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碰頭會
- 詭狐
- 若有余閑
- 2144字
- 2020-11-11 19:53:07
第五十六章 碰頭會
還有許多散落在各處的老舊平房,大多數最少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許多烏嶼人,已經搬出了舊屋,建起了新房了。而主干道再往下,幾十米遠的地方,就是烏嶼漁港了,從這里,還可以在風雨中,隱約看到村部的小樓。
丁強遠遠的,看到有人影在朝著這里移動,好像是何媛和盧林,他決定等他們一下,向前走了幾步,停了下來。
“小何,怎么樣?”
“確認過了,不是人血,應該是畜類的血,比如雞鴨鵝豬之類的。你這邊怎么樣了?”
“你先看看這里。”
“門?”
“對!”
“有人開過這道門,電線一面發白褪色,這道門應該很少開。”
丁強點了點頭,“案發現場就在門后,老朱在里面,你也先進去看看吧!”
“行!”
“老盧,你去幫幫老劉,順便問問,這道門這幾天有沒有打開過,或者是重新扭過電線加固。”
“丁隊,我明白了!”
盧林就站在一邊,自然也聽到了丁強和何媛的對話了,他自己本身就是東江的刑警隊長,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重要性了。
風雨更大了,突然一道閃電落下,早上到現在,都沒有閃電,閃電的到來,意味著雨勢要加大了。丁強沿著小路向上走了幾步,響雷聲轟然而至,似乎整個世界,也都在隨之顫抖著。
繼續向上走著,陳啟站在一處高地上,這里可以看到周圍的情況,只是雨霧擋住了他的視線,并無法看得太遠。他記得上次來烏嶼島時,房子還沒這么多,從漁港碼頭進來,也不是如今的水泥路,而是一段青石板路,青石板路并不長,接著就是各種破爛的石子路和泥路了。
青石也是烏嶼島的特產之一,更是因為這些青石,才有了烏嶼這個名字,以前的老房子,無一例外的,都是用青石建起來的,這可以有效的防止咸澀的海風侵蝕。可以說,不管是新建的,還是那些老房子,每一處,都是四通八達的。
也就是說,兇手作案之后,可以朝著任意的一個方向離去,在這樣風雨交加的凌晨時分,很難以被人察覺到,也很難留下什么痕跡。他剛剛可是才體會過的,這里的人們,并不知道保護現場的重要性,即使是兇手留下了痕跡,也會被一擁而上的人們,破壞得一干二凈。
就如同案發現場的那些痕跡,他可以想象,是鄭敬山的妻子發現丈夫和兒子的尸體后,直接撲了上去,而這一上去,無疑就把現場的痕跡都破壞掉了。還有去拉她離開的人,同樣也是如此。他當然知道,這是人之常情,無法責怪任何一個人,但很顯然,在普法方面,還做得很不夠,特別是這些孤懸海上的島嶼。
雷電交加,風雨也越來越大,臺風帶來的外圍水汽,大雨并不是陌生的東西。丁強多么希望,沒有這個臺風,也沒有這場雨。
……
“先吃吧!”
終于能喝上一口熱粥了,滿桌的海鮮,在海東市區,這一桌可不便宜,但對于烏嶼島來說,這算是他們的特產,都是海里撈起來的。只不過,幾人都同時盯上了那一大鍋新做出來的稀粥,配上青菜,咸菜疙瘩,還有小魚干,絕對是美味。
顛簸了一路,又是饑腸轆轆的,這個時候,沒有什么比這個更美味的了,“田主任,我們那位小同志吃了嗎?”
“吃了,吃了!藍同志剛才醒了一下,喝了一點粥,衛生所給開了點藥,也吃了,正睡著呢!”
“麻煩田主任了。”
“沒事!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一會借你們的會議室用一下。”
“行,行!都收拾干凈了。我們村長問,要不要也一起參加一下?”
“不用了,這是一個內部會議。要是有什么需要村里的同志幫忙的,我們會開口的。”
“好的,好的!”
看來,這個村長蠻強勢的,這里的事情,都是他在做主,那個村高官,就是個擺設,來到現在,也就是打了聲招呼。他的性格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鄭孝文,文文弱弱的,聽說以前當過村小學的老師。
“都吃快點,吃好了,會議室開碰頭會。”
“好咧!丁隊,我喝兩碗花蛤湯,這個清熱解毒。”
丁強也喝了一碗花蛤湯,不止是清熱解毒,還除濕,外面風大雨大的,每個人身上,多少都有被打濕的地方。
“老劉,你先說,順便做記錄員。”
“是!”劉先亮打開了自己的記錄本,上面是他詢問后的記錄,“死者二人,成年死者姓名鄭敬山,二十九歲,東江縣東港鎮烏嶼村人,身份是漁民,同時也是村治安隊的隊員,忙時出海,閑時參與治安巡查。”
“未成年死者,鄭崇凱,七歲,是鄭敬山的兒子。發現兩位死者的是死者鄭敬山的妻子劉阿娟。劉阿娟和丈夫鄭敬山,都住在二樓,鄭崇凱這兩年已經和父母分開睡了,和他祖父鄭孝里,就住在案發走廊的那處房間里。”
“因為臺風馬上要來了,鄭敬山晚上都是有巡邏任務的,他和鄭敬初是一隊,負責晚上十二點到天亮的巡邏任務。鄭敬初,就是一直和村長書記待在一起的那個年輕人。鄭敬初說,他們是在快四點半的時候,巡邏經過鄭敬山家里的。”
“當時鄭敬山說,煙抽完了,要回去拿包煙,讓鄭敬初先走,他一會趕上,鄭敬初就沿著村里的水泥大道,往村部的方向走了。原本鄭孝里是和鄭崇凱睡一起的,但因為他在山上的烏嶼湖湖邊,養了一些鴨子,風大雨大的,他有些擔心,就在兩點半左右出門去了。”
“他去了養鴨場,看到水一直在上漲,有些擔心,就一直都待在養鴨場,家里出了事,還是有人去喊他才回來的。鄭敬初自己說,他在村里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鄭敬山家門口,鄭敬山都沒有趕上來,那個時候,應該是五點多了,當時也沒注意。”
“他當時看見鄭敬山家里的大門關著,廳里的燈亮著,就在門口喊了幾聲,沒人應。他轉身去了屋后比較高的坡上,用手里的竹竿去敲劉阿娟的窗戶,把劉阿娟喊了起來。劉阿娟說鄭敬山并沒有回家,鄭敬初告訴她家里燈亮著,她就急匆匆的穿了衣服,下了樓。”