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全城都在找梁周
- 公主又虐穿越君啦
- 無暮
- 3532字
- 2020-11-01 08:15:38
“公主!您怎么了?”
外間候著的招娣兒慌忙跑了進(jìn)來,拉住公主的手問道。
李錦拽住招娣兒,說道:“快去叫上倩茹,桂嬤嬤在外面嗎?一并叫進(jìn)來。”
“唉,奴婢這就去。”
“回來,再去前廳將達(dá)達(dá)里和鐵疙瘩叫上,興許會用到他們。”
招娣兒應(yīng)了一聲,又急匆匆的出了門去。
最先進(jìn)來的是桂嬤嬤,她方才在漿洗公主的衣物,本來這活兒有專門的下人來做,可桂嬤嬤做慣了的,一直是她替公主洗衣服,自然也就將這活兒攬了下來,巢姑居的劉嬤嬤聽了也沒反對,就由著公主的性子,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公主這是要出去?怎么突然這么急?”
李錦說道:“方才夢到梁周被人抓走了,你今日可看到梁周了嗎?”
“梁公子?早間聽說是出門了,公主也沒說不叫他出府,因此也沒人攔著他。公主肯定是做了噩夢,這梁周真是個禍?zhǔn)戮魉艘驳綁衾飦頂嚁_,等他回來時,看奴婢拾掇他一頓,管叫他不敢再來打攪公主。”
李錦邊穿衣服邊道:“我說真的呢,昨夜我便心緒不寧,今早睡不多時便又發(fā)了征兆,定是應(yīng)在了他的身上。”
“公主與他非親非故,即便真出了什么岔子,該公主什么事?要奴婢說,公主對這梁周,怕是關(guān)心的過頭了。”
李錦的手上一頓,桂嬤嬤一愣,說道:“奴婢該死,不該說這些話的。”
李錦擺了擺手,問道:“我真的有這么明顯嗎?”
桂嬤嬤一瞧公主沒有怪罪的意思,趕緊應(yīng)和道:“奴婢這個局外人都看得真真兒的,偏公主一個人看不清楚,若公主真對他起了心思,怕是要費些心力為他謀劃一番了,陛下總不會讓公主嫁給一個平民百姓。”
李錦嗔怪道:“怎么說著說著扯這么遠(yuǎn)?我與他才相識不過月余,哪那么容易……”
桂嬤嬤打斷李錦的話,說道:“昨夜里公主哭了吧?奴婢早間過來時,庭院里到處是積水,我便知道公主又傷心了一場,滿公主府您瞧瞧,皆是奴婢這樣的下人,哪個敢惹公主不痛快?也就梁周那一個愣種,不識好歹的敢惹公主傷心。”
李錦自知瞞不過,她仿佛也是認(rèn)命了一般,誰家的女兒一哭便下雨?這不是龍王上了身嗎,打個噴嚏便是呼風(fēng)喚雨。
此事雖多疑惑,可北周百姓卻從未將李錦歸為妖孽,一來是李錦降生時,北周國所有的災(zāi)害全都遠(yuǎn)離了北周百姓的身邊,而且李錦哭時,只得影響周邊的環(huán)境,并不會出現(xiàn)全國范圍的降雨,說白了,哭一場頂多在長安降一場雨,若是仲夏倒也好說,若是趕在冬季,比如說先皇后薨逝之時,大冬天的降起了雨,這才叫奇怪呢。第二來說,李錦天生有眼疾,后來直接成了盲眼公主,一個倍受寵愛的公主變成了個瞎子,你有見過什么妖孽是個瞎的嗎?
北周百姓一直打心底里喜歡李錦,不僅僅是因為她目盲,惹人憐愛,還因為她的封號,太平公主的封號并不是因為封地在太平縣,而是有著大寓意,聽說陛下曾金口玉言說太平公主可保北周萬年天平,封號原本是叫萬年的,可惜被大臣們駁回,反而得了個太平的封號,這倒也隨了北周百姓的心意。
什么王朝萬萬年的,和百姓有什么相干?只這太平二字,深受百姓喜歡。
李錦剛剛穿戴好,司倩茹便走了進(jìn)來,問道:“公主,找我什么事?”
“倩茹,你去陳老將軍那里,調(diào)幾隊人馬,挨個坊市搜查,一定要找到梁周。”
司倩茹一愣,說道:“他跑了?我這就去將他抓回來!”
司倩茹不等李錦說完,人已經(jīng)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跑了出去。
“唉?倩茹!”
“公主,四姑娘已經(jīng)走了。”
李錦急聲道:“快,咱們也出門,他不是去了白馬寺嗎?咱們就先問過白馬寺再說。”
桂嬤嬤愣住,公主是怎么知道梁周去了白馬寺的?
司倩茹的動作很快,到了金吾衛(wèi),找到陳老將軍,直接說明了來意,本來這上街尋一個逃努這樣倒灶的事陳八耋是不想管的,可一說是長公主府上的,陳八耋立馬就換了個心思,寫了個手令給副將,著其衛(wèi)內(nèi)兩千余人,滿城搜捕一個叫梁周的,必要時候可以便宜行事。
金吾衛(wèi)這一鬧,身在宮中的李智武瞬間就收到了消息。
“胡鬧!金吾衛(wèi)是做什么的?守衛(wèi)皇城之責(zé),不可謂不重,嗎老殺才在做什么?追一個逃奴?去,把他叫來,朕倒要問問他,什么樣的逃奴,讓他陳大將軍不惜興師動眾的滿城搜捕!”
費異低垂著頭,輕聲回道:“陛下,是長公主府上的梁周,不見了。”
“涼州的事稍后再說,先說說……你剛才說誰?”
費異又重復(fù)了一遍,道:“長公主府上的梁周,不見了。”
“梁周?不好!快,費異,傳朕旨意,封閉四門,就以,搜查北蠻間諜為借口,挨家挨戶的搜查,一定要將梁周找到!”
費異瞪大了眼睛,問道:“是不是太興師動眾了?”
“照做!”
“是。”
一個時辰左右,無極殿外突然傳來了陣陣吵鬧聲,李智武捂著額頭問道:“誰在外面攪擾?去問問。”
費異應(yīng)了一聲,輕手利腳的走了出去,不大一會兒,聲音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近,李智武大怒,起身來看時,只見一位官員抓著費異的領(lǐng)子沖進(jìn)了無極殿。
李智武的手顫抖著指著那官員道:“魏略!你太放肆了,在朕的宮里這樣拉扯朕的常侍,你要做什么?”
魏略躬身一禮,道:“圣明無過陛下,敢問陛下,這一封詔書什么意思?”
李智武皺了皺眉,強(qiáng)忍著想罵人的沖動,沖著費異說道:“呈上來。”
費異一伸手,魏略將詔書放在了費異的手上。
“煩請魏侍中先松開老奴,老奴也好為陛下遞上詔書。”
魏略正了正衣衫,將拽著魏略衣領(lǐng)的手收了回來。
費異走到皇帝身邊,將詔書遞給了李智武,李智武大致掃了一眼,“這不是朕剛剛下的詔書嗎?為何不執(zhí)行?”
魏略哼了一聲道:“陛下承認(rèn)這詔書是陛下的意思就好,臣身為給侍中,專司審查陛下詔書,如今陛下詔令有誤,臣不得不駁回。”
“朕這詔書即便有誤,打回去給劉文典就是了,你這樣跑過來當(dāng)面指責(zé)朕,是臣子該做的嗎?你的君臣禮儀在哪里?”
“君有失臣不能及時糾正,枉為陛下之臣,陛下昔日親聘臣于**之中,臣怎敢忘卻陛下的恩情?今特直言進(jìn)諫,望陛下察納忠言,臣魏略雖死,亦能瞑目!”
李智武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事情的嚴(yán)重性,當(dāng)即問道:“魏侍中先說說這詔書有何不妥?朕自會思量。”
“敢問陛下,為何要封閉四門?還要挨家挨戶的搜查?”
“朕說的很明白了,查北蠻奸細(xì),因此……”
李智武還未說完,魏略便厲聲喝道:“陛下!金吾衛(wèi)大肆在城中搜捕,陛下又下旨封閉四門,說什么查察奸細(xì),不過是為了追一逃奴,陛下何必欺瞞于臣?”
“魏略,朕做什么自然有朕的思量,你這樣忤逆朕,真以為朕舍不得殺你?”
“陛下!出動大量軍隊,又以查察奸細(xì)為名,難道陛下就不怕引起百姓們的恐慌嗎?一旦城中百姓被有心人煽動,引起暴亂,陛下如何收場?難道大業(yè)二十二年的教訓(xùn)還不足以讓陛下吸取教訓(xùn)嗎?”
“這!”李智武關(guān)心則亂,梁周固然重要,可一旦引發(fā)民變會對他威信會造成很大的打擊,若有心人趁機(jī)作亂,后果不堪設(shè)想。
李智武思慮片刻后,道:“給侍中志慮忠純,見識深遠(yuǎn),朕不及也,這是朕的疏忽,費異,傳朕的口諭,此詔書收回,不可再發(fā)。”
“是。”
“陛下圣明!”
“朕若真的圣明,就不會被魏侍中指著鼻子痛罵了!”
費異對著魏略偷偷的伸了個大拇指,魏略輕輕點了點頭,看來這二位也有些私底下的溝通。
李智武捂著頭,他現(xiàn)在頭痛的厲害,國事家事事事需要他操心過問,有時他真的覺得自己有些力不從心,想想幾位皇子的明爭暗斗,更是心煩意亂。
“費異!”
“老奴在。”
“隨朕出去走走。”
不提宮里的風(fēng)云變幻,李錦這頭已經(jīng)到了白馬寺前,達(dá)達(dá)里隔著簾子對著李錦匯報道:“公主,白馬寺被金吾衛(wèi)圍了。”
“四姑娘好快的動作!”
李錦嘆了口氣,說道:“倩茹一直對梁周抱有敵意,如今我才說了半句她便懷恨而去,肯定是要應(yīng)在梁周的身上,我們必須要先找到梁周,或者堵住倩茹,和她講個明白才是。”
“那奴婢下去問問。”
“好。”
李錦從未這樣恐慌過,若不曾眼瞎過,也不會知道得到光明是件多么歡喜的事情,如今梁周被抓,生死不知,李錦的世界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哪能不心急呢?
可即便如此,李錦也清楚,梁周肯定不在白馬寺的,她與梁周仿佛有種天然的感應(yīng),若是近了一定的距離,她便能感應(yīng)到梁周確切的位置,白馬寺,顯然不在這個范圍內(nèi)。
沒多久,桂嬤嬤回來了,果然,桂嬤嬤說白馬寺在開佛法交流會,梁周來過,可人早就走了。
“走吧,咱們沿著這條路慢慢走,說不定會找到呢。”
桂嬤嬤嘆了口氣,公主這心還真寬,偌大的長安,即便是有金吾衛(wèi)幫忙搜查,怎么也要搜個一兩天,若運氣不好,人找不到了也是常有的事。
桂嬤嬤感覺公主很緊張,不僅僅是她手上的力度有輕微的變化,就是公主扶住的那一塊袖子也被她手心里的汗浸濕了。
跟隨公主這么多年,還沒見公主對什么事這么上心呢。
馬車路過長興坊的時候,李錦的手突然握了起來,道:“先停一下!”
馬車停下,桂嬤嬤將李錦從馬車上扶了下來,李錦問道:“這是什么地方?”
桂嬤嬤四下里看了看,說道:“咱們走的是二街,這該是哪戶人家的后門。”
“達(dá)達(dá)里,你繞過去瞧瞧,這是誰的宅子?”
“是。”
“公主您怎么突然停下來問這一處?這里有什么特別嗎?”
李錦說道:“說不上來,我總有種感覺,到了這里突然覺得強(qiáng)烈了起來。”
“公主!瞧清楚了。”
“快說,這是誰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