他就能接到活干?”寧不虧突然插話道。
“七哥也是苦出身,為人仗義,哪有你說得那般勢力。不過平日與他交好的漢子,倒確實容易選中。”
“哈哈,是極是極,誰沒兩個窮哥們啊。”寧不虧笑得是暢快無比:“姑娘,霍霍,聽到沒,這下飯轍有了。”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滄海天際流。
左沛洵三人戰力強橫,雖是較后到此,也是左推右擋的硬擠進人群。
“乖乖,這怪物是船嗎?”隨著一聲驚嘆,左沛洵才把盯住左右人群得目光轉到水上。
但見一艘高有五層,船上無帆,船首寬闊刻飛虎麒麟像,外設三層搖槳的水道巨擎,正緩緩的向周家碼頭駛來。
七哥兒倒吸了一口涼氣:“是官家的樓船。”
左沛洵微晃上身,避開船上折射的陽光。仔細再看,果然那樓船上遍布兇器,列矛戈,樹旗幟,殺氣錚錚、戒備森嚴,仿佛一座攻有法、守有度的水上壁壘。
這等樓船乃是縱橫內河水道,攻伐近海的無雙利器,莫說眼前小小的周家碼頭,恐怕就是滎陽城的內河航道亦不多見。
“沒活了,都散吧。”七哥兒泄氣搖搖頭,從船墩跳回了平地。
“不能吧,眼看這么大的船就到了,那貨還能少搬了。”
“是啊,馬上就靠岸了。”
一個上了幾歲年紀的漢子,應和著七哥道:“還看個屁,這樓船吃水深著呢,它要停靠碼頭上,起碼得到報廢成了旱船那天。
果不其然,也就在他話音才落之際。三里水域外的樓船便投錨,泊定不前了。
一只飛廬自樓船放下,水浪一分,劃槳而來。兩位明顯將校打扮的官軍,人還未至,已遠遠喝道:“本地里正何在?”
碼頭上眾人你瞅我,我瞅你,半天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七哥兒也沒見過真么大的陣仗,但他到底是船行的頭頭,又平日習武膽氣頗壯,大聲答道:“咱周家集沒有里正。”
“沒有里正?”其中一個軍爺,都被氣樂了:“你等平日捐稅如何上交。”
七哥兒聽他一樂,臉漲得通紅:“捐稅是何物?是前些年交給周家的一成租子嗎,后來周老爺不是給廢了嗎?”
兩個軍爺是面面相覷,一時不明所以。相反這邊的寧不虧卻想了個分明通透,略顯賣弄的對著左沛洵和駱洛道:“沒想到啊,這小小的周家集,竟與醉鄉城一般,乃是個人私產。國主限于祖宗之法,不得干涉分毫,如此一來那周家在此地豈非是為所欲為、毫無顧慮,了不得,了不得啊。”他把自己說的倒是興奮不已,可駱洛對世俗權力漠不關心,左沛洵更是沒聽出哪里了不得。
其實,這些還要從東海郡地域、歷史說起。東海郡,東臨滄瀾海域,與北凈疆天然隔著寒冷的千水湖群。雖說叫起來,名中有個“郡”字,似乎格局不高,缺少皇霸貴胄的大氣,卻不知此郡乃是一海之郡,物產豐富,面積廣博,比之其他陸地亦是不遑多讓。
最初在東海郡的地形圖上,描繪著三個政權,它們彼此力量均衡,不分伯仲。但百十年前,東夷國迎來了一代雄主未央大帝,其人天縱奇才,胸懷天下,勵精圖治三十年,更尋得修真之人全力輔佐,經無數征伐,最終統一了東部大陸。
數十年的戰亂,使得東海郡滿目瘡痍,民不聊生,一些閉塞險要之地島主、山主林立;隱藏的各大勢力走到幕前,更是家主、城主遍布。原本以未央大帝的才略,只要再多些時日,自能將這癬疥之疾徹底除去。可天不從人愿,未央大帝竟在此時天人永隔、壽終正寢了,那些勢力稱此時機拼死爆發了驚人的反彈。
為了平復局面,皇室與背后支持的修真門派達成了共識:已造成既定事實的各大勢力,各個家族,甚至地方武裝,只要名義上奉東夷國主號令,即可聽宣不聽調。
說白了,就是你只要不造反,老子就當你不存在。周家大概也就是那個時候,遺留一方豪強的后裔。
兩個二百五的軍爺,當然不明白這其中的玄機,眼見著飛廬搖了半里,碼頭上的刁民居然無動于衷,不由心中一怒,發起了官威:“呔!此乃東夷國主義女,統御趙大人千金,東海郡主的五牙樓船。而今途徑此地,傳里正,沒有里正,就傳鎮長、村長,速速備好精米飲水,瓜果蔬菜,各式給養,不得有誤。”
軍爺的話,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碼頭眾人免不了議論紛紛。
都說官字兩張嘴,左右都是理。要補給?給不給錢?一句找人都說喊得這么橫,不給錢白使喚人怎么辦?咱們升斗小民活的,最實在不過,無利可圖,管你是誰家閨女,誰的主子。
“散吧,扯淡的——”有人敢第一個喊,就有人敢第一個散。一時間,碼頭眾人仿佛蒼蠅,鬧哄哄的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