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承安郡主趙染
- 穿書之世子不按劇情來
- 孟七公子
- 1809字
- 2020-10-29 18:46:28
泰康十二年春,大梁都城梁京,鎮國長公主府。
恰逢深夜,長公主府上卻燈火通明,忙忙碌碌,無一人閑著。
長公主蕭情深夜胎動,宮里面派下來的有經驗的嬤嬤醫女有條不紊的將公主移至東跨院,東跨院早前便準備好了產房,日夜有人打掃熏香,以備貴人產子。
長公主胎動的消息急忙被傳進宮中,慎帝一聽到消息便從龍床上起身,貴妃謝氏急忙侍奉更衣,皇帝揮了揮手打斷了謝貴妃的動作,稍微安撫了幾聲,“煙兒繼續休息吧,朕改日再來看你。”,說罷,大步往外頭去了。
也不管這謝貴妃臉色有多難看了,皇帝難得來她宮里一趟,還是看在她的三皇子的份上,等下次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過來,心里暗恨,但是面上還不好表現出來。
宮里誰人不知道鎮國長公主啊,慎帝的胞姐,還是有從龍輔國之功的公主,風光和帝寵都占盡了,連鳳棲宮的那位皇后娘娘都要避其鋒芒的人。
謝貴妃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面色忽然一轉,心情好了很多,熄燈繼續躺下休息了。
再風光也是個帶著遺腹子的寡婦!
王公公見慎帝從里間出來,急忙為皇上披上裘衣,雖已經入春,但這深夜寒氣露水仍然是很重,“圣上,擔憂長公主也要注意龍體啊!”
出了謝貴妃的輕煙殿,領著十多個侍衛,皇上便直接往宮門方向去了,連轎攆儀仗也不顧,只吩咐道,“王福勝,慈寧宮那邊不要去叨擾了,太后年紀大了。”
帝王還不到而立之年,卻已經龍威深重,無論是朝堂還是私下里,都是極其注重言行風儀,情緒心思面上是分毫不露。今日卻是有些行色匆匆,面露憂色。
“奴曉得,未去叨擾太后娘娘。”王公公將手上的燈籠往前伸,把帝王腳下的路照的更亮了些。
長公主虛長皇上幾歲,這胎懷的本就艱難,又逢趙將軍的噩耗,傷感多愁,這次生產怕是極有風險的。
只愿上天有好生之德,保佑長公主和小主子啊!
這夜里雖然更深露重,但天上的星辰卻極為明亮,就像是那行軍打仗將軍手里的一幅幅布陣圖。
一盆盆的血水從東跨院的產房里端出來,然后丫鬟婆子一盆盆的熱水端進去,產房里頭婦人壓抑的呼痛聲虛弱了不少。
長公主蕭情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的闔目躺在床上,幾個時辰的疼痛幾乎讓她昏厥,她有些脫力,旁邊的嬤嬤趕緊奉上參湯,“公主用些參湯,攢著勁。”說完眼角還有些濕潤。
蕭情大口喝著,這個孩子就是她的命,就算是舍了自己也要保住她。想到這里原來虛脫的身體仿佛充滿了力氣,她雙手緊緊抓住床單,牙關咬得死緊。
聽著旁邊醫女的指示用力,“公主用力,用力......快了......快了”
“快了!快了......快,換水來......”
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只聽見蕭情的一聲痛呼,產房里面傳來了一陳歡呼。
“生了!”隨后傳來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產房外的院子里,慎帝心里一松,也不顧眾人攔著,急忙往里頭沖。
待他進來,這會兒床上已經收拾干凈了,空氣中的血腥氣也散了不少。蕭情靠在大引枕上睡著了,呼吸綿長,睡得正安穩。
“恭喜長公主,賀喜長公主,是位姑娘!”嬤嬤將已經洗干凈用大紅色的襁褓包起來的小寶寶抱出來,見到公主休息著,便放低了聲音,放輕了腳步。
“孩子給朕,都下去吧!”蕭慎從老嬤嬤手里接過大紅襁褓,仔細的看著懷里的孩子,那孩子小小的一團,皮膚紅彤彤的,皺巴巴的像只猴兒,胎發順滑,五官雖然還沒有長開,卻已經依稀看出日后的俊俏模樣。
越看,皇帝的心便愈發化成了一灘水。
趙將軍在大西北陣亡這事兒,他對胞姐有愧,胞姐明明長不了他幾歲,卻一直護著他,為了他的地位連自己的婚姻都算進去了,這是她唯一的孩子,無論如何他都是要疼著護著的。
皇帝想著,還伸手輕輕碰了碰孩子嬌嫩的臉蛋兒,軟乎乎的觸感讓他的手遲遲舍不得收回來,才想要再摸摸小外甥女的臉,卻沒想到被一只白嫩嫩的,還帶著肉窩的小手給攥住了食指。
被剛剛出生的小外甥女攥住了手指,慎帝難得有種做了壞事被抓包的感覺,盯著那雙圓乎乎黑溜溜的眼睛,瞬間緊張了起來。
蕭情只是累極了,才在生出女兒后睡了過去,卻也睡得并不踏實,皇帝進屋時她就已經醒了。她起身喚道,“阿慎,讓我看看我的孩子。”
一聽到動靜,蕭慎便走到床邊,見狀忙又把她按回去,將孩子放到蕭情懷里,“是個小姑娘。”
蕭情看著懷里拼命產下的孩子,不由得心中軟暖,雙眼微酸,掉下一滴淚來,“姑娘好啊,姑娘好啊。”她的孩子,她唯一的孩子,無論什么樣都好。
是個姑娘就不用糾纏到王權兵權里去了,也不用去趟進趙家的那潭渾水里去了。
“細雨催蘆筍,東風染柳絲......便用染這個字吧。”
她的思緒有些飄遠了,不知道再想些什么,許是在想那四月里極好的春景。
斜風細雨,亭邊垂柳,正是春來好風景。
次日清晨,皇帝傳旨,封鎮國長公主之女為承安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