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哭宮,清君側
- 回到隋朝當暴君
- 楊二陛下
- 2166字
- 2020-11-01 09:06:16
第42章 哭宮,清君側
楊二的本意是做個愛民如子的明君。
這真真是極好的。
可是在這世家門閥橫行的大隋朝,明君是沒法做的,否則最后不是變成傀儡,就是突然冒出一個牛筆的人物皇帝禪位,或者干脆將皇帝勒死自己去當皇帝。
這種狀況,比后世某些活力團體還要活力。
而原來歷史上,楊二世用了一個王朝和一個皇帝的生命,告訴后人世家門閥必須鏟除。等到唐末,二流子黃巢起義的時候,為了防止當上皇帝被世家門閥掣肘,干脆先一竿子把所有世家門閥都捅死算逑。
所以接連鏟除宇文氏和王氏,楊二陛下不僅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反而越發覺得鏟除世家門閥這件事,迫在眉睫。
這才兩家而已。
瞧瞧關隴集團,那可是號稱關隴八大家,脫胎于西魏八柱國,有著八家大門閥特別顯眼。比如元欣家族,比如已經被楊二陛下干掉的宇文家族,比如……這八家合起來,大隋朝一切和軍隊有關的利益,基本沒其他家族什么事了。
接著瞧瞧山東集團,那也是號稱五姓七望的存在,以士族為首,比之關隴八大軍事貴族不遑多讓。雖然被楊二陛下干掉了一個王氏,但還有六家在那杵著,刺眼的狠。
再瞧瞧江南集團,有著瑯琊王氏、長沙宋氏、陳郡謝氏、蘭陵蕭氏四大家。
蘭陵蕭氏不多說,這是皇后的娘家。
剩下的三家也格外刺眼。
最后是關中集團,雖然勢力不如前面三大集團強,但這個小集團傾向于關隴集團,簡直就是關隴集團的頭號小弟。
這些個不知所謂的東西,勢力之強大,著實令人頭疼。
就在楊二陛下琢磨著,怎么繼續挖這些世家門閥的墻角的時候,古槐庸忽然間匆匆忙忙走進來,楊二陛下還以為是抄蘇威的家有了結果,便問道:“蘇氏一干人等可曾漏掉一人?抄家結果如何?”
古槐庸耐下心來回答道:“回稟陛下,除蘇威外,蘇氏三族已經全部斬絕,蘇威本人已經被剝皮、實草,尸體已經掛到朱雀大街上,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都能看到。另外,蘇家抄沒現銀十萬貫,珍貴珠寶古董字畫等折合五萬貫,地契五萬貫,共計二十萬貫,已經送入少府。”
“不錯,北鎮撫司最近辛苦了。”
這是楊二陛下最近幾天,聽說過的唯一一個好消息。
之前抄沒宇文氏和太原王氏,共計得現銀四十萬貫,加上現今這蘇威的十萬貫,共計五十萬貫現銀,應付軍功大會的各項支出應該是綽綽有余的。至于軍功大會之后,楊二陛下表示只要給勞資一段安穩時間,朕還怕找不出生錢的辦法來?
比如制鹽技術,這是穿越者的必備技能。
再比如燒玻璃,原料就那幾樣,多實驗幾次總是能成功的,不奢求什么鋼化玻璃防彈玻璃,只要看上去亮晶晶的就行,放到大隋朝絕對是極品琉璃,一小塊能賣出天價。
再比如燒水泥,楊二陛下表示勞資只知道是用石頭燒出來的,其它細節只能慢慢試驗。
等到思緒回歸正常,楊二陛下瞧見古槐庸還站在一邊,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眉頭一皺:“混賬東西,有什么話還要瞞著朕?”
古槐庸馬上跪倒在地:“陛下,早上朝會散去后,御史言官們私底下糾集,底下的小子們匯報說,他們準備在明天早朝上發難,奴婢原本想等到掌握詳細情況后再向您稟報,卻不知誰帶的頭,那些御史言官們改變主意,現在都跪在昭陽門外哭宮,說是要,要……”
“說!”
“是是是,他們說要清君側。”
“清君側?”楊二陛下愣了一下。
這就開始清君側了?
清君側者東西,是一千年后的朱棣發明的。
楊二陛下氣笑了,看來不管在哪個朝代,一旦閹宦做大,那些文官就會受不了,現在連清君側這種大明朝的發明都提前想出來了。
“好一個清君側,他們準備清除朕身邊哪位奸臣?”
不用說。
看古槐庸那張死人臉,就知道百官這次的目標是古槐庸。
但讓楊二陛下沒想到的是,這次哭宮可不僅僅只有御史言官:“陛下,他們準備清除奴婢和王公公。不過這次哭宮不僅有御史言官,國子監的生員們也參與了進來。”
楊二陛下暴怒而起:“混賬東西,一群官身都沒有的生員,如何敢插手朝堂之事?古槐庸,傳命北鎮撫司包圍昭陽門,來護兒領右翊衛封鎖皇宮,許進不許出!朕今天要教這些吃飽了撐著的混賬東西明白,什么是為人臣子和學生的本分!”
下完旨意的楊二陛下,懶得等待北鎮撫司和右翊衛的人馬,離開御書房徑直往昭陽門而去,反正從御書房前往昭陽門也不遠,就幾分鐘的路程。
氣急攻心的楊二陛下,恨不得立刻把那些御史言官和生員們的腿打折。
古槐庸也嚇了一跳,安排一名小太監去傳喚人手,自己急急忙忙跟了上去,路上叫來幾名皇宮侍衛,一行人就往昭陽門而去。
如果將大隋朝的皇宮和明朝皇宮比較,昭陽門便是和承天門一樣,都是文武百官從皇城前往宮城上早朝必經的一道宮門,正對昭陽大街,平時守衛比朱雀門還要寬松一些,是以那些御史言官聚集到昭陽門開始哭宮以后,古槐庸才匆匆忙忙收到消息。
楊二陛下的身影剛剛出現,那些御史言官和生員立刻山呼萬歲,接著便是義憤填膺的吶喊聲傳來,要求楊二陛下斬掉禍亂朝綱的古槐庸和戕害百姓的王大伴。
尤其是古槐庸!
雖說宇文氏和太原王氏死有余辜,但這閹宦手段太陰毒,殺人如麻,兇名如今能止小兒夜啼,根本就是天子身邊的奸佞,不盡快除之而后快,將來必損害國本。
楊二陛下沒理會這些聒噪,卻是道:“卿等到來所謂何事?”末了又看向那些生員:“爾等生員,不好好讀書,聚集到這宮門之外是何用意?”
一名似是領頭的生員,忽然走到人群前面,對著楊二陛下朝拜了一下:“陛下,自上古堯舜開始,歷朝歷代,宦官掌權無一不是禍國殃民之徒。今古槐庸掌權僅僅兩月有余,死在他手下的冤魂已不計其數,市井街坊中,其兇名早已能止小兒夜啼。試問這等大奸大惡之人,陛下還留之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