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歸于謊言
書名: 朕的身子沒有疾作者名: 紫紫不倦本章字數: 3295字更新時間: 2020-11-01 09:28:20
“如今事實已然明了,陛下還在掙扎什么?”
易之臨想要替父雪恨的情緒過于炙熱了,一旦抵至臨界點,人的思想便也開始愚鈍起來,這莽沖直撞的架勢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六弟,為何你總是這般心急呢?如此謊言怕是誰人都能編造個十七八來,倘使光憑一張嘴,白的也能說成黑的。”
易之臨愈躁急,易之行則愈沉穩,他相信謊言是站不住腳的,隨意憑幾詢問便能使眼前人破綻百出。
下一刻,天子不理易之臨的逼問,轉而將眸光對準芝嵐。
“朕再問你,朕何時同你交易的,你又何時成了朕的屬下?是原先便是朕的屬下還是事發之前朕尋的你?朕給了你什么好處,肯讓你心甘情愿替朕賣命?這位姑娘,要揭開真相便也得揭個詳盡才行啊,朕今刻給你時間,你大可娓娓道來。”此言落,芝嵐暗中咽了咽口水,一顆并不打眼的冷汗徐徐從額頂滑落,她忽地覺得自己的行徑似乎過于輕率了些。
然而,這戲演了一半總不能當即叫停,反正前頭的故事皆是亂說一氣,現今的答復便也讓它被謊言籠裹著好了。
不過頓留片刻,芝嵐的眼神便再度恢復起適才的篤定與堅決,分毫瞧不出謊言者不經意間展露的倉促。
“陛下在事發前的一月尋到屬下并以錢財相誘,說是巧夕夜喧嚷,足以偽飾行蹤,而當夜陛下只身一人前往雅閣的原因不過是因為懼恐屬下實力不足,無法一舉斬滅先皇,因此才借由屬下可能跳窗逃跑的名頭讓當時的禁軍于雅閣下頭看守,如此一來,先皇被你我二人包抄,定必死無疑。就算屬下沒法殺害先皇,到時您也大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殺了他,且將罪名全然歸置于屬下一人之身子。”
“這故事未免過于含混了些,還請你告訴朕,朕究竟是何時何地遭逢的你?依朕所聞,你貌似是荀國某間秦樓的名姬吧?可朕從未踏入荀國,這段時日更未踏出殷國都城的領土,我們二人為何能相識?倘使你非得說你來過殷都,那朕自可遣人去往你那秦樓,詳查一番這段時日你的行蹤便是,看看你一月前究竟來過殷都與否,又到底去往了殷都的哪間場所,而朕當時的行程可是否又碰巧地同你相與吻合?”
這確乎是一場心理戰,芝嵐如此振振有詞,易之行根本無從知曉這女子是否真當曾在一月前的某個場合同自己相遇,而又渾然未被自己察覺?因為芝嵐實在底氣十足,那篤信的眼神從頭至尾幾乎不曾晦暗過,就好似她的手中拿捏著什么可以全然扭轉局勢的東西一樣。
然而,易之行屬實多慮了,芝嵐的手中根本什么也沒有,她的篤信皆依賴于偽飾,而她的振振有詞亦全然依托于自身深湛的演技,那同易之行一般得心應手的戲子功夫。
明白嬌衣館內的‘姐妹’絕對會敗于淫威的芝嵐終于有些慌了神,她似乎沒法將自己的謊言順理成章地圓下去。
僅是這一瞬的慌亂也偏叫洞察萬物的天子捕獲到,他暗中勾起唇畔,旋即將心底的忿恨化為下一刻咄咄逼人的攻勢而來。
“現今的情形已然很明了,朕這段時日未踏出過殷都,也便只有你來殷都才能與朕遭逢的可能,那你何時來的殷都?去了哪兒?朕當時在作甚?怎的會偏偏選中了你?說吧,說給諸人聽聞。”
“具體的時間在下已然記不大清了,陛下的問題未免過于強人所難,難不成僅憑這點,陛下便想要撇清我是您屬下的事實嗎?”
“朕不想撇清,因為這根本不是事實,還請你告訴朕,你大概抵至殷都為何時?白晝或夜時你不會也忘了個干凈吧?何處你也總還能記著些吧?如若你將這些亦忘得一干二凈,朕便不得不懷疑你此番言論的真實性了。”
此時此刻,易之行的口吻明顯夾雜著譏諷的意蘊,因為現今的勝局昭然若揭。
今日天子勢必要撕開眼前人的真面目,且讓挑起這一切的易之臨付出相應的代價,否則這本可以用來閱覽奏折的時辰又該向誰人討要去?就算討要不回,也得奪來些什么。
當即,冷汗堆積在女子殘存著血色的額頭上,她幾乎是脫口而出,因為遲鈍只會令人生疑。
“夜時,地點自還是嵩月館。”
此言一落,易之臨率先投來一抹訝異的目光,旋即便是議論聲充溢女子的耳畔。
很顯然,自己這一遭賭輸了,可不知怎的,倉皇的內心終于今時安寧了下來。芝嵐松了一口氣,泰然地凝望著高位上易之行唇畔的那一抹奚落。
這便是亂世當中小人物的命運,為求茍活往往乃是滑稽地出糗,隨后則慘烈地死去,在對賭運氣之際自己從來皆是慘敗而歸,芝嵐自嘲道,眸光同時預見不日后自己無能為力的死狀。
“你可否記錯了?你再仔細想一想,莫因皇上的淫威而失卻了說出事實的膽量!你究竟在懼怕些什么!事情都走到這一步了,你還要替他繼續隱瞞嗎?你方才的氣勢去了哪兒!”
時至如今,身側的易之臨仍舊執拗于芝嵐的一番謊言當中,僅因目睹到一次天子的叵測居心,他便覺得自己的父皇非凡人所能傷及,殘害易禮的自始至終只有易之行一人,易之臨的思想委實過于耿介了些。
“諸位,你們已然瞧見了吧?這奸人從頭到尾滿口謊言,朕在先皇遇害前的一月內根本未曾出宮,當時因為皇宮闖入刺客一事鬧得全宮上下人心惶惶,朕為守先皇安危幾乎日日守在先皇身旁,哪里可能出宮?夜時幾乎也是同諸愛卿商量著朝政事宜度過的,處處皆是眼目,朕又如何能堂而皇之地去往那嵩月館呢?”
“是啊!要知皇上鮮近女色,除卻上一回為守護先皇安危被迫去了那污穢地,平日里皇上根本不屑踏入秦樓楚館那等地方!這奸人分明是一派胡言!怕是同某位皇子事先串通好了吧!伙同他一齊誣害當朝天子,這二人簡直該死!”
莫宏峰趕忙幫起腔來,蒼髯如戟,洶洶氣勢像是要將這信口雌黃的女子當即吞了去。
周遭人皆是變了臉色,易之臨更欲走上前去質問芝嵐一通,卻被大將軍以蓄意傷兇的借口制止住了。只有那謊言者面不改容,好似自己乃是這場紛爭的局外人一樣,然而自己確乎又是挑起這場紛爭的始作俑者。
正因芝嵐過于泰然,穩坐上頭的天子便也無了逞心頭譏誚的可能,他嚴冷地望著下頭那滿是傷痕的女子,不自覺地,被構陷的痛恨相較于適才更為濃重了。
一場誣害到頭來鬧成一嘗笑料,最難堪的自還要屬易之臨。
“陛下!六皇子方才回朝便急著弄出如此大一樁冤案,此人的用心實在險惡啊!”
大將軍素來心直口快,敢想敢說的作風確乎合了必得內斂自身惡念的天子的心意。
“大將軍!這皆是奸人一手挑起,如今怎的怪罪起一心向著先皇的六皇子了?您想要治六皇子的罪未免過于心急了些!”
相國又一次為六皇子挺身而出,除卻六皇子是他的東床外,更因六皇子的母妃在入宮前曾與相國傳出過一段情意匪淺的風言來。
“相國!心急治罪的究竟是誰人?方才您同六皇子不是還急著證明此女所言皆乃事實嗎?怎的過了一會子功夫您便翻臉不認人,倒將悉數的罪孽全部歸咎于這奸人一人之身?依老夫瞧,怕是你們一開始便聯合這奸人一起坑害陛下吧?如今瞧見情勢逆轉便想脫身而去了?你們簡直是在癡人說夢!諸位,你們應是明眼人,知曉哪一位才是這場誣害中興致最高的!”
“你實乃胡言亂語!莫宏峰!你當真以為這朝野是你一人之家?你想妄言什么便能妄言什么嗎!”
二人的爭論如湖中漣漪,當即引發起周遭諸臣們的喧嚷來,為天子抱不平的朝臣
們早已占了大半數,而像大將軍一般懷疑易之臨動機的卻也不少。
每每是這等時分,皇上必要唱起紅臉。
“大將軍,不必怨怪六弟,六弟對先皇的一片孝心朕一直以來看在眼底,自比你們知曉得更甚,他應是不會行此種荒謬之事。此回事件朕不會遷怒于六弟,反而是這奸人的居心實在叵測,朕絕不會輕饒了她。”
如此時刻,易之行的偽善往往叫悉知真相的人盛怒不已,試問哪一個心智健全之人會甘心于站在斥罵聲中接受最惡者的偽善?平日里不揭露易之行的虛偽只是因為怕招惹來嫉恨之嫌,此時易之臨卻是無論如何也忍不了了,事情超出他的預期失控發展,這最后一根稻草終壓死了他幾月來悉數的耐心與隱忍。
下一刻,沖冠眥裂,易之臨當場質問起上頭人面獸心的天子來。
“皇上!你的確比旁人知曉更甚,因為當初那場刺殺分明就是你一手策劃的!你自己心底應該再清楚不過!不料當日事情敗露,你只能將罪名推卸到無意目睹你險惡居心的我的身上,自此以后,父皇才對我產生了隔閡!你還真當是虛偽至極!當初殺皇不成,如今又在此偽裝寬仁了嗎?你的真面目到底何時才肯流露!午夜夢回之際,你就不懼父皇的冤魂前來索你的命嗎!你這個罪孽深重的殺人兇手!”
此言一落,諸臣皆驚,甚而就連一直置身事外的芝嵐也就此怔了一下,不過相國卻在這之后猛然拽了一下易之臨的衣袖,在手頭無充足證據的前提下質問在位者無疑是自尋死路,就像現今芝嵐的謊言被易之行扒得體無完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