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進擊的易庚授
- 子虛國的前世今生
- 吾獨秀汝在此
- 3061字
- 2020-11-01 09:01:11
易庚授最近每次路過去京城南門的路時都能看葉府的人建房子,事實上他也已經(jīng)看了許多天了。
也不知道到底歷時幾天,葉府要建造的房子終于得以建好。
房子建的很大,起碼比易庚授家的房子要大上許多。
用的材料對于普通人家來說也是極好的,也不知到底花了多少銀子。
建好之后還在屋頂上掛了一個金色的招牌,招牌上寫著“育兒院”三個大字。
至于這個房子到底是做什么的,葉府老早就叫人到附近的各個村莊解釋過了。
說的主要是強調(diào)這育兒院是暫時替人照顧小娃子的,大家以后農(nóng)忙或者有其他事情時可以將自己的娃子送過去,但并不管飯。
因為有葉府的信譽在這,許多人也沒有怕這育兒院拐了自己的娃。
又因為還沒有見過到底什么是育兒院,開門的這天聚集了許多吃瓜群眾。
易庚授就是這些吃瓜群眾中的一個。
他也不完全是光吃瓜的,準確的來說他是在觀望。
雖然才二十幾歲,易庚授卻已經(jīng)是倆個孩子的爹了。
這在他們村也是正常現(xiàn)象,畢竟十幾歲結(jié)的婚,二十幾歲有了孩子也是正常。
他在這觀望是聽說這育兒園里面會設(shè)置有一些教書先生。
在易庚授看來,學會讀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而且現(xiàn)在朝廷有了科舉,讀書還是有出路的,便是沒有考上大概率也能借著讀書的本領(lǐng)輕松過活。
他能說這話自然是他見過教書先生。
事實上易庚授這個名字就是他小時候那個教書先生給取的。
那教書先生似乎知道許多事。他有時候會說些現(xiàn)在的事,有的時候又會說一些以前的事,有的時候他還會講些鬼神身上的事。
因為聽他講東西時易庚授還小,所以有許多事情他也忘了,只依稀記得那教書先生雖然年老但還算高大的背影。
教書先生不是他們村里的人,但他們村里的人都爭搶著要他住進自己的家。
但那教書先生不肯,他用自己身上的財物在很遠的山上換了一處地。
出乎意料的是他身上的財務(wù)實在太多了,所以他最后換回來了一整座山。
他還在山上還叫人建了一棟房屋。
房屋是兩層的。
屋子也是由兩個人建好的。
一個胖胖的喜歡喝酒,光喝酒不干活,另一個較瘦的干活干的就極其的賣力。
那個胖的干完活就不見了人影。
那個瘦的干完活還順手救治了易庚授村里的一個幾乎被別人說是必死的人。
于是有許多人去教書先生家尋他,問他一些關(guān)于那個瘦子的事。
教書先生卻看著圍在他家面前的人嘆了口氣,自顧自的走開了。
之后那教書先生就不見了,有人說他去了其他山上,也有人說他就是走了。
那賣給他山的人倒是樂呵樂呵的將山收了回來。
不過賣給那教書先生山的也不是他們村里的人。
他們村里的人都是沒有田地的。
但好在幾年前他們的田地換了個主人,他們自己稱呼自己是葉府中人。
葉府行事要比先前的地主好上不少。
他們說一就是一,說過什么就一定會辦到什么。
他們說要修理道路,就真的幫易庚授的村里修上了道路。
他們說要幫村里挖井,就真的在村里新挖了幾個井。
有好事之徒問過他們圖什么,他們卻也沒說出他們到底圖什么。
大家以為他們或許會多收一些租作為補償,他們卻維持了四六分的原始分成。
又有人怕他們催債催的狠,他們卻從來沒有催過租。派過來的人還有意無意的暗示租可以少交一點。
易庚授是個知恩圖報之人。
所以他交齊了租。
這是一件愚蠢的行為,因為之前地主的地租其實也是收不齊的,并且他這樣做實際上損害的不光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家里還有老婆孩子要養(yǎng)活。
但易庚授就是做了,并且自己覺得自己做的很對。
好在他干活勤快,所以他交完租剩下來的糧食也并不比別家的少上多少。他家里的其他人想了想也沒有說什么。
那些收租的人見他或許是沒聽懂他們說的意思,接連暗示了幾次而易庚授還是沒有反應(yīng)后也就不再好心提醒了。
這次剛聽說葉府要建造育兒院時易庚授就很興奮,他很想讓自己的孩子學些書,可惜他并不會讀書,他也供養(yǎng)不起一個讀書的娃。
有了這樣機會,他自然高興。
易庚授本來是想直接在今天帶自己的娃過來的,無奈妻子強硬的說要再等幾天看看情況。
他也就只能一個人過來看看了。
第一個從育兒院里出來的人是李重四。
他先是對著圍作一團的人大聲的宣讀了一次育兒院的基本規(guī)矩。
“第一,這個育兒院不要錢,算是我葉府對各位積極納租的一種回報!
第二,這個育兒院不提供飯食!”
感覺到四周還是有些吵鬧,李重四停止誦讀,叫喊了幾聲安靜。
李重四有一個大嗓門,一個人的聲音硬是蓋過了吃瓜群眾所有人共同發(fā)出的吵雜聲。
吃著瓜的眾人老老實實的安靜下來。
李重四繼續(xù)念道:“第三,這育兒院有人數(shù)限制!一天只收一百個人!”
眾人聽了繼續(xù)吵雜起來,一個人竟大聲的問李重四為什么。
李重四很滿意的看著自己叫來的托,假裝不耐煩道:“這房子只裝的下一百多個人,多了娃子待著不舒服。”
那人點了點頭繼續(xù)問道:“那你們不會把我家娃給拐走了吧?”
眾人聽了紛紛安靜下來,雖然有葉府之前的信譽作保,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有些不放心。
李重四大聲道:“絕對不會,我葉府還不缺錢,不會干這種缺德事!”
那人面露滿意之色道:“我剛才那樣問也不是不信葉府,不過是求取李管家您的保證,還請不要介意!”
李重四又擺了擺手:“不介意不介意!我對此十分理解!
對了,今天大家可以先進去參觀,明天大人就不能隨便進去了!
我們這育兒班分兩種,短班就是隨時進隨時出的!
年齡大于七歲的可以報長班!
我們這里專門請了教書先生,長班報了就要學滿三年,兩種班報了都不用錢!但是學完了要給我葉家打三個月的白活,當然,倒時候有可能學完這三年還要學其他手藝!
還有,長班只收三十個人!滿了就不招了!
要報長班的明天早上過來報,長班的名額先到先得!”
圍觀的眾人先是楞了片刻,繼而很快沸騰起來。
“真不用錢?”一個婦女鼓起勇氣問道。
李重四很不耐煩的喝了口水道:“說了多少次了,真不用錢!”
另一個漢子喜滋滋的問道:“還有這種好事?那我也滿了七歲,我報行不行?”
喝著水的李重四猛的嗆了一口,吐的滿地都是,拍了拍身子然后笑罵道:“滾!”
那個漢子趕緊做逃跑狀,但也沒真的走。
“好了,規(guī)矩就這么多!你們要看就看吧,這育兒院今天只有上午才開放!”
說完這些規(guī)矩,李重四讓開了走向育兒院大門的道路。
易庚授是第一個進去育兒院的。
很多人聽到李重四的介紹都搶著想進來看看,所以易庚授很快就被擠進去了最里面。
可以看到育兒院還是花費了許多銀子的,易庚授敲了敲房子里面支撐用的木頭,沉悶的聲音讓易庚授聽著十分放心。
他的大兒子才只是六歲半,但老實的易庚授卻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做個老實人。他決定一定要讓他的大兒子報上長班。
以后不說出人頭地,再怎么也好過他天天在田里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他對于葉府還是信任的。
這樣明天就要早點來了......
易庚授暗自思考。
他又發(fā)現(xiàn)突然有許多人露出了和他一樣的表情。
狠了狠心,他決定明日四更天就帶著兒子在門外守著,他還不信了,這些人還能睡在這不成。
觀光的時間很快結(jié)束。
這倒不是說這個育兒院馬上要關(guān)了,而是易庚授他們還有事,只能觀看這么長的時間而已。
易庚授走時還看了先前與他露出同樣表情的人幾眼。
他們中有的也看到了他。
幾雙眼相互交匯就是不約而同的一笑。
育兒院長班的消息也在瞬間傳了個遍。
“那個什么長班當真不用錢?”
易庚授的妻子不無擔憂的問道。
“真的!”易庚授有些不耐煩“你不是問了好幾遍了嗎?”
“我還不是不放心?”易庚授妻子,又道:“那你可要早點去。千萬要搶到名額。”
“知道了,我四更天就去還怕?lián)尣坏剑俊?
“不行,我這心慌慌的,你還是三更天就去吧。”
見妻子十分堅持,易庚授無奈答應(yīng)。
這夜三更,易庚授就帶著他的大兒子守候在了這里。
“**!”
易庚授看著眼前烏壓壓一片的眾人,特別是看到有人真帶了被子準備睡覺時不由說了一句粗話。
他那一直抱怨著的大兒子見到這么多人也是十分震驚,瞬間停止了抱怨。
易庚授數(shù)了數(shù)前面的人數(shù),發(fā)現(xiàn)不過十幾戶人家不由松了一口氣。
他終究還是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