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華雄!危!
- 三國之召喚莽夫
- 衣衫落拓
- 2161字
- 2020-11-04 22:40:38
第2章 華雄!危!
華雄?聽到系統的這番話,李儒不禁陷入了沉思,在21世紀的時候,雖然他只是一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發掘不出絲毫優點的人,讀書時期成績不算出眾,工作階段也只是個在最底層徘徊的小嘍羅,但他還有個游戲宅男的身份,尤其是歷史類游戲,更是他的心頭好。
早在他讀書期間,就開始沉迷各類的三國游戲,更是靠著對游戲的熱情,補全了三國這個時期的大段歷史,對他來說,在三國時代摸爬滾打,簡直是如魚得水的事情,原本他還想著自己通曉三國歷史,還有系統輔助,這不是開了金手指嗎!可沒想到,才和系統見了一面,就出了這么大的難題。
華雄,乃是董卓麾下的一員武將,本是關西人氏,生得虎體狼腰,豹頭環臂,身長九尺,孔武有力,鞍馬嫻熟,憑這一口長柄大刀,在軍中闖出了一片天地,官拜至都督,在呂布誅殺丁原轉投董卓之前,也算是西涼軍的第一猛將。
華雄本身的結局,自然是不用多說,每個對三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個大概,在汜水關前,華雄作為守關先鋒,在陣前連續陣斬諸侯聯軍大將,大挫聯軍銳氣,最終被當時還任馬弓手的關羽回合之間將其梟首,也算是三國期間出場即殺青的頭號人物了。
其實華雄被關于所殺,是演義里的記載,在正史里,華雄是死于孫堅之手,不過既然系統明確講了要從關羽手下救出華雄,看來這里應該是演義的世界了。
可該怎么救下華雄呢?
李儒不禁苦惱,這關二爺溫酒斬華雄,作為關羽出道時期的成名之戰,那是響徹宇內,流芳百世的故事,怎么到了我這兒,第一件事就是要拆二爺的臺呢,虧得關羽還算是我半個偶像。“系統大人,咱能不能打個商量?要不別救華雄了,我幫著關二爺殺華雄吧。”
“任務一經發布,無法撤回,任務目標:從關羽手下救出華雄,任務獎勵:20點獎勵點。”
系統毫無感情的聲音在李儒的腦海中飄過,“看來是沒得選了”李儒想“算了,既來之,則安之,救華雄就救華雄吧,像關羽這號猛人,就算不殺華雄,以后也有大把的機會出頭,我這20點獎勵點還不知道哪天才能賺到,得了,為了自己,就委屈一下二爺了,二爺啊二爺,我也不是有心要給您搗亂,這冤有頭債有主,您要哪天想討回這筆帳,可別來找我,可都是這個系統使得壞!”
有道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沒得商量,只能趕快想出對策,才能保全華雄的性命。
想到這里,李儒趕忙起身,喊著阿福備車,這就要去面見太師,阿福看著李儒剛從昏迷中醒來,身子還有幾分虛弱,便輕聲輕七的勸到:“先生,您才剛剛轉醒,身子還未復原,有什么緊要的事,不如明天再去,我先伺候您躺下,煎幾服湯藥,等病情好轉了,再辦公務也不遲。”
要說這小廝,端的是一副忠心耿耿,也不枉李儒栽培他這么多年,想起這點,李儒心里竟然升起一種莫名的感動,這份感動不知從何而來,像是從識海中那個隱藏的角落中流出的。
李儒顧不上計較這些,轉頭回道:“我的一己私事,怎能和軍國要務相提并論,你有這份心是好,快快備車,去太師府邸,晚了,怕是汜水關前,就要血濺七尺。”
聽到這話,阿福也不敢怠慢,匆忙去備了車馬,乘李儒向著董卓官邸前去。
一路無話,待抵達董卓官邸,李儒徑直進門,因其董卓嫡系的身份,自然是無須通報,此刻董卓正在偏廳之中作樂,案前擺著肉脯酒食,廳中數位婀娜的舞姬助興,好不快活。
看到李儒前來,董卓自然是知道他有事要稟,揮手示意舞女散去,將李儒讓至座中,問道:“文優,天色將晚,此時前來,是有何事啊?”
李儒也顧不上行禮,便言道:“太師,先前臣所言,諸侯聯軍之事不必牽掛在心,待月余其內部必亂,那時只需反攻即可,可臣下回到家中,細細思忖,卻發現有一疏漏。”
董卓本來是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以為李儒前來,是為朝堂中的雜事,可他突然提到是軍旅之事,不由得也心中一驚,當年他攜重兵進京,到今天深居高位,其立身之本就是軍隊,現在十八路諸侯那邊鬧得正盛,他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哦?是何疏漏,文優快快道來。”
李儒說道:“太師,虎牢關據山岳之險,又北臨黃河,自古以來就是天下雄關,加之守關將士乃是我西涼軍士,作戰驍勇,聯軍自然是一時半會無法攻下虎牢關,可這汜水關,就大不一樣了,汜水關兵微將寡,又不像虎牢關那般據天險之利,若是聯軍大軍進發汜水關,必定難以抵擋。”
李儒言罷,董卓哈哈大笑:“文優啊,文優,我當是何事,汜水關的事,我怎會考慮不到,我早已派華雄領著飛熊軍星夜馳援汜水關,此時已到半途了。”
要糟!聽到華雄已經出發去汜水關的消息,李儒心里猛地一沉,完了完了,這下可全完了,本來想著讓董卓隨便派兩員偏將前往汜水關,這樣一來,也好解了華雄的危機,可沒想到,這平日里昏庸無道的董卓董太師,竟然想到自己前面去了。這可如何是好。
也罷,想到這里,李儒心一橫,對董卓說道:“太師,汜水關是我軍屏障之地,關系重大,華雄將軍雖勇,但聯軍勢大,恐出什么紕漏,臣請愿今夜便前往汜水關,與華雄將軍一道迎戰聯軍!”
董卓聽言,心里有些許詫異,李儒平日里只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怎么今日對行伍之事分外在意,不過倒是言之有理,汜水關若失守,且不說對全局的影響,要是聯軍借此起了士氣,趁機猛攻,那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想到這里,董卓便應了李儒,授了李儒隨身令牌,又撥派了三千軍士隨李儒一起前往汜水關,李儒得令,徑直前往軍營調兵,只隨著帶了阿福,便往汜水關去。
一路車馬顛簸,李儒也顧不上計較,此時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華雄一定要撐住,等著我來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