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要錢要命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17字
- 2020-11-04 23:26:55
第70章 要錢要命
徐邦寧熟讀《明史》,知道胡宗憲必死無疑,可是他仍舊想試一試。
盡管這很有可能讓他得罪嘉靖。
最近海瑞上疏,已經惹得嘉靖大發雷霆,此時徐邦寧若是再去為胡宗憲求情,只怕會惹禍上身。
然而他還是去了。
就在他給朝露解釋完為什么要讓李牧去幫忙找人之后,他在陸鳴玉的帶領下,乘著馬車,終于來到以往只在電視劇中見過的紫禁城。
站在宮墻外,望著高大巍峨,富麗堂皇的皇宮,他說不出來有什么感受,只覺心神一下子變得清明無比,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
而這里,乃是整個天下的權力中心。
嘉靖住在西苑,自宮女差點勒死他之后,他就一直住在西苑,已經好些年。
魏國公府世子求見,在原本就暗流涌動的紫禁城中算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往小了說,魏國公府世子初到京城,本就應該向皇帝請安拜恩。
往大了說,因為徐鵬舉廢長立幼一事,整個朝廷都為此在私底下議論紛紛,徐邦寧此時拜見皇帝,那自然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而徐邦寧的身份還沒重要到需要掌司禮監的陳洪來引路,所以帶他進入皇城的,乃是一個徐邦寧不知道名字的公公。
據這位公公自己透露,他姓劉。
“世子爺這是頭一回來咱們京城吧?”
“回公公的話,正是”
“那世子爺可曾游覽京城勝景?”
“還不曾,祖上蒙受天恩,世代嗣爵,在下初到京城,自要先行叩謝皇恩。”
徐邦寧沒說實話,他也知道此時不能說實話。
如果說他已經逛了營市街才來皇城謝恩,只怕一向要面兒的嘉靖老兒轉頭就把他轟出去。
可他不說,并不代表旁人不知。
“世子爺,這兒可是皇宮,有些話,奴才勸你還是想好了再說。”
劉公公這句話,意味深長,一下子讓徐邦寧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似在暗示什么,可是卻又帶著斥責之意。
“在下糊涂,還望公公釋惑?!?
說著,徐邦寧從懷里掏出兩張千兩銀票塞到了他的手中。
在這年頭,沒有什么是用銀子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是銀子還不夠多。
兩千兩銀票到手,劉公公的臉色立馬緩和下來。
“世子爺啊,奴才可是聽說了,世子爺一到京城便立刻約了高大人家的公子在京中游玩。”
“后來又約了裕王府的小舅子,徐閣老家的公子去德軒居?!?
“想必世子爺從未踏足京城,還沒明白這兒的規矩吧?”
劉公公前面走著,一字一句輕聲細語,不復剛才那般斥責之意。
銀子的力量,果然遠遠超過常人的想像。
徐邦寧在心中暗罵一聲,急忙點頭稱是。
“這些事兒啊,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兒?!?
“但世子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現在才來拜見皇上?!?
“世子爺剛才也說了,南京魏國公府世代蒙受皇恩,而今僅剩的幾個國公當中,您瞧瞧有幾個還如南京魏國公一般受皇上重視?皇上不正是看在當年徐達徐將軍為大明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這才對魏國公府恩寵不減?”
“所以世子爺啊,咱們這些做奴才的啊,心里總該先想著皇上,然后才想著自個兒不是?”
劉公公這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繞是徐邦寧也是找不出任何反駁的理由來。
不過他覺得,按照劉公公這般高深莫測的心機,日后混個掌印太監,怕不會很難。
“多謝公公教導,在下記住了?!?
于是急忙道謝。
正說著,兩人已經到了西苑嘉靖老兒的煉丹房。
徐邦寧遠遠便聞著一股丹藥味兒,此時近了,這煉丹房傳出的味道更加濃烈,直讓他一陣咳嗽,好不容易止住,劉公公已經再度過來,嘉靖傳他覲見。
煉丹房到底叫什么名字,徐邦寧沒注意到。
他進了大殿后,目光頓時被殿中央的一口鼎爐所吸引,兩個人高,半徑怕是得有一米,下方堆砌著上好的炭,鼎爐壁上烙印著奇怪的紋飾,看樣子像是一些道家符文,徐邦寧對道家煉丹一事一竅不通,也看不出那些符文到底啥意思。
大殿兩側不設任何擺飾,甚至連個窗簾也沒有,只有大殿正北方有著一張深色床榻,白色紗帳內好似有個人半躺半依。
“臣南京魏國公府徐邦寧,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剛聽你咳嗽,可是聞不慣丹藥味兒?”
徐邦寧禮還沒拜完,榻上之人已然開口。
“回陛下,臣第一次聞到如此濃烈的丹藥味,倉促間難以平息胸腔之中的刺激,所以這才失聲咳嗽,驚擾了陛下,臣死罪?!?
“死罪?朕若當真砍了你的腦袋,豈不是讓南京的三十萬中軍將士心寒?”
“說吧,此次來京,打算要幾個錢?”
皇帝一直躺在紗帳內,只有聲音傳出。
聞聲,徐邦寧不由得心神一驚。
來京為中軍要軍餉一事,乃是徐鵬舉暗中告訴他的,這件事就連唐昭北都沒告訴,嘉靖老兒是怎么知道的?
難道是他自己猜到?
轉念一想,徐邦寧又覺釋然。
振武營嘩變之事惹得嘉靖派高拱南巡,紙包不住火,軍餉被拖延的事遲早會傳到嘉靖耳朵里。
而徐邦寧在此時進京,不是為了要軍餉,那是為了什么?
原來,徐邦寧此次入京最終和最初的目的雖然都是為了今年秋闈。
但是最大的目的,卻還是解決中軍的軍餉問題。
這件事徐鵬舉從未對外人說過。
中軍軍餉,從嘉靖二十四年起,就從未發放完整過,也就是說中軍上下三十萬將士,二十年未曾領到過完整的軍餉。
再加上今年因為旱災,導致朝廷的軍餉被延誤,振武營這才在徐邦瑞的挑唆下嘩變。
這也就有了高拱南巡一事。
而徐邦寧此次入京的最大目的,便是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向嘉靖老兒要軍餉。
他知道這很難,正如為胡宗憲求情一般,極有可能惹惱嘉靖,可他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