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儒的計策
- 三國之召喚莽夫
- 衣衫落拓
- 2248字
- 2020-11-04 22:40:38
第8章 李儒的計策
進行完加點之后,李儒并未感覺到自己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不過暫時他也無法實驗,當下更重要的事情,是虎牢關前的全局謀劃。
不知過了幾個時辰,李儒走出房門,吩咐阿福準備些飯食送進來,此時他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計劃,但具體細節,他還要仔細的斟酌,今晚一定是個無眠之夜了。
一夜無話,到第二天卯時,李儒兩眼放光的走出書房,虎牢關的事,他已然成竹在胸,只需要向董卓稟報一聲,李儒相信他這位岳丈一定會依計行事。
阿福知道李儒徹夜謀局的習慣,整夜守在書房外,這時已經側倒在墻邊睡著了,李儒輕輕的將阿福推醒,吩咐他去準備些飯食,送到書房,然后就讓阿福回房休息去了。
畢竟晚上,可能又免不了要一路奔波。
李儒用完早飯,自己也回房中躺下,此時太陽已經升起,照的房中透亮,可他必須強迫自己入睡,因為他知道,此時如果不好好地養精蓄銳,今夜一定是打不起精神。
躺下的時候,李儒看著滿是陽光的屋子,突發奇想,看來窗簾和眼罩,應該要安排一下了。
過了午時,阿福前來喚李儒起床,這是他早上便交代過的,草草的洗漱用餐之后,便讓阿福備車前往太師府邸。
董卓此時剛剛用過中午的膳食,正在堂上小憩,李儒只得在旁邊等待,在這等待的時間里,李儒心中又將之前想好的方案演練了一遍。
同時擁有三國時期李儒的謀局能力和21世紀李儒的歷史知識與創新思維,不夸張的說,92的智力已經代表不了李儒此時的謀劃能力了。經過反復幾遍的推演,李儒深信自己的這個計策,一定是萬無一失。
董卓醒來后,見到在堂上已等待多時的李儒,說道:“文優,你看這,年紀大了,不免貪睡,等急了吧,來我這里,所為何事啊?”
李儒回道:“太師,不妨事,在下也是剛到。”
李儒定了定心神,繼續說道:“太師,臣從汜水關返回之后,便一直在想退敵之事,這兩日在家中冥思苦想,心中已有計劃,特來向太師稟報。”
“哦?前日你不是說只需堅守數月,反軍便會不戰自退嗎?”
“話雖如此,可如若就此放眾諸侯各回領地,其力量還是在的,若是他日再有人斬木揭竿,洛陽豈不是又將陷入危險之地。不如趁此機會,果斷出擊,一來消耗聯軍兵力,二來也可斷去后顧之憂。”
“甚好,文優有何計策,快快道來。”李儒所說的,是董卓之前沒有想到的,若是他日諸侯再重新集結,攻擊洛陽,那場面,自然是董卓不愿看到的,想到這里,他心中閃過一絲僥幸,多虧身邊有李儒這樣的謀士。
李儒走近董卓身前,俯在董卓耳邊說到:“太師只需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李儒離開董卓府邸之后,便囑咐阿福回家收拾行裝,并特意交代了一聲,要樊梨花隨行。
李儒叫上樊梨花,一是有心測試一下樊梨花的能力,二來也是想將這位如夫人推到臺前,如果能立下一些戰功,在軍中謀個職位,也方便自己以后行事。
吩咐完阿福之后,李儒便獨自往呂布府上去了。
因為汜水關的戰情稍緩,呂布此時仍在洛陽待命,同時負責統領拱衛洛陽的守軍,李儒計策第一步的關鍵人物,便是這遲遲都未在聯軍陣前露面的呂布呂奉先。
呂布作為董卓的義子,又官拜中郎將,其府邸自然也是十分恢弘。
呂布此時正在后園中操練武藝,手中的方天畫戟舞的虎虎生風,呂布只是輕輕一揮,園中廊柱便應力而斷。
“好武藝!將軍掌中這桿方天畫戟,放眼天下,應是也無人能敵!”
呂布聞言,止住了手上動作。轉身看到了李儒:“原來是李先生,未曾遠迎,奉先失禮了。”
呂布與李儒的關系還算不錯,這兩人互相都深知對方的厲害之處,頗有幾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呂布將李儒讓進正堂之后,吩咐下人奉茶,這才開口問道:“不知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李儒向呂布說到:“在下近日才從汜水關返回,諸侯聯軍如今正厲兵秣馬,時刻準備攻陷汜水關,洛陽危在旦夕,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呂布說到:“前些日,先生不是方在太師堂前說到只需堅守幾個月,諸侯聯軍便會自行潰退嗎?”
“話雖如此,可靜待諸侯退兵只是下策,如不能傷其筋骨,不日還會有第二次聯軍,第三次聯軍。因此,我們必須趁這諸侯聯軍如今士氣低沉之機,舉兵反攻,挫其元氣,這樣洛陽才能高枕無憂啊,將軍。儒方才從太師府邸返回,董太師也是此意,故特來請將軍出山。”
呂布和董卓雖然不是親生父子,但在戰略眼光上,兩人卻是師出同門,甚至呂布較之董卓,還更加不如,聽了李儒的話,呂布知道,李儒這是來給自己派發任務了。
呂布說到:“先生所言極是,不知太師有何吩咐,布自當遵行。”
李儒在呂布耳邊輕聲交代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呂布在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怠慢,披上戰甲,便動身出城去了。
李儒計劃的第一步,便是借著呂布胯下赤兔馬的日行千里之能,給聯軍上演一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好戲。
話分兩頭,聯軍大營中,眾諸侯日日聚集,但這頂大帳中,卻從來沒有傳達過進攻的指令,最初還會日日安排口齒毒辣的軍士前去關前叫陣,這幾日,連叫陣的軍士都不復再有,聯軍與關內的董軍只是對峙。
這一日,眾諸侯又是照例在大帳中聚集,袁紹只是靜靜的聽著各位諸侯報告軍中各營寨的情況,這時孫堅突然發聲:“袁盟主,你我眾人,共舉大義,為的是討董興漢,可眼下卻被這小小的汜水關攔住腳步,大軍已陳兵數日,卻遲遲不見盟主下令攻關,這樣下去,恐眾軍士士氣耗盡,只是徒地的消耗糧草。”
袁紹何嘗不想下令進攻,可眾諸侯保留實力的小算盤,他也看的清清楚楚,不論委派誰做主力部隊想來都會推脫,現在由孫堅主動提起,袁紹這是剛想打盹就有人送枕頭,便借勢說道:“孫將軍言之有理,眾軍駐扎在此已有旬月,既然孫將軍主動提起,那便有孫堅將軍做這先鋒。不知孫將軍意下如何啊?”
孫堅沒料到袁紹會反將他一手,心中不平,卻也不好發作,便沉聲道:“也罷,明日一早,由我做先鋒,定取那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