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石城歸降
- 大宋新朝
- 若羽丹心
- 3481字
- 2020-11-01 04:31:09
半日后,太陽西斜,趙旉大軍繼續向西行進,不過半個時辰,便已和莊羽絎所部匯合。
此時的趙旉正在聽著莊羽絎給自己講述他與鄭榮一戰的具體內容。
“殿下,大理一萬大軍這兩日來一直強攻末將這小小營寨,如若大軍再晚一些攻破張帥,那末將及新編軍就要交代在這了。”
“昨日晚間,鄭榮已然率軍退下去休整了,可不曾想這廝竟是不顧大軍疲憊,于后半夜發起了突襲,好在軍士們并未放松,才未給他們可乘之機。”
“其實,在石城與守軍作戰的時候,我新編軍的火槍子藥便已告罄,末將并未想到大理軍竟如此悍不畏死。”
“石城守將應是從末將命火槍手們將排槍壓制改為重點照應察覺到了末將麾下子藥不足了,隨后此人便率八千大軍直接沖殺了出來,不得已,末將只得讓將士們全力開火,直到子藥都打光了,又讓將士們全軍出戰,方才將這支大軍擊潰。”
“隨后末將便率軍退到了此處,只因此處三面環水,易守難攻,雖是三面懸崖,然并不用擔心水源問題。末將方將營寨立好,鄭榮便已率軍追到了。”
“末將令人全數隱藏起來,以引誘鄭榮率軍靠近,可不曾想這鄭榮謹慎異常,竟是派了斥候過來查探,不得已,末將令弓箭手攢射羽箭,將斥候殺死。”
“鄭榮見狀,霎時暴怒異常,直接揮軍攻打營寨,一直打到接近黃昏,此間大理軍幾度攻上寨墻,卻是被將士們又打回去了。”
“直到后來大理軍偷襲,將士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雖是守住了營寨,等到了殿下的援軍,可還是損失了眾多弟兄,就連末將帶回來的一百余老卒都折損過半了。”
莊羽絎一口氣說完,立在寨墻之上的趙旉和張明宇卻是有著不同的心境。
趙旉所想的是如若自己再早一些到來,將士們或許就不用損傷太多,或許鄭榮麾下殘余的數千人也能全數留下。
張明宇所想的是如若自己不要殺向趙旉,而是安安穩穩的指揮將士們抵擋宋軍,多拖延一些時間,鄭榮便能擊敗這支人馬,而后回軍救援。
只是事已至此,兩人皆是知道世上沒有后悔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張帥,孤如今要揮軍進攻石城縣城了,你說,孤要多久方才能擊破石城縣?”
“殿下軍械鋒利,但城內尚有數千守軍,再加上城墻厚重堅固,料想無論如何也要十天半個月吧。敗軍之將,無顏回見大理百姓,還請殿下成全。”
“張帥便了了此心吧,孤不會殺你,張帥不過是敗在大理國之軍情上,敗在麾下無謀士相商,說白了此戰非是張帥之罪,乃是大理國不占道義,必然失敗。”
“孤此次南征,不求覆滅大理,但必須讓高氏滅族,真正做到歸政段氏,大理國只能在段氏手中,才不會對大宋造成威脅。”
“屆時,若是張帥還想回歸大理,孤也不阻攔,只是在此之前,張帥依然只能居于孤之大軍之中。”
張明宇聞言,知道自己還是沒辦法殉國以全名節了。
“傳令,全軍修整一日,忠和,撥出一千大漢親軍,將一眾傷患送到烏蒙城,包括輕傷者在內。告訴他們,送到之后帶上一千侍衛軍,押送軍械輜重直接前往石城縣,孤在城內等著他們。”
第三日,休整了整整一日的宋軍便拔營出征了,張明宇騎著戰馬,臉上畫了一道猙獰的疤痕,穿了一身宋軍將官的鎧甲,料想城上守軍也是認不出他來。
趙旉神色輕松的騎馬走在大軍最前方,絲毫不為接下來要進行的戰事擔憂的樣子。
“莫非殿下絲毫都不為接下來所要面臨的石城戰事擔憂嗎?”
“不著急,我等到了石城,張帥自然便明白了。”
緩緩行軍半日后,九千多人的大軍列陣于石城之下。
張明宇左看右看,卻無論如何也看不出宋軍這軍陣如何攻城。
不多時,他陡然發現石城城門打開了!
城門內十多騎快馬奔馳而出,隨后城頭上的守軍一個個都下了城墻,出城后,這些軍士紛紛將兵刃堆砌到了城門左側,而自己卻是跑到城門右側列隊去了。
張明宇閉上了眼睛,他終于知道為何趙旉不擔心戰事了,因為石城縣已然沒有戰事了。可隨后發生的事卻使得他再一次刷新了對于趙旉的認識。
城內奔出的一眾人來到軍陣前方十數步時,紛紛勒住戰馬,一個個步行到趙旉面前。
為首之人張明宇并不認識,但在他身后的那人卻正是石城縣令,不想這廝竟是投降了。
只聽得那為首之人出言道:“末將大宋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隋延南參見太子殿下!”說完,一撩衣袍,半跪在地。
聽到這話,張明宇腦中已是空白一片,南鎮撫使?這是什么官職?如何會出現在城內,還使得石城縣令甘愿居于其后。
趙旉翻身下馬,走上前去,將半跪在地的隋延南扶了起來,輕聲道:“延南辛苦了,孤的南北鎮撫使都是國之棟梁啊!一個在北邊助父皇滅了偽齊,一個在南邊替孤拿下了大理堅城,真可謂功不可沒啊!”
“殿下過獎了,若非莊將軍一戰滅了守軍主力,末將也并無把握控制石城縣城。此功,末將不敢獨受。”
莊羽絎聽到這,當即不干了,道:“隋鎮撫言重了,末將不過職責所在罷了,末將率軍來到石城,也是奉了殿下之令,一切還需殿下神機妙算方可。”
“你二人便莫要謙讓,也莫要拍孤的馬屁了,延南吶,還不引薦引薦這石城的一眾官員啊?”
“殿下,便讓他們自己說吧。”
等照顧點頭示意之后,一眾石城縣官員方才開口說話。
“卑職石城縣縣令白墨參見太子殿下!”說完,白墨便行了個五體投地大禮。
“白墨,你似乎有所不服啊?”
“自是不服。”
“哦?說來聽聽。”
“太子殿下身為一國儲君,竟培養鷹犬,劫持本官家眷,令本官不得不開城投降,此可否謂之不仁?”
“太子殿下追殺大理潰兵,不給活路,興無名之師攻伐世代朝貢之大理,可否謂之不義?”
“如此不仁不義之人,如何要我佩服?”
“好一副伶牙俐齒,這兩點,孤都給你答案,其一,身為帝王之族,不可偏聽朝臣一家之言,還需要有自己的眼睛、耳朵,錦衣衛便是孤的眼睛、耳朵,廟堂之上,草莽之間,孤都要有自己的人,以便了解舉國之情。”
“至于你說的劫持你的家眷,孤不認可,試問錦衣衛可否對你家人不利?可否限制你家人出行?可否對你不利?又可否限制你的自由?”
“其二,孤之大軍并非無名之師,你大理國實際控制者乃是高氏,高氏越俎代庖,發出命令,令張明宇為北征元帥,企圖趁我大宋與金人交戰之時在后方捅一刀,分些好處,殊不知金人很快便被大宋天軍打回去了,便是連漢江都不得渡過。”
“孤此行,有名有份,此外,一支大軍一旦潰敗,潰兵在山林之間極易變為盜寇,若是不加以應對,恐怕日后石城縣便是匪患猖獗,商賈不行之地了。”
“孤之所言,不知白縣令可否聽明白了?白墨,你也是有些能力的,延南已然將你的往昔都告知孤了,你愛民如子,為政寬厚,但對于作奸犯科者,你也是絕不姑息,孤有意要你替孤效力,你看如何?”
白墨眉頭一皺,沒想到趙旉直接便招攬他了,一時間,他也不知如何應對。
見白墨眉頭緊皺,趙旉知道是有戲的,于是道:“白縣令不必著急,孤會在石城住上一段時間,等整個石城郡都歸屬大宋了,自然會有人前來找孤的。屆時你與張帥再行決定也不遲。”
白墨聞言,臉上神色竟是驚愕莫名,連張帥也被抓了嗎?這可是大理國最善軍事的人吶,如今也被抓了,那大理國還有什么打下去的希望啊。
白墨眼神暗淡,閉口不言。
余下的一眾郡丞,縣丞等官吏,趙旉皆是敷衍了事,這些人沒一個有才能的,占著官位尸位素餐,趙旉已然給他們的仕途畫上了句號。
“入城!”
數日后,大理城皇城內。
段和譽孤身一人坐在皇宮后園內看著蓮池發呆。他不明白,為何高氏要去招惹大宋這個龐然大物,若是僅僅如此便罷了,自己作為皇帝,竟是直到大軍北調之后才知曉此事。
既如此,要他這個皇帝干什么,不如讓高氏繼續做皇帝,自己出家去做和尚多好,再不必管這世間凡俗瑣事。
“陛下!陛下!”后園外,傳來一道尖利的公鴨嗓之聲音。段和譽極度厭惡這聲音的主人。
這人乃是高氏安插在他身邊的親信,此人名叫高專,乃是高氏在外間撿回來的棄嬰,高升泰奪位之后就到宮中做了太監近侍,如今卻成了高氏監視他的利器。
“何事?”
段和譽的話語中頗為不耐,可高專也不在意,道:“陛下,老奴得到消息,張明宇元帥麾下的五萬大軍,全軍覆滅了。”
“啊!”段和譽聞言,騰的一聲便站了起來,無論如何,那五萬人可都是大理的精銳,是大理的子民啊!
“陛下,還有一事,石城郡全郡陷落,石城郡守戰死,張元帥、石城縣令等一干官員被擒。”
段和譽聽完,面無人色,這才開戰多久啊,連石城那么堅固的軍事重鎮都被攻占了,連張明宇都被擊敗了,大理國拿什么再去與大宋抗衡啊。
“傳召,請高相及一眾大臣到紫金殿議事。”
“陛下,高相和大臣們都已經在大殿之中了,老奴只是來通知陛下一聲,并奉高相之命告知陛下這兩個消息。此外高相還說,讓陛下安心做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便可,國家大事他能處理,畢竟忠于陛下的人已經在此戰中悉數滅亡了。”
段和譽眼中閃過一絲狠戾,高氏,一切都是高氏所做,五萬兒郎的性命,在他們的眼中便只是一串數字,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這些人什么都做的出來。
段和譽心中暗下決心,此生必要除掉高氏,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勢必要辦到,否則,大理國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